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400573)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李志纯范文博朱道立蒋葛夫张殿业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网络均衡
  • 2篇交通工程
  • 2篇交通网
  • 2篇交通网络
  • 1篇等式
  • 1篇动点
  • 1篇信息作用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损失规避
  • 1篇停车
  • 1篇停车行为
  • 1篇网络
  • 1篇可靠度
  • 1篇换乘
  • 1篇换乘行为
  • 1篇交通信息
  • 1篇规避
  • 1篇变分
  • 1篇变分不等式
  • 1篇PARK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李志纯
  • 3篇范文博
  • 2篇蒋葛夫
  • 2篇朱道立
  • 1篇张殿业

传媒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铁道学报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Tsingh...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Modeling an Elastic-Demand Bimodal Transport Network with Park-and-Ride Trips被引量:3
2007年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twork equilibrium formulation for modeling commuters' travel choices in a bimodal transport system with park-and-ride (P&R) trips while the total demand is elastic to the congestion level of the network. A super-network approach is adopted in the proposed model. It is assumed that commuters' trips are categorized into two types, auto mode only and a combined mode with both auto and transit modes. The former is referred to as the pure mode trip and the latter as the P&R mode trip. The proposed model simultaneously considers the commuter's choice of the pure mode versus the P&R mode, the choice of parking location for the pure mode, the choice of transfer point for the P&R mode, as well as the route choice for each mode. The demand elasticity of transport system, the capacity constraints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and the congestion interaction throughout the super-network are also explicit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proposed model.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 show the following key findings: (i) traditional parking/P&R models may overestimate or underestimate travel demand distribution over network; (ii) parking/P&R, transit scheduling, and carpooling schemes bring significant impacts on commuters' travel behavior and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iii) different transport policies may be to some extent mutually substituted .
林兴强李志纯黄仕进朱道立
基于参考依赖法的出行者日常路径选择行为建模被引量:14
2009年
为研究旅行时间不确定环境下出行者动态调节日常路径选择的行为特征,基于参考依赖行为理论建立了随机路网用户日常路径选择行为模型。引入了基于参考依赖的路径负效用,并设出行者每天的路径选择行为服从基于Logit模型的决策过程,给出了保持每日网络均衡的出行者日常旅行行为演化模型,分析了模型的稳定性,并利用相继平均法与Logit配流技术相结合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路网的流量分布和出行者的参考点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将达到稳定状态,此时,传统的期望效用模型将低估总网络用户成本和高估由通行能力改善或拥挤收费政策所带来的收益,总量上达1%左右。
范文博李志纯蒋葛夫
关键词:交通网络损失规避
能力约束下的停车行为模型及其求解算法被引量:9
2007年
建立了能力约束下的旅行选择和停车行为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了出行者对旅行路径和停车设施的选择、道路路段和停车设施的能力约束以及道路网络的需求弹性。构造了数学规划模型,证明在非主动能力约束下,网络均衡条件与该数学规划模型等价;当能力约束为主动约束时,该数学规划模型的解不是网络均衡解,但当对路网的饱和路段和饱和停车设施征收某个附加费用之后,网络均衡解满足能力约束。设计了增广的Lagrangian对偶算法和部分线性化算法来求解该模型,并利用算例来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效率及评价交通政策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停车收费、新增停车设施、停车设施与目的地之间的步行距离将显著影响出行者的旅行选择和停车行为。
李志纯朱道立
关键词:交通工程停车行为数学模型网络均衡
随机动态交通网络可靠度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2
2008年
为分析随机动态交通网络中出行者的旅行选择与停车行为,利用网络均衡原理和不动点理论,建立了供需相互作用下的不动点模型,提出了计划可靠度和停车可靠度指标,并对随机动态交通路网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发现停车设施的位置和步行距离对出行者的计划可靠度和停车可靠度水平影响较大,停车费相当时,出行者将优先选择距离目的地近的停车设施;在早晨上班高峰期,距离目的地较远的停车设施的停车可靠度较高。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可靠度指标能有效地衡量一天中不同时段道路网络和停车设施的服务水平。
李志纯朱道立
关键词:网络均衡不动点
信息作用下随机多方式网络停车换乘行为被引量:5
2008年
为考察交通信息对停车换乘行为的影响,建立了随机多方式交通网络均衡模型.其中,假设出行方式有小汽车、步行换乘地铁和停车换乘3种;出行者按有无信息装置分为2类,其出行方式、旅行路径/线路和停车设施选择决策基于Probit模型,以随机方式进行.构建了与均衡条件等价的变分不等式模型,并采用基于模拟的启发式算法求解该模型.算例结果表明,信息质量对停车换乘行为、设施利用率以及信息装置市场占有率有明显影响.
范文博蒋葛夫
关键词:交通工程网络均衡变分不等式交通信息
弹性需求下多方式交通网络中地铁线路规划问题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现有路网中是否建设新的地铁线路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问题。本文研究弹性需求下多方式交通网络中地铁线路的投资决策问题。假定路网中的出行者可选择小汽车方式、步行换地铁方式或小汽车换地铁方式出行。将交通系统中交通规划管理者和用户的相互作用描述为离散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中交通规划管理者决定是否新建地铁线路以使得总社会福利最大,下层模型描述网络用户的旅行选择行为,包括出行路径,停车(换乘)设施和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设计了基于分枝定界法的算法求解该模型。最后,以一个算例说明模型和算法的应用。结果表明,不同的投资方案将明显影响出行者的旅行选择行为和网络性能。
范文博李志纯张殿业
关键词:网络均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