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军队“十五”杰出人才基金(01J002)

作品数:24 被引量:56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宝恩王爱民朱志坚马红阴赪宏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解放军252医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十五”杰出人才基金军队“十一五”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细胞
  • 22篇基因
  • 22篇基因表达
  • 21篇星状细胞
  • 21篇肝星状细胞
  • 9篇C-FOS
  • 8篇C-JUN
  • 7篇鼠肝
  • 7篇大鼠肝
  • 7篇大鼠肝星状细...
  • 6篇间质
  • 6篇间质胶原
  • 6篇胶原
  • 5篇间质胶原酶
  • 4篇型胶原
  • 4篇基质
  • 4篇基质分解素-...
  • 4篇FOS
  • 3篇丹参
  • 3篇人肝

机构

  • 2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7篇解放军252...
  • 2篇保定职业技术...
  • 2篇解放军第25...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作者

  • 24篇王宝恩
  • 20篇王爱民
  • 7篇马红
  • 7篇阴赪宏
  • 7篇朱志坚
  • 5篇阴桢宏
  • 5篇马志杰
  • 5篇张志伟
  • 5篇向英
  • 5篇马雪梅
  • 4篇张莉
  • 3篇任春海
  • 3篇古彩喆
  • 3篇李洵
  • 3篇付晓霞
  • 3篇耿焱
  • 2篇韩涛
  • 2篇张秀巧
  • 2篇武美丽
  • 2篇贾树杰

传媒

  • 19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6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对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1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丹参对HSC-T6细胞基质分解素-1(MMP3)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丹参(0.8、0.4g/L)作用于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48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MMP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MMP3基因表达水平在丹参0.8、0.4g/L两组分别为2.03±0.32、2.19±0.26,而空白对照组为2.13±0.30。TIMP-1基因表达水平在丹参0.8g/L、0.4g/L两组分别为2.11±0.32、3.12±0.46,而空白对照组为4.03±0.56。结论丹参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TIMP-1的基因表达,且与剂量有关;但对MMP3的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
王爱民阴桢宏魏艳荣马雪梅李洵王宝恩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丹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
表皮生长因子对肝星状细胞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肝星状细胞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中加入不同浓度的EGF(终质量浓度20、100、500μg/L),于8、24、48、72h四个时间点分别收集细胞,提取肝星状细胞总RNA;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c-jun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EGF3组HSC—T6细胞c-jun基因表达水平在8h(1.46±0.16、2.12±0.20、2.78±0.32)、24h(1.32±0.13、1.87±0.17、2.43±0.26)、48h(1.03±0.10、1.51±0.13、2.03±0.20)、72h(0.77±0.09、1.17±0.10、1.66±0.12)四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剂量加大,HSC—T细胞c-jun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GF对肝星状细胞c-jun基因表达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王爱民任春海马志杰向英张志伟朱志坚王宝恩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肝星状细胞C-JUN基因表达
红花对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1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调节
2012年
目的观察红花对HSC-T6细胞基质分解素-1(MMP3)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红花(1.0、0.5g/L)作用于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48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MMP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MMP3基因表达水平在红花1.0、0.5g/L两组分别为2.80±0.36、2.52±0.32,而空白对照组为2.13±0.30。TIMP-1基因表达水平在红花1.0、0.5g/L两组分别为1.66±0.23、2.04±0.30,而空白对照组为4.03±0.56。结论红花可增强HSC-T6细胞MMP3的基因表达,并显著抑制HSC-T6细胞TIMP-1的基因表达,且与剂量有关。
王爱民阴桢宏张莉马雪梅耿焱王宝恩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红花基质分解素-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
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IL1β(1μg/L)、TNFα(30μg/L),于8、24、48、72h4个时间点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cfos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IL1β组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h3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h最高,为对照组的4倍。TNFα组肝星状细胞cfos的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72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h高,为对照组的3倍。结论IL1β、TNFα可增强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
王爱民张莉陈淑娥古彩喆楚瑞珏贾树杰王宝恩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表达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可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对大鼠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中加入高(200μg/L)、中(20μg/L)、低(2μg/L)3种浓度的hALR,于8、24、48、72h四个时间点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c—fos的基因表达。结果高、中、低浓度的hALR3组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水平在8、24、48、72h四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剂量组为对照组的50%~53%,中剂量组为对照组的38%-43%,高剂量组为对照组的26%~30%。结论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大鼠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王爱民向英耿焱杨晓明马志杰楚瑞珏王宝恩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基因表达
复方861对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及I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复方861对HSC.T6细胞间质胶原酶(MMP13)及I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复方861(1.00、0.50、0.25g/L)作用于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48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MMP13及I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MMP13基因表达水平在复方8611.00、0.50、0.25g/L3组分别为1.03±0.16、0.60±0.08、0.33±0.04,而空白对照组为0.26±0.04。I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在复方8611.00、0.50、0.25g/L3组分别为0.12±0.01、0.34±0.04、0.67±0.10,而空白对照组为3.12±0.46。结论复方861可明显促进HSC—T6细胞间质胶原酶的基因表达,并明显抑制I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且该作用与剂量有关。
王爱民阴桢宏马志杰马红李洵王宝恩
关键词:复方861间质胶原酶I型胶原基因表达
IL-1β、TNF-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MMP_(13)基因表达的调节被引量:8
2002年
为了解白介素 1β(IL 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 (MMP13 )基因表达的影响 ,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IL 1β、TNF α,于不同的时间点收集细胞 ,提取总RNA ,用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MMP13 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IL 1β组肝星状细胞MMP13 基因表达水平在 8、2 4、4 8h三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2 4h达高峰 ,为对照组的 3倍 ;TNF α组肝星状细胞MMP13 的基因表达水平在 8、2 4、4 8、72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4 8h达高峰 ,为对照组的 4倍。上述结果提示IL 1β、TNF α可增强肝星状细胞MMP13
王爱民王俊红马红菊张秀巧郭俊英韩涛王宝恩
关键词:基因表达白介素-1Β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调控
生长因子对大鼠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了解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表皮生长因子 (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间质胶原酶 (MMP1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TGF β( 1μg/L)、EGF( 10 0 μg/L)和PDGF( 2 0 0 μg/L) ,于不同的时间点 ( 8、2 4、48、72h)收集细胞 ,提取总RNA ;用逆转录定量多聚酶链反应 (PCR)方法测定MMP13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TGF β组肝星状细胞MMP13基因表达水平在 8、2 4、48、72h 4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GF组肝星状细胞MMP13的基因表达水平在 8、2 4、48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2 4h达高峰 ,为对照组的3倍。PDGF组肝星状细胞MMP13的基因表达水平在 8、2 4、48、72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48h达高峰 ,为对照组的 3倍。结论 TGF β可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MMP13基因的表达 ;而EGF、PDGF可增强肝星状细胞MMP13基因的表达。
王爱民王俊红马红菊张秀巧郭俊英韩涛王宝恩
关键词:基因表达表皮生长因子
黄芪对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1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调节
2012年
目的观察黄芪对HSC—T6细胞基质分解素-1(MMP3)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黄芪(1.0、0.5g/L)作用于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48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MMP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MMP3基因表达水平在黄芪1.0、0.5g/L两组分别为3.36±0.42、2.63±0.36,而空白对照组为2.13±0.30。TIMP.1基因表达水平在黄芪1.0、0.5g/L两组分别为3.96±0.66、4.13±0.50,而空白对照组为4.03±0.56。结论黄芪可明显增强HSC—T6细胞MMP3的基因表达,且与剂量有关;但对TIMP-1的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
王爱民阴桢宏张莉马雪梅宋鑫王宝恩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
柴胡对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1及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柴胡对HSC—T6细胞基质分解素-1(MMP3)及I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柴胡(1.0、0.5g/L)作用于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48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MMP3及I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MMP3基因表达水平在柴胡1.0、0.5g/L两组分别为2.02±0.29、2.30±0.33,而空白对照组为2.13±0.30。I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在柴胡1.0、0.5g/L两组分别为0.82±0.13、1.11±0.13,而空白对照组为3.12±0.46。结论柴胡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I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且与剂量有关;但对基质分解素-1的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
王爱民阴桢宏付晓霞马雪梅朱志坚王宝恩
关键词:柴胡肝星状细胞基质分解素-1I型胶原基因表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