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B080701105)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4
相关作者:赵树进邱健石磊贺宝霞洪长江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河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4篇基因
  • 3篇他汀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伐他汀
  • 3篇阿托
  • 3篇阿托伐他汀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疾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疾病
  • 2篇综合征

机构

  • 11篇广州军区广州...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赵树进
  • 6篇邱健
  • 6篇石磊
  • 5篇贺宝霞
  • 4篇洪长江
  • 3篇詹同运
  • 2篇肖华
  • 2篇顾晓龙
  • 2篇吴涛
  • 2篇刘俊花
  • 1篇李锐
  • 1篇叶丽丽
  • 1篇邹育海
  • 1篇关慧
  • 1篇曾晓晖
  • 1篇肖飞
  • 1篇林朴卿
  • 1篇张喆
  • 1篇雷刚
  • 1篇张园

传媒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阿托伐他汀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口服降脂药,其对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这与药物相关基因的多态性有关。本文主要介绍了基因多态性在阿托伐他汀的代谢、转运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作用。
贺宝霞石磊赵树进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基因多态性药物基因组学
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入选11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存在心肌桥的患者为心肌桥组,根据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又将其分为单纯心肌桥组及心肌桥合并冠心病组,58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无心肌桥及冠心病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抽取空腹静脉血,测量血脂并计算AIP值,比较各组间AI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差异及分析AIP与IMT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在前降支,且心肌桥近侧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桥组AIP、IMT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心肌桥合并冠心病组AIP、IMT较单纯心肌桥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其他血脂指标,心肌桥组患者AIP与IMT有相关性。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IP与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雷刚肖华邱健洪长江林朴卿邹育海
关键词:心肌桥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CYP4A118590T>C单核苷酸多态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建立CYP4A11 8590T>C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检测方法.方法先采用温度梯度PCR,确定适宜的退火温度;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引物、DNA模板量和Mg2+量,最终确定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通过对607例无血缘关系的受试者基因组DNA进行HRM分析,并随机选择50例产物测序.结果 引物最适退火温度为57.8 ℃;PCR最佳反应体系为20 μl,包括2×conc dNTP mix 10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ol/L)各0.5 μl,DNA溶液(30 ng/μl)1.0 μl,Mg2+(2.5 mmol/L)1.5 μl和灭菌水6.5 μl.607例受试者中CYP4A11 8590TT、T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4.7 %、37.6 %和7.7 %.结论该正交试验优化的HRM技术可用于检测CYP4A11 8590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且其分析结果和测序结果一致.
刘俊花石磊朱悦伟贺宝霞赵树进
关键词: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正交试验单核苷酸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CYP450)4A11与CYP4F2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2年
细胞色素P450(CYP)ω-羟化酶主要包括CYP4A11和CYP4F2,代谢花生四烯酸(AA)生成20-羟化二十碳四烯酸(20-HETE),20-HETE具有收缩血管和促进尿钠排泄等作用。CYP4A11和4F2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这种多态性导致酶活性降低,并可能引起某些心血管疾病。
刘俊花石磊赵树进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心血管疾病
HPLC-MS/MS法检测人血浆中游离花生四烯酸浓度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花生四烯酸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以奥美拉唑为内标,待测血浆经乙酸乙酯萃取后,采用Agilent SB-C18(2.1 mm×100 mm,3.5μm)色谱柱,以水-甲醇(10∶90,v/v)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1,柱温2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将样品离子化,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对花生四烯酸(m/z 303.2→259.2)和奥美拉唑(m/z 344.2→191.1)进行测定。结果:花生四烯酸在497.88~4997.24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9)。低、中、高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70%,批内与批间RSD均小于10%。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适用于大样本量血浆中游离花生四烯酸的分析研究。
詹同运石磊赵树进曾晓晖贺宝霞关慧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花生四烯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内源性物质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521T>C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发病的相关性
2010年
目的:探讨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B1)521T>C与高脂血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TaqMan-MGB探针法,检测321例高脂血症患者和259例健康受试者的基因型,并将其检测结果与DNA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21例原发性高脂血症人群和259例健康受试者OATP1B1521T>C位点的分布频率均为13%,两组间各基因型分布频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75,P>0.05),两组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各个血脂指标的基因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高脂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亦显示OATP1B1521T>C与高脂血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SLCO1B1的521T>C突变为中国原发性高脂血症人群中的常见突变,但在中国原发性高脂血症人群和健康人群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SLCO1B1的52IT>C突变与原发性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之间可能无相关性。
叶丽丽赵树进邱健洪长江肖飞贺宝霞
关键词:高脂血症基因多态性
CYP2J2*7SNP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1年
花生四烯酸的CYP450环氧化物酶(主要是CYP2C和2J亚家族)代谢物EETs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包括血管扩张、抗炎、抗血栓、抗细胞凋亡、促进缺血组织平滑肌细胞生长及血管生成等作用。而基因多态性会导致酶活性的下降或酶合成量的减少,使得相应代谢物合成量减少,并可能与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因此科研工作者从基因出发,寻找疾病的易感基因,以期从分子水平治疗疾病。CYP450环氧化物酶基因突变的位点很多,仅就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之一EETs在心血管中的作用和CYP2 J2中一个普遍存在且具有功能意义的突变点G-50T(即CYP2 J2*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詹同运石磊赵树进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态性心血管疾病CYP2J2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围术期40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B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于PCI术前、术后24h测定肌钙蛋白I(cTnI);PCI术前、术后5d、术后30d测定肌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观察ACS患者随访1个月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PCI术后24h cTnI均显著升高(P<0.01),A组较B组升高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用药后5d及30d LDL-C和TC均显著下降(P<0.01),40mg组下降幅度更加显著且30d LDL-C达标率(即LDL-C≤1.8mmol/L比例)更高(24%vs66%,P<0.01)。(3)A组30d主要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2例)较A组(再发心肌梗死1例、心力衰竭5例、再发心绞痛需住院治疗3例共9例)显著降低(P<0.05)。(4)两组药物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CS患者PCI围手术期阿托伐他汀40mg/d能显著降低LDL-C、TC、cTnI水平,提高30d LDL-C达标率,降低围手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吴涛邱健洪长江徐林顾晓龙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经皮冠脉介入术阿托伐他汀
血清sTWEAK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因子(sTWEAK)与冠心病(CHD)的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247例,其中AMI组7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111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测定血sTWEAK浓度。用Gensini评分评估CHD严重程度。结果:AMI组sTWEAK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01)。sTWEAK浓度与Gensini评分正相关(r=0.432,P<0.001),是AMI发生的高危因素(P<0.001,OR=5.814)。结论:AMI组血清sTWEAK浓度高于非AMI组;sTWEAK是AMI发生的危险因素且与CHD严重程度正相关。
张喆张园邱健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炎症及凝血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观察国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围术期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炎症和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入选100例ACS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常规治疗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剂量20 mg/d,B组(强化治疗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剂量40 mg/d,用药自PCI术前至术后1个月。于PCI术前及术后5、30 d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结果 (1)两组PCI术后5 d 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A组升高显著(P<0.01);调脂治疗30 d两组hs-CR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1),B组降低更显著,(P<0.01)。(2)A组PCI术后5 d TF升高(P<0.01),调脂治疗30 d后恢复至PCI术前水平(P>0.05);而B组PCI术后5 d TF无变化(P>0.05),调脂治疗30 d后TF较术前降低(P<0.01)。(3)A组PCI术后5 d TFPI升高(P<0.05),调脂治疗30 d后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B组PCI术后5d TFPI较术前无变化(P>0.05),PCI术后30 d TFPI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40 mg/d能有效抑制ACS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和调节TF/TFPI系统恢复平衡。
吴涛邱健肖华顾晓龙洪长江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脉介入术凝血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