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XJA820007)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相关作者:喻中张英民毛晓宁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行政
  • 3篇检察
  • 2篇素材
  • 2篇法治
  • 1篇行政诉讼
  • 1篇行政诉讼检察...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法治
  • 1篇社会主义法治...
  • 1篇数据库论文
  • 1篇诉讼
  • 1篇期刊论文
  • 1篇主义
  • 1篇主政
  • 1篇冷清
  • 1篇检察机关
  • 1篇检察监督
  • 1篇检察实践
  • 1篇法治理念
  • 1篇改革开放30...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张英民
  • 2篇喻中
  • 1篇毛晓宁

传媒

  • 2篇法商研究
  • 1篇广西政法管理...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厦门大学法律...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治-综治”取向的中国法治模式被引量:22
2011年
30年来,我国已经孕育出一种具有内在生命力的法治模式。这种法治模式的关键词是"治"与"综治"。其中,"治"表征秩序,体现了中国法治模式的价值目标:这是一种通往秩序的法治。"综治"作为"综合治理"的简称,体现了中国法治模式所依赖的路径或方法。"综治"意味着:为了实现"治"的目标,不能仅仅依靠法院、法律、判决,还应依靠其他机构、规则、方法,而且还要"综合运用",从而让各种机构、各种规则、各种方法形成合力,共同实现"治"的目标。以"治"与"综治"作为关键词,可以把握当代中国法治模式的神髓。
喻中
关键词:法治
“行为-过程”范式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被引量:4
2012年
既有的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研究几乎都是在"法律-制度"范式下展开的。从解释能力、社会效果特别是思想效果来看,这些研究无力促成有效的思想交流和理论对话,因此应采用"行为-过程"范式来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行为-过程"范式出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所包含的"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主政者提出来的要求政法队伍和各级党委在法治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的行为准则。在"行为-过程"范式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依法治国"是主政者所选择的治国方略;"执法为民"意味着政法队伍和各级党委应当为民众执掌法律;"公平正义"要求政法队伍和各级党委为民众提供其所认同的公平正义;"服务大局"要求政法队伍和各级党委把握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党的领导"在于强化政法队伍和各级党委的政治意识。
喻中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冷清与坚持:改革开放30年来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研究回溯——以CNKI期刊数据库论文为分析素材被引量:2
2011年
CNKI期刊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表明,30多年(1979-2010)来,虽然只有少数理论界人士关注了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研究,但是已经涉及了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正当性、监督方式、监督范围、监督程序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监督方式方面,涉及到了抗诉、参与诉讼、提起公诉、支持诉讼的探讨;在监督范围方面,有全面监督、有限监督、诉讼监督、审判监督的阐释。这些研究对于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启示。
毛晓宁
关键词:期刊论文行政诉讼检察监督
行政检察的现状及其完善——以四川等省20年(1990-2010)的行政检察实践为素材
2012年
20年的行政检察实践表明,域外移植是行政检察的制度起始,尚未定型是行政检察的发展现状,尊重理性、传统与规律是行政检察的完善原则,本土探索是行政检察的进化路径。
张英民
论行政检察面临的瓶颈及其突破——以四川省检察机关20年(1990-2010)来的实践为主要素材
2012年
把"行为-过程"范式与"法律-制度"范式相结合作为研究视角,分"效果"、"互动"、"供需"三个维度观察四川省20年(1990-2010)来的行政检察实践,可以发现:行政检察面临着多重瓶颈,主要体现在监督质量尚需改善、社会认同仍需提升、规范依据亟待调整、理论研究尚待突破等几个方面;为了突破有关瓶颈,检察机关采取了增加监督方式、拓展监督范围、强化舆论宣传、约束监督活动等完善措施。遗憾的是,上述对策并未化解何谓"法律监督"、"行政检察"的理论困惑,也疏于厘清行政检察的制度框架、运行机制。着眼于平衡"供需"、优化"互动"两个目标,能够意识到破解行政检察瓶颈的可行路径在于:引入"裁断性"与"启动性"的分类方式来解读"法律监督",设计"四层级"的行政检察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立案与审查、调查与决断、文书撰写与保留、舆论引导等一系列机制。
张英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