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S011)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耿元骊李漠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微博上的历史学者与公共历史传播:内容、路径和效果被引量:3
- 2014年
- 作为当前中国最迅捷的信息传播工具,微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共历史传播平台。微博不仅有着海量时政、娱乐信息,也时刻都在产生巨量史学信息,有大批历史学者在微博上交流分享各自心得,有无数史学学习者、爱好者在微博上讲述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在140字内分享历史的故事。通过对微博上历史信息提供者和公共历史的传播过程的分析,可知职业历史学者不是公共历史传播的主体,微博上公共历史内容来源、传播过程和受众效果均非职业历史学者所能掌握。如何在新媒体上传播有学术含量的历史学信息,形成"公共史学",仍有待于各界的进一步共同努力。
- 耿元骊
- 关键词:公共史学历史学者
- 基于数据挖掘的历史学者社交网络行为分析与学思历程发现
- 2015年
-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学人主动在其中公开了各种信息。使用这些信息,可以同步观察了解学人的思考方式、社交网络。但是这些数据以海量方式呈现,必须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才能进行分析,使用合适的数据挖掘工具才能分析海量的复杂非结构化数据,从而寻找学人的真实意思表达而非表象。其中进行文本分析和社交网络分析是关键性的环节。以大数据的思路,以数据挖掘的研究模式从事当代学术史、知识分子思想史的研究,具有更深远的学术及应用前景。
- 耿元骊
- 关键词:数据挖掘学人社交网络
- 唐五代牡丹传播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唐至五代,牡丹在各地广泛传播,受到各个阶层的喜爱,社会由此掀起了一股喜爱牡丹的热潮。牡丹热是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研究唐五代牡丹的地理分布,从多个角度分析牡丹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有助于我们了解唐五代时的社会习俗及其文化风貌。
- 李漠
- 关键词:唐五代
-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国际比较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11年
- 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和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大学比较经济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国际比较”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5月14—15日在辽宁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5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们通过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的方式,围绕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国际比较这一中心主题,在各个层面上展开了热烈而又卓有成效的讨论。
- 耿元骊
- 关键词:历史经验
- 土地占有状况与唐宋间小农经济的普遍规模
- 2011年
- 中国古代是小农经济的社会,以单个的小农家庭为基本劳作单位,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一个农户能占有耕作多大面积的土地,体现了农民的经营能力,也反映了农民的普遍经营规模。把文书材料和传世史料结合起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唐代有田20-80亩的户数最多,小农户占有土地数量,平均在50亩上下。宋代的主客户统计,主要是根据资产,而资产又主要由田产组成,通过统计不同时期的垦田数、户口数并综合分析,宋代的小农平均户占土地亦在50亩上下波动。这是唐宋时期一户小农所能经营的最佳规模,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唐宋之间小农户的土地占有平均规模相似,小农经济的普遍规模差别不大。
- 耿元骊
- 关键词:唐代宋代小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