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006KJ044A)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鲁香粉吴玉程黄新民朱邦同解挺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化学沉积
  • 2篇镀层
  • 2篇碳纳米管
  • 2篇微观结构
  • 2篇显微硬度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管
  • 2篇化学沉积法
  • 2篇复合镀
  • 2篇复合镀层
  • 2篇NI
  • 2篇CU
  • 1篇纳米复合镀
  • 1篇纳米复合镀层
  • 1篇耐蚀
  • 1篇耐蚀性
  • 1篇耐蚀性能
  • 1篇化学复合镀
  • 1篇化学复合镀层
  • 1篇沉积速率

机构

  • 5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黄新民
  • 5篇吴玉程
  • 4篇鲁香粉
  • 3篇叶敏
  • 3篇解挺
  • 3篇朱邦同
  • 1篇郑玉春
  • 1篇宋林云
  • 1篇单传丽
  • 1篇张志明
  • 1篇胡小晔
  • 1篇林志平
  • 1篇张立德

传媒

  • 2篇功能材料
  • 1篇金属功能材料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化学沉积Ni-Cu-P三元合金涂层的制备及其表征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化学沉积的方法,在低碳钢表面上制备Ni-Cu-P三元合金镀层,研究了镀液组成和操作条件对镀层沉积速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镍30g/L,次亚磷酸钠15g/L,硫酸铜3.5g/L,pH=9,95℃,负载因子0.48dm2/L,醋酸钠20g/L,柠檬酸三钠60g/L,沉积时间2h,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镀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的化学镀层为非晶态,经过400℃热处理后镀层晶化。镀层的沉积速率和显微硬度随硫酸铜浓度、次亚磷酸钠浓度及pH值的增加先增后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鲁香粉吴玉程宋林云胡小晔郑玉春黄新民
关键词:化学沉积沉积速率显微硬度
化学沉积法制备Ni-Cu-P/CNTs复合涂层及其表征
利用化学沉积法在45钢基体上成功制备出 Ni-Cu-P/CNTs 复合涂层,为了降低碳纳米管的长径比以及提高在镀液中的分散性,对其硝酸纯化、15min 球磨处理,研究了沉积液组成对 Ni-Cu-P/CNTs 复合涂层沉积...
朱邦同吴玉程鲁香粉叶敏解挺黄新民
关键词:碳纳米管化学沉积微观结构
文献传递
Ni-P-纳米TiO2化学复合镀层工艺研究
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纳米 Ni-P-TiO复合镀层。研究了 TiO含量 PH 值、温度等对沉积速度的影响, 及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硬度和磨损的影响。
张志明黄新民吴玉程单传丽林志平
关键词:化学复合镀
文献传递
Ni-P-TiO2纳米复合镀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用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Ni-P-TiO2纳米复合镀层,通过XRD、SEM、TEM和EDS对纳米复合镀层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在3.5%NaCl溶液中TiO2纳米颗粒浓度对纳米复合镀层的耐蚀性能影响,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复合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复合镀层中纳米粒子的复合量可达到11.33%;在3.5%NaCl溶液中,当TiO2浓度为8g/L时复合镀层腐蚀电位最高,耐蚀性能最好;在镀态或热处理后,复合镀层的硬度都明显高于Ni-P合金镀层,且经过400℃热处理后,复合镀层的硬度高达Hv1160。
鲁香粉吴玉程朱邦同叶敏解挺黄新民张立德
关键词:化学沉积耐蚀性能显微硬度
化学沉积法制备Ni—Cu—P/CNTs复合涂层及其表征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化学沉积法在45^#钢基体上成功制备出Ni—Cu-P/CNTs复合涂层,为了降低碳纳米管的长径比以及提高在镀液中的分散性,对其硝酸纯化、15min球磨处理,研究了沉积液组成对Ni-Cu-P/CNTs复合涂层沉积速率的影响,通过TEM、SEM和EDS表征了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分散性良好,在复合涂层中分布均匀,复合涂层在400℃热处理后结构更加致密,EDS表明复合涂层中碳纳米管的质量分数达到3.68%。
朱邦同吴玉程鲁香粉叶敏解挺黄新民
关键词:碳纳米管化学沉积微观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