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ZS044)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3
相关作者:滕兰花王雨吕小梅刘晓敏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民族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清代
  • 2篇信仰
  • 2篇信仰研究
  • 1篇杂著
  • 1篇战争
  • 1篇中法战争
  • 1篇商贸
  • 1篇商品贸易
  • 1篇身份选择
  • 1篇重修
  • 1篇文化交流
  • 1篇岭南
  • 1篇明代
  • 1篇捐资
  • 1篇互动
  • 1篇国家认同
  • 1篇碑刻
  • 1篇边疆
  • 1篇边疆安全

机构

  • 5篇广西民族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滕兰花
  • 1篇吕小梅
  • 1篇王雨
  • 1篇刘晓敏

传媒

  • 2篇广西民族师范...
  • 1篇前沿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清代横州商品贸易浅析——以站圩伏波庙重修捐资碑刻为视角被引量:3
2014年
横县地处南宁的东部,广西的东南部,东连贵港市,南接灵山县、浦北县,西接邕宁县,北与宾阳县接壤,历来即是交通要道,在清代,横州作为南宁的门户,发挥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以在横县站圩伏波庙重修捐资碑刻作为解读对象,探析清代横州商品贸易的发展,借此一窥清代广西圩镇的商贸发展。
吕小梅
关键词:清代商贸碑刻
中法战争后边疆安全与龙州伏波信仰的互动——广西伏波信仰研究系列之二被引量:4
2011年
以龙州县城东伏波庙为例,探析了在中法战争结束以后,广西边疆安全与伏波信仰的互动模式:即当广西出现边疆危机时,伏波信仰在中央对地方秩序重建中的作用是以守边为主;而当边疆危机消失后,伏波信仰对地方秩序重建中的表现形式则以敬神为主。
王雨滕兰花
关键词:中法战争边疆安全互动
清代越南使臣与广西士人交游探析
2017年
清代越南使臣和广西士人交游甚多,越南使臣们留下的汉诗文、使程日记等作品,不仅对广西的山川古迹进行赞美吟咏,还记录了使臣们与各阶层人们的交往。越南使臣在广西与当地士人、乡野文人之间的诗文唱和与交流,反映出越南使臣们有着较高的汉文化素养,也是其时中越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
刘晓敏滕兰花
关键词:清代文化交流
清代越南使臣眼中的伏波将军马援形象分析——以《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为视角被引量:3
2013年
《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保存有较多的越南使臣题咏伏波庙的诗文作品,在诗文当中,越南使臣们高度肯定其马革裹尸、死而后已的忠诚,是忠义的化身。而各种原因,马援本身还具有了伏波安澜的水神功能,是水上航行的守护神,大量题咏横州五险滩之险、祈求伏波将军保佑平安的越南使臣诗文即可为证。
滕兰花
关键词:清代
明代北部湾钦州四峒之民的国家认同与身份选择
2017年
明朝宣德年间,北部湾钦州四峒之民叛附安南,历百余年后才归复中国。百余年间围绕着四峒之民叛附与归复,明朝政权主要以招抚为主。后因安南国内政局变幻,安南莫氏政权将四峒之地归还明朝。在四峒的归复历程中,中原王朝注意施行文化感召,并以羁縻之治来加强对边疆的治理。四峒之民则通过构建汉将后裔英雄祖先故事,以此来实现自我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些行为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的文化软实力的应用策略。
滕兰花
关键词:国家认同身份选择明代
从蔡廷兰的《海南杂著》看中越共同的马援崇拜——岭南伏波信仰研究之二被引量:3
2012年
1835年,中国澎湖籍的儒生蔡廷兰自厦门乘船返乡时遇险,被风吹到越南中部,他写成的《海南杂著》如实记录了他在越南的所见所闻。书中不仅记录了中越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交流,还记录了中越两国共同的神灵崇拜如伏波将军马援崇拜,这些都成为我们研究清中后期中越关系史的重要史料。
滕兰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