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州市科技发展基金(XF10C079)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欧阳长杰曲德伟段线花王德广胡涛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医学院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转染
  • 2篇基因
  • 2篇分化
  • 2篇干细胞
  • 1篇凋亡
  • 1篇羊膜
  • 1篇羊膜上皮
  • 1篇羊膜上皮细胞
  • 1篇增殖
  • 1篇真核
  • 1篇真核表达
  • 1篇质粒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少突胶质细胞
  • 1篇神经干
  • 1篇神经干细胞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素

机构

  • 4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4篇曲德伟
  • 4篇欧阳长杰
  • 2篇王德广
  • 2篇段线花
  • 1篇段现花
  • 1篇戚举星
  • 1篇陈东
  • 1篇胡涛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鼠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012年
背景: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在脊髓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的:构建大鼠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方法:从新生大鼠脊髓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T载体中。经测序确证后将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cDNA片段与pEGFP-N1载体定向连接。将鉴定正确的重组体pEGFP-N1-Olig2以脂质体法转染至COS-7细胞中,反转录PCR鉴定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克隆了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的cDNA,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Olig2,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了其序列的正确性;转染72h时免疫印迹分析显示,COS-7/pEGFP-N1-Olig2实验组COS-7细胞表达Olig2-GFP融合蛋白。提示实验成功构建pEGFP-N1-Olig2真核表达载体,并且在COS-7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
欧阳长杰段线花戚举星曲德伟
关键词:质粒转染COS-7细胞
NT-3基因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增殖和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探讨转染NT-3基因的MSCs体内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稳定表达NT-3蛋白的MSCs,通过MTT法检测NT-3对MSCs增殖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转染NT-3的MSCs表达神经元标志物NeuN蛋白的情况。结果转染NT-3基因的MSCs生长曲线上移,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转染NT-3后细胞生长加快。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转染NT-3的MSCs的NeuN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转染NT-3的MSCs内NeuN蛋白表达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NT-3促进M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结论 NT-3基因转染可促进MSCs的增殖,并诱导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曲德伟欧阳长杰胡涛陈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营养素-3细胞转染
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凋亡和分化的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凋亡及其分化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胚胎大鼠海马NSCs,把神经干细胞球培养在共焦显微镜专用培养皿中。用Hoechst33258染细胞核,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巢蛋白(Nestin)的表达以鉴定NSCs,检测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β-Ⅲ型微管蛋白(β-Ⅲtubul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测定NSCs的分化能力。通过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对神经干细胞球进行光学连续断层扫描,然后用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立体动态观察神经球。结果通过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到神经球Nestin阳性表达,NSCs的突起随着发育逐渐增长,并相互缠绕,经2次传代后培养7d的NSCs凋亡率为(8.60±2.20)%。在血清诱导下分化后的细胞突起从细胞球向四周呈放射状迁移,且突起相互交错成网状。经2次传代后诱导分化7 d的NSCs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68.60±7.64)%和(29.90±8.22)%(P<0.01)。结论对大鼠神经干细胞球的增殖、凋亡及分化的观察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欧阳长杰段线花王德广曲德伟
关键词: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大鼠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2013年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羊膜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及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从妊娠14~16 d的SD大鼠胎盘剥离羊膜,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大鼠羊膜上皮细胞,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特征;使用含有10%胎牛血清(FBS)和100 U/ml青霉素-链霉素(PS)溶液的DMEM/F-12的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结果每次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1只孕鼠分离的上皮细胞数为(1~6)×105/ml,足够达到贴壁培养浓度。所分离的羊膜上皮细胞表达神经前体细胞特异性蛋白nestin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蛋白CD29和CD44,但是未成熟神经元标记蛋白β-Ⅲ-tublin、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及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蛋白CD34表达阴性。在完全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羊膜上皮细胞生长增殖较快,原代培养1 w后即可传代。结论建立了大鼠羊膜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大鼠羊膜上皮细胞具有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异标志和间充质干细胞的某些表型特征。
段现花王德广欧阳长杰曲德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