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44902)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济顺郑国强李伦刘永刚宋黎明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实验室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轴承
  • 7篇试验台
  • 7篇轴承试验
  • 7篇轴承试验台
  • 4篇铁路
  • 3篇两相流
  • 3篇滚动轴承
  • 3篇高速铁路
  • 3篇高铁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铁路轴承
  • 2篇内循环
  • 2篇气固
  • 2篇气固两相
  • 2篇气固两相流
  • 2篇人机
  • 2篇网络
  • 2篇无线传感
  • 2篇无线传感器

机构

  • 12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河南省机械设...
  • 2篇青岛四方车辆...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李济顺
  • 4篇李伦
  • 4篇郑国强
  • 3篇刘永刚
  • 2篇宋黎明
  • 1篇薛玉君
  • 1篇郭丹丹
  • 1篇贾现召
  • 1篇马飞
  • 1篇杨文卓
  • 1篇王明海
  • 1篇晁代勇
  • 1篇蒋鑫
  • 1篇王菲
  • 1篇邵立鹏
  • 1篇李凌鑫
  • 1篇马伟
  • 1篇胡伟奇
  • 1篇崔雷
  • 1篇郑景阳

传媒

  • 7篇轴承
  • 4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机械工程师
  • 1篇计算机辅助工...
  • 1篇轻工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轨道大规模无线传感网络移动数据收集机制
2014年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WirelessSensorNetworks)能耗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多轨道大规模移动数据收集机制,简称为MTM(Multi-Track Mechanism)。MTM包括节点估计、能耗评估、多轨道能量平衡等3个阶段。通过使用MTM机制确定MS(MobileSink)的多轨道移动路线,可以优化整个WSNs的节点能耗。仿真表明,MTM是一种高效的数据收集机制,在节点能耗平衡、网络寿命延长方面有着突出的特点。
付磊郑国强李济顺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平衡网络寿命
自组织模糊控制的自动泊车路径跟踪控制器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自动泊车路径跟踪控制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自组织模糊控制的路径跟踪控制算法。依据车辆的运动学模型规划出一条基于正弦函数的泊车轨迹曲线,设计了具有学习机制的自组织模糊控制器进行泊车路径跟踪控制。仿真实验表明,自组织模糊控制器有效地解决了自动泊车的控制问题,该控制系统跟踪误差小,响应速度快,控制效果优于常规的非线性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器。
梁钊郑国强李济顺
关键词:电磁脉冲
高铁轴承试验台陪试轴承腔气液两相流压力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以高铁轴承试验台陪试轴承腔为研究对象,根据陪试轴承的载荷和转速,采用VOF模型和RNGκ-ε湍流模型对高铁轴承试验台陪试轴承腔简化模型内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轴承转速、回油孔直径对陪试轴承腔压的影响,获得气液两相流中润滑油压力场和速度场在轴承腔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试验台陪试主轴转速的提高,轴承腔压随之增大;随着回油孔直径增大,出口附近轴承腔压降低比其他部位腔压变化更为明显。
郭丹丹李伦李济顺
关键词:滚动轴承试验台气液两相流
压电能量采集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环境中的振动无处不在,压电元件能将外部的振动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实现微机电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的电源供给,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首先简要讨论了压电能量采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机电耦合模型,根据控制方法的特征,将压电能量采集技术划分为3类:主动技术、半主动技术和主动技术,然后分别阐述这3类压电能量采集技术的电路模型和实验结果,最后展望了未来压电能量采集技术的发展方向。
张利伟郑国强李济顺
关键词:压电元件电源供给
轴承综合试验台强度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建立某新型高速铁路轴承综合试验台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参照相关标准利用RADIOSS对其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分析.该新型轴承试验台在静强度方面能够满足高速铁路轴承的试验要求;疲劳分析结果指出其前期设计中的薄弱位置.
徐聪徐玲玲崔雷王明海
关键词:高速铁路有限元轴承试验台静强度
滚动轴承微动模拟试验装置
2012年
分析了滚动轴承微动的运行模式,设计了一台新型微动磨损试验装置。通过驱动单个滚子在轴承滚道上运动,能够模拟滚动轴承发生微动磨损的运动形态;并且可以通过调整载荷、运动速度和运动幅度等参数,满足多种条件下进行滚动轴承微动磨损试验的要求。
乔方南李济顺薛玉君马伟
关键词:滚动轴承微动磨损
高铁轴承试验台粉尘箱中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Fluent软件的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对防粉尘轴承试验台粉尘箱内部的流场和粉尘颗粒运动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粉尘箱内气体速度的梯度变化和不同粒径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计算结果表明:当粉尘颗粒直径较小时,跟随性较好,其速度场与气流场分布相似;但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其惯性力增大,速度方向改变缓慢,与轴承和粉尘箱壁面的碰撞次数增多,不同直径的颗粒呈现出不同的运动轨迹。
王菲刘永刚宋黎明杨文卓
关键词:试验台气固两相流动FLUENT数值模拟
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台的主轴结构优化被引量:4
2011年
建立了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台主轴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主轴进行了模态分析,初步判定主轴会发生共振。对主轴结构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确立了支承轴承的位置,主轴在自重减轻的情况下提高了其一阶固有频率,改善了主轴的动态性能,并且有效地避开了共振区。
晁代勇贾现召李伦
关键词:铁路轴承试验台ANSYS固有频率
基于CFX的高铁轴承试验台粉尘箱气固双相流分析
2016年
根据高铁轴承运行时的工况条件,提出高铁轴承试验台粉尘箱采用内循环的方式模拟其实际的工况环境。利用CFX软件中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对粉尘箱内不同尺寸尘粒和流场速度、方向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风扇配置等因素对气流和尘粒运动轨迹的影响。结果表明:4台风扇均匀排布在直径为420 mm的圆周上,相邻风扇反向转动,同时保证风扇中心平面与被测轴承端面相距150 mm,才能够使粉尘箱内的环境与高铁轴承实际工况条件近似。
刘永刚郑景阳李伦
关键词:滚动轴承试验台气固两相流内循环
基于数字化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台造型设计
2013年
采用以用户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工业设计方式,研究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台外形设计,主要考虑舒适的人机操作界面以及协调的色彩视觉效果,这种以用户体验为前提的安全舒适的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台造型设计研究,成为高速铁路轴承试验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蒋鑫
关键词:轴承试验台人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