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澳大利亚国家农业研究中心项目(CIM2005111)

作品数:15 被引量:308H指数:8
相关作者:胡银岗陈亮唐娜黄林周关周博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澳大利亚国家农业研究中心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小麦
  • 7篇基因
  • 4篇性状
  • 4篇矮秆
  • 4篇矮秆基因
  • 3篇普通小麦
  • 3篇胁迫
  • 3篇抗旱
  • 2篇水分
  • 2篇水分胁迫
  • 2篇碳同位素分辨...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胚芽
  • 2篇胚芽鞘
  • 2篇胚芽鞘长度
  • 2篇株高
  • 2篇主成分
  • 2篇相关性状

机构

  • 1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1篇陕西省农业分...
  • 8篇国家小麦改良...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胡银岗
  • 4篇陈亮
  • 3篇唐娜
  • 2篇李昌澎
  • 2篇姜莹
  • 2篇何蓓如
  • 2篇逯芳芳
  • 2篇关周博
  • 2篇孟庆立
  • 2篇王士强
  • 2篇黄林周
  • 1篇董建力
  • 1篇郝留根
  • 1篇周琳璘
  • 1篇张娜
  • 1篇柴岩
  • 1篇李博
  • 1篇李树华
  • 1篇李翠
  • 1篇陈锐

传媒

  • 4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花药培养的基因型效应及优良基因型筛选被引量:5
2011年
为进一步提高小麦花药培养的效率,从而加快花培育种的进程,对140份不同基因型的小麦亲本及其杂种F1和F3代进行花药培养,并对各世代不同基因型小麦的花药培养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基因型及亲本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在2.89%-41.25%之间,平均为3.55%,绿苗分化率在0%-70.00%之间,平均为33.05%;114份不同基因型小麦F1代杂种材料中,有107份材料能够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低为0%,最高为76.25%,平均为11.59%,绿苗分化率在0%-160.00%之间,平均为29.20%;F3代材料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诱导率在4.58%-80.83%之间,平均为16.39%,绿苗分化率在0%-71.43%之间,平均为34.99%。因此,不同基因型小麦材料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和绿苗产率在各材料间差异很大。依据高培养力组合亲本组配的规律,筛选到可作为桥梁亲本的材料(品种)有:‘宁春4号’、JinghongNo.2、‘鉴63’、Chuanmai18、Synthderiv.29589、S111、D-27、‘晋匽746-9’和K6-39等。
吕学莲白海波蔡正云董建力高晓原陈雪李树华
关键词:小麦花药培养力基因型培养基
碳同位素分辨率与小麦光合生理指标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解碳同位素分辨率(Δ)与小麦光合生理指标的关系,以洛旱6号和西农389的154个F4代株系中的24个高Δ株系和24个低Δ株系及亲本为供试材料,分析了陕西杨凌和永寿两种不同雨养环境条件下小麦籽粒Δ与灌浆期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并对高、低Δ材料间光合生理指标和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雨较多的杨凌地区,高Δ株系表现出高的籽粒产量;在降雨较少、相对干旱的永寿地区,高、低Δ株系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低Δ株系表现出低的气孔导度。在杨凌生态条件下,灌浆中期籽粒Δ与叶片蒸腾速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Ci/Ca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在小麦整个灌浆期最为显著;在永寿生态条件下,灌浆中期籽粒Δ与蒸腾速率和Ci/Ca均相关显著。说环境条件影响小麦籽粒Δ与光合生理指标的关系。
田龙杨志远郝留根Anthony Gerard Condon胡银岗
关键词: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光合生理指标
S-腺苷甲硫氨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在小麦水分胁迫中的表达被引量:9
2011年
以小麦品种‘晋麦47’为材料,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S-腺苷甲硫氨酸代谢途径中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基因、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基因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ECS)基因在正常供水、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和复水过程中小麦叶片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个基因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有一定量的表达,SAMS和SAMDC基因在水分胁迫早期(PEG-6000胁迫6、12、244、8 h)上调表达,水分胁迫后期(PEG-6000胁迫75 h)表达量下降;复水后3~6 h上调表达,复水9 h后表达量下调至对照水平。-γECS基因在水分胁迫阶段呈上调表达,复水后表达量下调至对照水平。可见,小麦SAMS、SAMDC和-γECS基因的表达都受水分胁迫诱导,同时,SAMS与SAMDC基因还参与水分胁迫后的复水调节,说明S-腺苷甲硫氨酸代谢途径在小麦抗旱节水中具有重要作用。
李昌澎周琳璘陈亮黄林周陈晓杰王宇珅胡银岗
关键词:小麦水分胁迫
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基因的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了解春化作用相关基因在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小麦冬春性的关系,促进小麦地方品种的合理利用。【方法】采用小麦春化作用相关基因Vrn-A1、Vrn-B1、Vrn-D1和Vrn-B3的STS分子标记,对其在中国小麦十大生态栽培区的153份地方品种中的分布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冬春性的关系。【结果】(1)中国小麦地方品种中4个显性春化基因的分布频率依次为60.78%(Vrn-D1)、5.88%(Vrn-A1a)、5.23%(Vrn-B1)和0(Vrn-B3)。(2)Vrn-A1a和Vrn-B1在东北春麦区等春麦区地方品种中的分布频率较高,以东北春麦区最高,达50%和33.33%,在大部分冬麦区未检测到这2个显性突变。10个麦区地方品种均检测到Vrn-D1,在青藏春冬麦区地方品种分布频率最高(83.33%),也是在中国冬麦区小麦地方品种中检测到的主要春化基因类型。(3)中国十大麦区地方品种的春化基因型与其对春化作用的要求基本吻合,除中部和南方冬麦区地方品种基因型与文献记载的冬春性的一致性指数较低外,其它麦区的冬春性一致性指数较高。【结论】通过分子标记检测,明确了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的春化基因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分子检测与田间观察相结合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品种的冬春性。
姜莹黄林周胡银岗
关键词:小麦春化基因冬春性
矮秆基因对小麦部分农艺性状的效应被引量:14
2010年
以中国主要麦区的124份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和系谱分析相结合,对其按照所含的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进行分类,结合田间株高、旗叶长、小穗数和穗粒数以及室内苗期根系长度等农艺形状的调查,分析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农艺性状的效应。结果显示:(1)参试的124份小麦品种(系)中23份含有Rht-B1b,7份含有Rht-D1b,22份含有Rht8基因,34份同时含有Rht-B1b和Rht8,16份同时含有Rht-D1b和Rht8,可分为6组。(2)Rht-B1b和Rht-D1b在降低株高的同时也缩短了旗叶的长度和苗期叶长,Rht8对株高的影响较弱,对旗叶和苗期叶长的影响也较小;3个矮秆基因对苗期根系长度、小穗数没有显著影响;Rht-D1b和Rht8显著增加穗粒数。研究表明,矮秆基因Rht8对小麦株高以及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均较小,但能够显著增加穗粒数,是小麦矮化育种中比较理想的矮秆基因。
唐娜逯芳芳何蓓如胡银岗
关键词:普通小麦矮秆基因农艺性状
水分胁迫下小麦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半定量表达模式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为了解小麦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SAMS)基因(SAMS)在抗旱节水中的功能,以小麦品种陕229为材料,以本实验室克隆的普通小麦SAMS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小麦叶片中SAMS基因在正常供水及PEG 6000模拟水分胁迫12、24、48、60、78 h以及复水3、6、12 h时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SAMS基因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有一定量的表达,在水分胁迫早期(PEG6000胁迫12、24、48 h)诱导上调表达,水分胁迫程度严重时(PEG 6000胁迫607、8 h)表达受到抑制,表达量低于对照,复水后(3、6 h)上调表达,复水18 h后表达量下调至对照水平。说明小麦SAMS基因的表达受水分胁迫及水分胁迫后复水诱导,是小麦抗旱节水的关键基因。
陈锐陈亮王士强胡银岗
关键词:小麦水分胁迫基因表达
赤霉素敏感性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胚芽鞘长度和株高的效应被引量:25
2009年
【目的】明确赤霉素敏感性不同的矮秆基因对小麦株高和胚芽鞘长度的效应,促进小麦不同矮秆基因的合理利用。【方法】利用分子标记和系谱分析相结合,对中国小麦主产区部分小麦品种及品系中所含的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进行分类,结合田间株高和室内胚芽鞘长度调查,比较赤霉素(GA3)敏感性不同的矮秆基因对胚芽鞘长度和株高的效应。【结果】分子标记检测结合系谱分析对129份供试品种进行分类,含有矮秆基因Rht-B1b的小麦品种58份,含有Rht-D1b的24份,含有Rht8的73份。其中35份品种含有2个矮秆基因Rht-B1b和Rht8,16份品种含有Rht-D1b和Rht8。赤霉素敏感性检测发现含有矮秆基因Rht-B1b或Rht-D1b的小麦品种多对赤霉素反应不敏感,含有矮秆基因Rht8的小麦品种多对赤霉素反应敏感,而同时含有2个矮秆基因Rht-B1b+Rht8或Rht-D1b+Rht8的小麦品种绝大多数对赤霉素反应不敏感。赤霉素不敏感的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以及同时含有赤霉素不敏感和赤霉素敏感2个矮秆基因的小麦品种(Rht-B1b+Rht8和Rht-D1b+Rht8)降低株高的效应较大,分别为24.6%、30.4%、28.2%和32.2%,而赤霉素敏感的矮秆基因Rht8降低株高的效应为14.3%。赤霉素不敏感的矮秆基因Rht-B1b、Rht-D1b以及Rht-B1b+Rht8和Rht-D1b+Rht8在降低株高的同时,也缩短了胚芽鞘长度,其效应分别为25.4%、31.3%、28.4%和31.3%,而赤霉素敏感的矮秆基因Rht8缩短胚芽鞘长度的效应较小,仅为6.0%。【结论】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赤霉素不敏感的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在降低株高的同时也限制了胚芽鞘的伸长,不适于旱地小麦改良利用,而赤霉素敏感的矮秆基因Rht8既降低了株高又不影响胚芽鞘长度,是旱地小麦改良中比较理想的矮秆基因。
唐娜姜莹何蓓如胡银岗
关键词:普通小麦矮秆基因胚芽鞘长度株高
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叶片气孔相关指标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探讨气孔相关指标替代碳同位素分辨率(Δ)作为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测定了56个小麦品种(系)的碳同位素分辨率(Δ),并分析了灌浆期不同阶段气孔相关指标与Δ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旗叶和籽粒的Δ值均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灌浆中后期小麦旗叶的气孔导度和叶面温度都与Δ值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育种中,可以通过测定灌浆中后期小麦旗叶的气孔导度和叶温代替Δ值对材料的蒸腾速率进行初步选择。
逯芳芳李昌澎胡银岗
关键词: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气孔导度
小麦光周期基因Ppd-D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解小麦光周期基因Ppd-D1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Ecotilling技术,对108份小麦品种中光周期基因Ppd-D1的核心编码区进行了SNP检测。结果表明,红芒麦、宁春27和红芒麦2具有相同的酶切带型,其目的序列与对照相比存在两处单碱基突变(C/T;G/A);坝农1号、定西35、QW6285等7份材料具有相同的酶切带型,其序列与对照相比含有一个5bp的缺失。初步分析表明,这三处SNP与小麦光周期敏感性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但它们对小麦光周期敏感性产生了强度上的影响,加强了材料对光照长度的敏感性,一定程度上延迟了抽穗。本研究结果也说明琼脂糖凝胶电泳Ecotilling技术在小麦Ppd-D1基因SNP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陈亮张娜胡银岗
关键词:小麦单核苷酸多态性
模拟干旱胁迫下冬小麦胚芽鞘长度变化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以6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PEG-6000渗透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小麦苗期的胚芽鞘长度、苗高、主胚根长等性状,并与其在大田及防雨棚控水条件下的产量构成和抗旱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PEG-6000渗透溶液干旱胁迫处理下,小麦苗期胚芽鞘长度在品种间差异显著;产量的抗旱指数与苗期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的胚芽鞘长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的胚芽鞘长度与其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00),抗旱性强的品种胚芽鞘较长,抗旱性弱的品种胚芽鞘较短。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下,各品种的胚芽鞘长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因此利用胚芽鞘长度可以在早期对小麦的抗旱性进行鉴选。
关周博王士强陈亮唐娜胡银岗
关键词:干旱胁迫胚芽鞘长度抗旱指数抗旱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