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2461146)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智慧刘逸敏汪卫周浩峰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隐私
  • 3篇访问控制
  • 3篇PURPOS...
  • 2篇隐私保护
  • 2篇查询
  • 1篇匿名
  • 1篇个人隐私
  • 1篇K-匿名
  • 1篇K-匿名模型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汪卫
  • 3篇刘逸敏
  • 2篇王智慧
  • 1篇周浩峰

传媒

  • 1篇计算机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NDBC20...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XML数据模式下基于purpose的隐私访问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被引量:3
2013年
提出构建基于purpose的对XML数据模式的隐私访问控制策略模型,解决由路径传递引起的查询隐私数据泄漏问题。基于purpose的隐私访问控制策略是一棵最小安全访问树模型。最小安全访问树是一组无冗余路径的以XPath{/,//,[]}片段表示的路径表达式,XPath{/,//,[]}是一组允许访问的隐私结点路径。实验表明最小安全树生成时间取决于隐私结点在一个XML文档中的标注时间和冗余路径的判别时间,而隐私结点的标注时间与隐私数据在XML文档中的分布位置有关。最小安全访问树模型能控制隐私数据的查询泄漏。
刘逸敏王智慧汪卫
关键词:隐私保护访问控制
基于个人隐私约束的k-匿名模型
传统的数据发布隐私保护研究假设数据发布者持有的电子化数据是原始的、未经过处理的数据.k-匿名模型提出之后,许多匿名化模型主要针对敏感属性提出了各种约束.然而,隐私保护中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个人的隐私自治.实际应用场景中,个人...
朱拯王智慧汪卫
关键词:隐私保护K-匿名
文献传递
Purpose融合:基于风险purpose的隐私查询访问控制
基于purpose的查询技术是关系数据库对隐私数据访问控制的基础,目前大多数研究都仅仅关注在独立隐私保护数据库环境下,如何建立有效的基于purpose的隐私数据访问控制模型.但随着分布应用整合和数据共享需求的日益增长,如...
刘逸敏周浩峰王智慧汪卫
关键词:隐私PURPOSE访问控制
文献传递
Purpose融合:基于风险purpose的隐私查询访问控制被引量:4
2010年
基于purpose的查询技术是关系数据库对隐私数据访问控制的基础,目前大多数研究都仅仅关注在独立隐私保护数据库环境下,如何建立有效的基于purpose的隐私数据访问控制模型.但随着分布应用整合和数据共享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合并独立应用下基于purpose访问控制模型的问题就应运而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多应用系统集成环境下基于融合purpose的隐私数据访问控制实现机制.文章首先分析了由于合并独立purpose模型而引起的潜在隐私数据查询泄漏,提出了合并后的purpose树是一棵隐私泄漏风险树,并给出了树结点隐私风险度的计算模型.其次,将隐私泄漏风险树分解成一棵所有结点风险度为0的风险平衡树以及一组由风险度不为0的结点组成的风险路径.这样,一个查询可被改写为先对风险平衡purpose树的查询,再对风险路径查询,以此达到隐私泄漏风险最小的安全查询结果.文章给出了3组实验的结果:(1)对于同一用户同一查询,在不同purpose模型下的查询时间比较.文章提出的模型并没有在查询时间上带来更大的开销.(2)对RPPAAC模型防止隐私数据泄漏的有效性验证.文中的模型可降低由应用整合引起访问控制机制不平衡所带来的隐私数据泄漏风险.(3)不同情况下purpose融合的执行时间比较.文章与相关研究的不同之处是将purpose作为隐私数据的载体、purpose树的路径作为隐私数据的传递通道,引入了显性隐私度和隐性隐私度的计算模型,评估基于一个purpose查询可能带来的隐私泄漏风险,进而提出了多应用系统集成环境下基于融合purpose的隐私数据访问控制实现机制.
刘逸敏周浩峰王智慧汪卫
关键词:隐私PURPOSE访问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