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A751024)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贾振勇刘兴晖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3篇创伤
  • 2篇小说
  • 2篇沉沦
  • 1篇新歌
  • 1篇新名词
  • 1篇新诗
  • 1篇学堂
  • 1篇学堂乐歌
  • 1篇郁达夫研究
  • 1篇诗性
  • 1篇诗性智慧
  • 1篇天使
  • 1篇清末
  • 1篇清末民初
  • 1篇重读
  • 1篇自我
  • 1篇文学
  • 1篇先锋性
  • 1篇小说写作
  • 1篇小说艺术

机构

  • 4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第二师范...

作者

  • 4篇贾振勇
  • 1篇刘兴晖

传媒

  • 2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北方论丛
  • 1篇东岳论丛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郁达夫:创伤·自我·先驱被引量:1
2014年
可能每个作家都会珍视自己的作品,但未必都能意识到自家作品的先锋性。拙作《“病”态的先锋:重读〈沉沦〉》所说郁达夫的自负,还有一个可靠证据,这就是郑伯奇的回忆:“他尤其爱的是他的这部处女创作集的名字:‘沉沦’。他常常笑着说,这本书出世以后会引起‘沉沦主义——沉沦以斯姆’。他常常口中低声念着,好像在欣赏自己所创造的这个新名词似的。”
贾振勇
关键词:创伤沉沦先锋性新名词回忆
清末民初“新诗”与“新歌”的合流与分化——以赵元任《新诗歌集》为中心被引量:1
2013年
晚清时期,梁启超等提出诗词合乐的构想。文学、音乐改良者携手创制乐歌,试图完成"新诗"与"新歌"一体的转换。但由于两种文体的差异,诗人的创作往往并不能适应谱曲的需要。民国初年,"诗""歌"合流逐渐成为新音乐和新诗发展的阻碍,在赵元任《新诗歌集》中鲜明地呈现出二者的矛盾。民国初年,龙榆生提出"新体乐歌"的概念,标志着"新诗"与"新歌"的分化。
刘兴晖
关键词:学堂乐歌新诗新歌分化
“病”态的先锋:重读《沉沦》
2014年
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一度引发我国学者争议,原因之一是它有很多观点与我们既有的文学史叙事相左。这些相左的观点,不仅是因为立场、视野、语境、学术理等差异而造成的另一种读法,很可能还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盲区和不足。顾彬的著作确实有不少问题甚至硬伤,但人们从宏观角度甚至带着反感情绪评价时,是否考虑能披沙拣金、去芜存菁,从而引发我们对既有研究的反思?比如除鲁、郭、茅这样的一流作家外,象郁达夫这样被既有文学史叙事视为"二流"
贾振勇
关键词:《沉沦》郁达夫研究小说写作小说艺术
鲁迅:创伤·病态·吹响黎明号角的天使被引量:1
2012年
一 1949年7月11日,曾因一记“佛山无影脚”蜚声民国的“二云先生”刘文典,在云南大学泽清堂发表了一通“关于鲁迅”的演讲。次日,昆明《大观晚报》推出《刘文典谈鲁迅——说鲁是一个具有“迫害狂”心理的人……》,报导了演讲主要内容,并总结说:
贾振勇
关键词:天使创伤
寻找真正的萧红:创伤·幻想·诗性智慧被引量:2
2013年
萧红研究目前存在着史料和评价的不确定性问题。创伤体验导致了萧红的退行行为,退行行为的积极防御力量激活了她的艺术天赋。萧红小说凭借难以被整合的生命自由冲动和原始巨大幻想力,在诗性智慧和创造性直觉层面获得了独特性和创造性;从而启迪人们思考久已失落的人类童年时代未被异化的生命创造力如何重现。
贾振勇
关键词:创伤小说诗性智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