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136)

作品数:7 被引量:117H指数:3
相关作者:陈玉国徐峰王甲莉张运程凯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安徽省立医院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急救
  • 2篇灌注
  • 2篇大鼠心肌
  • 1篇低血压
  • 1篇低血压状态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新指南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再灌注
  • 1篇心肌再灌注损...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室
  • 1篇心室重构
  • 1篇心源性

机构

  • 7篇山东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教育部

作者

  • 7篇陈玉国
  • 5篇王甲莉
  • 5篇徐峰
  • 2篇张运
  • 1篇刘汝刚
  • 1篇王玉兰
  • 1篇范西真
  • 1篇边圆
  • 1篇唐梦熊
  • 1篇袁秋环
  • 1篇刘宝山
  • 1篇李明华
  • 1篇程凯
  • 1篇邢军辉
  • 1篇常颖
  • 1篇郝盼盼
  • 1篇郑佳琪
  • 1篇郑雯
  • 1篇王浩
  • 1篇李传保

传媒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微循环:从心源性休克的旁观者到靶点
2016年
心源性休克是指充分纠正前负荷不足等情况下,因心输出量明显减少而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顽固的低血压状态及组织灌注明显减低。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因是急性心肌梗死,约占心源性休克病因的80%。
唐梦熊王甲莉庞佼佼陈玉国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旁观者微循环靶点低血压状态灌注不足
急性胸痛患者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34
2016年
目的分析急性胸痛患者的基本特征,探讨其选择使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EMS)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所有因急性胸痛就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的747例有效患者。记录急性胸痛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就诊方式、胸痛特点、既往史。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急性胸痛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保类型、胸痛症状是否典型、有无放射痛及既往病史是否与使用EMS有关。结果747例急性胸痛患者中男性414例,占55.4%,年龄(57.2±15.8)岁,女性333例,占44.6%,年龄(61.7±14.9)岁,使用EMS共171例,占22.9%;未使用EMS576例,占77.1%。年龄大于75岁胸痛患者134例,较其他年龄段胸痛患者更倾向于使用EMS(P〈0.01),65~75岁年龄组胸痛患者152例,使用EMS比例最低;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使用EMS(P〈0.05);典型胸痛患者483例,使用EMS比例较胸痛不典型患者高(P〈0.05);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胸痛患者356例,脑梗死病史胸痛患者54例,使用EMS的比例较高(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大于75岁、既往脑梗死病史是急性胸痛患者EMS使用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胸痛患者中使用EMS的比例低于1/3。男性、年龄大于75岁、脑梗死病史的急性胸痛患者更倾向于使用EMS。对于未使用EMS的急性胸痛患者应加强宣教,以促进患者求医行为的增强,改善预后。
王玉兰王甲莉郑雯王浩徐峰范西真陈玉国
关键词:急性胸痛急救医疗服务影响因素
超声评价非诺贝特对肥胖大鼠心肌重构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非诺贝特对肥胖大鼠心肌重构的作用。方法高脂饮食喂养建立20只肥胖S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肥胖组(0B组,10只)和非诺贝特组(F组,10只),同周龄SD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F组以非诺贝特60mg·kg^-1·d^-1灌胃8周,其余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用药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验末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实验末,与对照组相比,OB组体质量、室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质量显著增加(P〈0.01),E/A值显著降低(P〈0.01),而且组织学检测显示心肌结构排列紊乱,心肌间质胶原纤维沉积;F组与OB组相比以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所计算的左室质量与实体标本测量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98,P〈0.01)。结论非诺贝特具有改善SD肥胖大鼠心肌重构的作用,超声心动图能较全面地评价此作用。
常颖李传保陈玉国徐峰郝盼盼邢军辉张运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肥胖症心室重构非诺贝特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无复流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冠心病是免疫机制与代谢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早期,免疫细胞占据主导地位,其效应分子可加速病变的进展,而炎症反应的激活又可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病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基础上的血栓形成。
刘汝刚陈玉国
关键词:淋巴细胞比值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无复流血小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急性冠脉综合征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心力衰竭指南解读被引量:71
2016年
2016年5月20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发布新版的《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该指南详细阐述了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领域的最新视点,其中有一部分专门讲述急性心力衰竭(acuteheartfailure,AHF)的诊治,这是近5年来ESC关于AHF发布的第三版指南。
边圆王甲莉程凯徐峰陈玉国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新指南慢性心力衰竭AHFESC
急性高血糖通过抑制ALDH2活性加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在急性高血糖加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1/R)损伤中的活性变化及作用。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盐水对照组(CON组)、高糖组(HG组)和高糖+Alda-1干预组(HG+Alda—l组),每组12只。采用左冠脉前降支(LAD)结扎缺血30min,再灌注1h,建立大鼠心肌I/R模型。在建立大鼠心肌I/R模型同时,经颈静脉给予首负荷剂量50%葡萄糖(3g/kg),使大鼠血糖浓度迅速升高至20~28mmol/L,持续微量泵入[4mL/(kg·h)],使大鼠血糖浓度维持在20~28nunol/L,至再灌注结束。SHAM组和CON组给予0.9%NaCI(6mL/kg)。HG+Alda-1组给予Alda-1(8.5mg/kg)微量泵入,至再灌注结束。再灌注结束后取心脏,采用比色法检测ALDH2活性的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TF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CON组相比,HG组在缺血期和再灌注期血糖浓度明显升高[(23.44±0.21)VS(5.84±0.21)mmol/L,P〈0.01]。HG组ALDH2活性明显低于CON组[(69.1±5.16)%VS(87.04±4.30)%,P〈0.05]。HG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高于cON组I(38.24±3.30)%VS(26.8±2.53)%,P〈0.05];HG+Alda-1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HG组I(27.8±2.50)%VS(38.24±3.30)%,P〈0.05]。HG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CON组[(16.14±0.83)%VS(13.14±0.39)%,P〈0.05];HG+AIda-1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HG组[(13.64±0.51)%VS(16.1±0.83)%,P〈0.05]。结论急性高血糖可加重I/R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细胞凋亡,使心肌ALDH2的活性降低;增强ALDH2活性可显著减少急性高血糖大鼠L/R后的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细胞凋亡。
李明华王甲莉徐峰袁秋环刘宝山庞佼佼张运陈玉国
关键词:乙醛脱氢酶2急性高血糖心肌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
加强学科建设,助力急诊发展被引量:7
2016年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是一门主要研究急危重症的快速评估、救治及分流的二级学科。1986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在以邵孝敛教授为代表的急诊急救专家的积极推动下成立,这标志着急诊医学在我国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经过近30年的发展,急诊急救从无到有,从急诊室到急诊科或急救中心,逐渐发展壮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院前急救一院内急诊一急危重症监护的急诊医疗体系.
郑佳琪王甲莉徐峰陈玉国
关键词:急诊医学学科建设急诊医疗体系急诊急救危重症监护急危重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