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ABA199)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4
相关作者:陈芳清郭彦荣郄光武许文年梅光舟更多>>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蒸腾
  • 2篇蒸腾速率
  • 2篇光合速率
  • 2篇柏木
  • 1篇叶片
  • 1篇幼苗
  • 1篇幼苗更新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结构
  • 1篇三峡库区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理生态响应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态响应
  • 1篇生物量
  • 1篇水淹
  • 1篇水淹胁迫
  • 1篇土壤类型
  • 1篇土壤酶

机构

  • 7篇三峡大学

作者

  • 7篇陈芳清
  • 4篇郭彦荣
  • 3篇郄光武
  • 2篇曾旭
  • 2篇许文年
  • 2篇梅光舟
  • 1篇王传华
  • 1篇张鑫
  • 1篇陈静
  • 1篇李永

传媒

  • 3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磷矿废弃地对环境的影响及自我修复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不同年限的野外调查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分析,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演替变化、磷矿废弃地植被的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土壤肥力、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磷矿废弃地时间的演替,磷矿废弃地植被群落结构相对丰富,均匀度增大,生物多样性提高;酸性磷酸酶、脲酶随着磷矿废弃地时间的演替,上下层含量相对于对照都有所增加;而过氧化氢酶却随着磷矿废弃地时间的演替减小。
郭彦荣陈芳清陈静张鑫
关键词:土壤酶植被结构
铺地榕对不同土壤磷营养水平的生理生态学响应被引量:4
2009年
磷矿废弃地的形成在破坏植被和景观的同时,还导致水土流失和水体富营养化等不良环境影响。本文通过控制实验研究了铺地榕Ficus tikoua对不同土壤磷营养水平的生理生态学响应,以求在揭示植物对高磷条件生态响应的机理上,为磷矿弃地的生态恢复筛选适宜的先锋物种。结果显示,在磷处理质量浓度为0~360mg·L-1范围内,铺地榕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质量分数、可溶性糖和根系生长的相关参数随着磷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后则显示出逐渐减少的趋势。植物的光饱和曲线和二氧化碳饱和曲线显示,该物种的光饱和点和二氧化碳饱和点分别为800μmol·m-2·s-1和1000μmol·mol-1,表明该物种具有较强的光合性能,且是一种喜阳植物。该物种各器官对磷的吸收能力依次为根>茎>叶,实验中植物体的磷质量分数最高达到植物干物质量的1.13%左右。综合分析表明,铺地榕对土壤磷营养的适应范围较广,吸收固定能力强,是一种潜在的可用于磷矿废弃地治理的先锋物种。
郭彦荣陈芳清郄光武曾旭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三峡库区
木蓝和胡枝子对高磷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及其磷吸收利用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模拟土壤不同磷水平,测定木蓝和胡枝子对高磷胁迫的生理生态特性、吸收固定能力的响应。结果表明,木蓝的净光合速率随着磷质量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且各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蒸腾速率也随着磷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胡枝子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着磷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中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在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而胞间CO2摩尔分数随着磷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磷质量浓度的变化对2种植物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影响,但是可引起植物体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变化;木蓝对土壤磷的消减程度和植物体内组织的磷质量分数都高于胡枝子,表明木蓝对土壤的吸收和利用能力高于胡枝子。土壤磷质量分数的增加还会引起植物体内组织磷分配与利用的变化。总体而言,木蓝对高磷土壤的适应与吸收利用能力高于胡枝子,更适宜作为先锋物种对磷矿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
郭彦荣陈芳清
关键词:木蓝生理生态
三峡地区柏木林种子雨和种子库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柏木种子雨在8月底开始降落,10月达到顶峰,翌年5月结束,历经9个月左右。整个过程呈单峰曲线,10~11月的种子雨量占全年的67.5%。种子雨时间变化格局差异极显著,而水平空间分布格局没有显著差异。种子雨中柏木种子的年均密度为5982.2粒·m^-2。63.4%的柏木种子直径大于2.5mm,构成了柏木种子雨的主体。由于这一级别柏木种子的萌发能力较强,因此三峡地区柏木林的更新能力强。柏木林中非柏木种子的种子雨每年主要发生在1月和5月,形成2个高峰,年均种子雨密度为1842.8粒·m^-2。土壤种子库中柏木种子的平均密度为608.8粒·m^-2。柏木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垂直分布格局差异极显著。0~2cm土壤层所分布的柏木种子占种子库中柏木种子的80.49%。其它土壤层次所含有的种子比例很低,且萌发能力较低,因此,柏木林的更新主要依赖于表层土壤种子库的种子。柏木种子在种子库中的水平分布格局虽然随坡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差异不显著,表明整个柏木林的更新能力在水平格局上无显著差异。
陈芳清梅光舟王传华
关键词:柏木林种子库
樟村坪磷矿废弃地先锋物种的光合生理特性
2009年
通过对植物在废弃地和周边地区生境地的光合速率等相关生理指标的比较测定,研究了磷矿废弃地8种先锋植物(木蓝、多花胡枝子、盐肤木、荩草、狗尾草、牛尾蒿、五节芒、葛)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除牛尾蒿外生长在磷矿废弃地上的其它7种先锋物种的光合速率与生长在周边地区生境地的同种物种相比差异不显著,8种先锋植物的光饱和点在800~1000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30~70μmol·m^-2·s^-1之间,但磷矿废弃地先锋物种的蒸腾速率则明显低于周边地区生境地的同种物种,说明这些物种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以及对磷矿废弃地环境的适应能力,磷矿废弃地环境对大多数先锋物种的光合作用没有抑制作用。这8种先锋物种是可以用于磷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的。
郄光武陈芳清郭彦荣
关键词: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响应曲线
三峡地区柏木种子萌发和幼苗更新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对三峡地区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林柏木种子的萌发、幼苗存活、幼苗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柏木种子的萌动期约为10d,播种35-45d后进入萌发高峰期,柏木种子的平均萌发率为47.7%。土壤基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极显著的,光照对萌发则没有显著的影响。(2)幼苗平均死亡率为52.6%。土壤类型和光照强度对幼苗的存活都有显著影响,在林下土和80%光照条件下幼苗的存活率最高。(3)柏木幼苗生长初期茎的生长动态呈"S"型,而叶片数量的增长动态近于直线型。幼苗生长初期生物量形成主要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土壤类型的影响不显著。土壤和光照条件对柏木林柏木幼苗的更新都有显著影响,但是土壤条件主要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存活,而光照条件则主要对幼苗的生长和存活产生影响。
陈芳清梅光舟曾旭许文年柯学莎
关键词:种子萌发幼苗更新土壤类型光照
水蓼对水淹胁迫的耐受能力和形态学响应被引量:43
2008年
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是一种分布于三峡地区消落带的常见分布种之一,通过模拟4~5月的水淹节律,测定了水蓼对水淹的适应能力和形态学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水淹时间胁迫处理下,水蓼均能保持100%的存活率,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植物主要是通过叶片形态的变化和不定根的形成来适应水环境的变化。水淹初期阶段植株叶片的长与宽及叶片的平均面积有显著下降,但随着植株不定根的不断形成与生长,植株叶片的形态可恢复到正常状态。水淹对植株的株高、分枝数、分枝长、节间距都没有显著影响,表明植株形态整体不会受到水淹的影响。而植物根、茎、叶的生物量虽在不同处理之间有所变化,但是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不定根的生物量差异在各处理之间显著。说明水蓼在形态学上对水淹有着适应机制且具有较强耐水淹能力。结合三峡库区消落带未来水位变化的情况,认为水蓼将能适应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变化而生存在消落带,并可用于三峡水库退化消落带的生态治理。
陈芳清李永郄光武许文年
关键词:水淹生物量不定根叶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