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121)

作品数:17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新才潘晶张勇潘建峰王红玉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宁波大学王宽诚幸福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9篇合金
  • 6篇永磁
  • 5篇X
  • 4篇快淬
  • 4篇快淬薄带
  • 4篇薄带
  • 4篇磁性能
  • 3篇永磁材料
  • 3篇永磁合金
  • 3篇铜模
  • 3篇稀土永磁
  • 3篇纳米
  • 3篇晶化
  • 3篇磁材料
  • 2篇织构
  • 2篇熔体
  • 2篇熔体过热
  • 2篇凝固
  • 2篇取向度
  • 2篇热变形

机构

  • 15篇宁波大学

作者

  • 15篇潘晶
  • 15篇刘新才
  • 4篇鲁贻虎
  • 4篇张勇
  • 4篇王艳
  • 4篇王红玉
  • 4篇潘建峰
  • 3篇杨梦琳
  • 3篇肖晓燕
  • 3篇王慧
  • 2篇蒋远霞
  • 2篇姜小丽
  • 2篇董友仁
  • 1篇邓福涛
  • 1篇龙能兵
  • 1篇李天华
  • 1篇林金荣
  • 1篇刘进军
  • 1篇孔大海
  • 1篇张卫兴

传媒

  • 7篇中国稀土学报
  • 3篇功能材料
  • 2篇稀有金属
  • 2篇Journa...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稀土
  • 1篇Transa...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变形(Nd,Pr)-Fe-Nb-B磁体取向度及矫顽力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热变形Nd_(10.5)Pr_(2.5)Fe_(80)Nb_1B_6磁体断口等显微组织,并用磁滞回线仪测量了磁体的磁性能,系统研究了磁体显微组织、磁性能与取向度的变化规律。估算了250~380μm和<250μm Nd_(10.5)Pr_(2.5)Fe_(80)Nb_1B_6粉、变形量60%的热变形磁体等效易磁化轴与热变形压力方向夹角α,随α从26.0°降至9.1°,磁体密度从7.04 g·cm^(-3)增加至7.49 g·cm-3,M_r/M_s(M_r为剩余磁化强度,Ms为饱和磁化强度)从0.78增大到0.91,磁能积持续增加,矫顽力先从1346 k A·m^(-1)增加至1499 k A·m^(-1),然后矫顽力下降到1216 k A·m^(-1),矫顽力增加的原因是磁体单位体积内磁性主相体积分数增加导致对矫顽力的贡献增大,更多的等轴晶参与热变形、晶粒发生碎化、晶粒尺寸细化;随着α的继续降低,热变形磁体的剩磁、矫顽力将分别进一步增加、减小,矫顽力减小的原因是片状晶的比例增加,片状晶的晶粒尺寸增大,单畴晶粒占总磁畴晶粒比例减小,片状晶出现退磁场。实验统计热变形Nd_(10.5)Pr_(2.5)Fe_(80)Nb_1B_6矫顽力与等效平均晶粒尺寸的关系拟合曲线为Hci=1523.3786+0.3280D-0.0031D2,矫顽力随等效平均晶粒尺寸的增大而降低。
王红玉潘建峰王艳蒋美琴刘新才潘晶
关键词:热变形取向度矫顽力机制晶粒尺寸永磁合金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Nd_9Fe_(81–x)Ti_4C_2Nb_4B_x(x=11, 13, 15) bulk magnets prepared by copper mold suction casting
2015年
The bulk nanocomposite magnets of Nd9Fe81–xTi4C2Nb4Bx(x=11, 13, 15) in sheet form with the thickness of 0.7 mm were prepared by copper mold suction casting and subsequently annealing.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bulk magnets were studied. It was shown that the as-cast microstructure of bulk alloys were composed of Nd2Fe14B, α-Fe, Fe3B crystalline phases and an amorphous matrix, and that the glass formability of alloy was improved with increasing the B content. The DS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s-cast bulk alloys had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of a two-step process. After annealing at the temperatures which was 40–63 K higher than their onset temperatures of the second exothermic peak, Nd9Fe81–xTi4C2Nb4Bx(x=11, 13, 15) bulk alloys obtained a finely mixed structure which were composed of Nd2Fe14 B, α-Fe, Fe3 B,(Nb,Ti)C crystalline phases and a residual amorphous phase, whose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For the bulk magnets of Nd9Fe81–xTi4C2Nb4Bx(x=11, 13, 15), the optimal magnetic properties of B r=0.63 T, iHc=155.1 k A/m,(BH)max=18.73 k J/m3 could be achieved when x=13 after annealing at 983 K for 10 min.
詹玉勇潘晶姜晓丽刘新才董友仁肖晓燕
关键词:微观组织演变铜模纳米复合磁体
热变形纳米晶Nd-Fe-B磁体2和5T时磁化强度与取向度的拟合关系式
2013年
测量和分析了热压热变形各向异性纳米晶Nd—Fe—B磁体磁取向度I、整个磁体的易磁化轴与热变形压力方向的夹角a,磁体密度ρ,主相体积百分数1-β,磁化强度的关系,拟合出2和5T充磁磁场时具有不同磁取向度热变形磁体的磁化强度分别为MS2=(1-β)Ms ρ/ρ0(1—0.35108/I^2+0.18622/I^4)和Ms5=(1-β)Msm ρ/ρ0(1—0.19326/I^2+0.09545/I^4),并与已有相关文献的实验数据的测量值进行了计算比对,发现2和5T充磁场时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分别在9.05%和0.89%。在1123~1163K范围热变形,钕铁硼磁体的磁取向度、2和5T时磁化强度均是先增加后减小,在1148K时达到最大值1.894,1.337和1.386T。消除热变形粗晶粒带和晶粒混乱区,将提高热变形磁体的磁取向度和磁化强度。
鲁贻虎王姝隽刘新才潘晶
关键词:磁化强度取向度纳米晶永磁材料热变形
富稀土晶界相对三种热变形钕铁硼合金矫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为分析影响热变形钕铁硼磁体矫顽力的因素,制备了3种不含Dy,Ga热变形磁体,磁体成分分别为Nd10.5Pr2.5Fe80Nb1B6,Nd11.5Fe81.8B6.0Nb0.7+6%Nd67Cu33及Nd10.5Pr2.5Fe80Nb1B6+6%Nd67Cu33,由Nd-Fe-B三元相图计算了富稀土晶界相体积分数v,实验结果表明:v对富稀土钕铁硼热变形磁体矫顽力的贡献为98.10 k A·m-1·%-1,比v对贫稀土钕铁硼混粉热变形磁体矫顽力的贡献低36%~44%;由v=1-a3/[(a+h)2(a+3h)]计算了富稀土晶界相厚度h,发现在v相同条件下热变形钕铁硼磁体晶界相厚度h随主相片状晶等效平均晶粒尺寸a的减小虽然减薄,但a占主导作用导致磁体的矫顽力仍然提高;在片状晶等效平均晶粒尺寸a相近的条件下,热变形钕铁硼磁体晶界相厚度随晶界相体积分数v的增加而变厚,主相片状晶的磁绝缘效果提高导致热变形磁体的矫顽力上升。
潘建峰王红玉张勇陈兵刘新才潘晶
关键词:矫顽力稀土
热力学深过冷熔体凝固组织非平衡效应的研究进展
2012年
热力学深过冷熔体的凝固是远离平衡的快速凝固,其凝固机制和凝固组织表现出与传统凝固不同的特点。热力学深过冷熔体凝固的非平衡效应主要表现在晶粒尺寸细化、亚稳相析出、调幅(Spinodal)分解、形成块体非晶等几个方面。在这些方面进行的探索与研究对研发新型高性能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近年来相关的研究发展较快。对在晶粒细化机制、亚稳相析出机制、调幅分解现象以及大块非晶的形成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孔大海张卫兴潘晶蒋远霞刘新才王慧
关键词:凝固组织
熔体过热度对Nd_9Fe_(85-x)Ti_4C_2B_x(x=10,12)磁性合金过冷度和非晶形成的影响(英文)
2016年
采用差热分析及凝固组织研究Nd_9Fe_(85-x)Ti_4C_2B_x(x=10,12)合金熔体过热度对其过冷度以及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Nd_9Fe_(85-x) Ti_4C_2B_x(x=10,12)合金的过冷度随熔体过热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且每种合金均出现两个对应于平均过冷度急剧增大的临界过热度。两个平均过冷度转折点的存在与过热熔体中的结构转变有关,这最终导致凝固组织中非晶相体积分数的增加。
杨梦琳潘晶刘新才肖晓燕詹玉勇
关键词:磁性合金熔体过热过冷度非晶形成能力
熔体过热对Nd9Fe70Ti4C2B15快淬薄带组织演化和磁性能的影响
2018年
在不同的熔体过热温度T+(T+=1565 K,1585 K,1625 K)下制备了Nd9Fe70Ti4C2B15合金快淬薄带(辊速为10 m·s^-1),研究了薄带的微观组织及其磁性能随T+提高而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快淬组织中的非晶含量随着T+提高而明显增大,T+为1625 K的快淬组织呈现出完全非晶结构。快淬组织的结构差异导致其退火所得Nd2Fe14B,Fe3B和α-Fe的纳米复合组织的晶粒尺寸和硬磁性相含量明显地不同。随着T+从1565 K提高到1625 K,纳米复合组织的平均晶粒尺寸增大了约8 nm,并且Nd2Fe14B相在复合组织中的相对含量减小了约5%-6%,这导致退火薄带的磁性能随之下降。经过1080 K×5 min退火后,T+为1565 K的快淬薄带获得了最佳综合磁性能:Hci=720.68 k A·m^-1,Br=0.74 T,(BH)max=72.03 k J·m^-3。
董鸣月潘晶刘新才徐山雪赵丽
关键词:熔体过热稀土永磁合金快淬薄带磁性能
Nd10.5Pr2.5Fe80Nb1B6合金吸铸片凝固过程研究
2016年
采用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富稀土钕铁硼Nd10.5Pr2.5Fe80Nb1B6合金真空感应熔炼、0.60~0.76 mm吸铸片的凝固过程和凝固择优取向特征。结果显示:0.76 mm吸铸片贴模面Nd10.5Pr2.5Fe80Nb1B6因较高的冷却速度抑制α-Fe相的析出,过冷液体导致2∶14∶1相大量形核、沿热流方向等轴晶快速凝固,等轴晶组织具有垂直贴模面(006)磁织构,最后为富稀土相凝固;随着凝固界面的推进、冷却速度降低到一临界值以下,凝固机制发生改变,较低的冷却速度有利初生α-Fe相以树枝晶生长,随后2∶14∶1相在α-Fe相旁大量形核,成分过冷的液体有利2∶14∶1相以厚片状晶以[410]方向凝固,最后液体为富稀土相。0.60 mm吸铸片(Nd,Pr)2Fe14B从两侧贴模面形核以柱状晶向内部生长,最大长度超过吸铸片厚度一半,α-Fe相受到较大冷却速度的抑制,数量大幅度减少,0.60 mm吸铸片[006]磁取向进一步优化,剩磁提高73%,矫顽力提高到189.61 k A·m^-1。
王艳张勇刘新才潘晶王红玉潘建峰董友仁王慧郑强刘进军
关键词:凝固过程
(Nd,Pr)_(12.8)Dy_(0.2)Fe_(77.4)Co_4B_(5.6)铸锭PPMS和DSC居里温度测量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充分拓展DSC测量功能、探寻居里温度的简便测量方法、尤其是探寻高温居里温度的耐久测量方法,对真空电弧熔炼(Nd,Pr)12.8Dy0.2Fe77.4Co4B5.6铸锭,先通过PPMS测量升温速率3 K·min-1时样品的M-T曲线,并用外推法得到居里温度为648.3 K;然后采用DSC分别以3,10,20,30,40 K·min-1速率测量样品的升、降温曲线,分析升、降温曲线上对应吸、放热峰的起始点、峰值、终止点的特征温度值;再分别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特征温度与升降温速率的直线方程,计算升降温速率分别为0和3 K·min-1时特征温度值,并与PPMS测量的居里温度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DSC升温曲线起始点的特征温度拟合直线方程计算的升温速率为3 K·min-1的特征温度值为649.1 K,与PPMS外推法得到的居里温度相对差值最小为0.12%,具有足够的精确度。
王姝隽鲁贻虎刘新才潘晶王艳张勇
关键词:居里温度PPMSDSC稀土永磁材料
退火对(Nd,Pr)12.8Dy0.2Fe77.4Co4.0B5.6快淬薄带晶化行为的影响
2015年
采用高真空高纯氩DSC测量了(Nd,Pr)12.8Dy0.2Fe77.4Co4.0B5.6非晶快淬薄带以及不同温度退火薄带的连续加热曲线,计算了晶化激活能、频率因子、晶化体积分数、晶化速率,研究了预退火前后薄带的晶化动力学和晶化过程。结果表明(Nd,Pr)12.8Dy0.2Fe77.4Co4.0B5.6快淬薄带在30 K/min加热速度时DSC曲线起始晶化温度865.8 K、峰值晶化温度877.2 K、晶化结束温度901.7 K,居里温度转折点581.2 K,富稀土相的初始熔化点1003.6 K。在高于峰值晶化温度或晶化结束温度退火10 min的薄带非晶完全晶化,居里温度处形成吸热峰,而低于803.0 K退火处理的薄带以及快淬薄带在相近温度处只有DSC转折点。相对于快淬薄带直接晶化的特征,在低于起始晶化温度的693.0~743.0 K退火处理的薄带晶化峰形相近;803.0 K退火处理后薄带的晶化峰的温度范围增宽:在10~40 K/min相同加热速度下其起始晶化温度均降低1.4%,晶化结束温度在加热速度20~40 K/min时达到、甚至高于快淬薄带直接晶化结束温度;在低于快淬薄带直接晶化的峰值晶化温度之前存在一个具有相同晶化速率的临界温度,在低于该临界温度时,退火薄带比快淬薄带具有较高的晶化速率、更不稳定;而在高于该临界温度,退火薄带比快淬薄带具有较低的晶化速率。
鲁贻虎刘新才潘晶
关键词:ND-FE-B晶化动力学晶化激活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