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XLX270)

作品数:25 被引量:402H指数:11
相关作者:张文新徐夫真陈亮纪林芹赵景欣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少年
  • 7篇青少年
  • 3篇抑郁
  • 3篇少年犯
  • 3篇疏离
  • 3篇疏离感
  • 3篇同伴接纳
  • 3篇自我概念
  • 3篇接纳
  • 3篇家庭功能
  • 3篇儿童
  • 3篇犯罪
  • 2篇性别差异
  • 2篇中介
  • 2篇少年犯罪
  • 2篇女青少年
  • 2篇青少年暴力犯...
  • 2篇青少年犯罪
  • 2篇青少年早期
  • 2篇情绪适应

机构

  • 25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山东省教学研...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作者

  • 19篇张文新
  • 6篇徐夫真
  • 5篇纪林芹
  • 5篇赵景欣
  • 5篇陈亮
  • 4篇常淑敏
  • 3篇王姝琼
  • 3篇杨菲菲
  • 3篇魏星
  • 3篇陈光辉
  • 2篇张良
  • 2篇王美萍
  • 2篇李静雅
  • 2篇田录梅
  • 2篇于凤杰
  • 2篇张玲玲
  • 1篇李春
  • 1篇张迎春
  • 1篇曾玉
  • 1篇佘瑞琴

传媒

  • 7篇山东省团校学...
  • 6篇心理学报
  • 4篇心理发展与教...
  • 3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特殊教育
  • 2篇心理科学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年份

  • 2篇2013
  • 12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性别与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1
2010年
运用问卷法与DNA分型技术,以153名高和低攻击组初中生为被试,考察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重点探讨性别与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rs6267多态性与男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显著关联,T等位基因显著降低了男青少年攻击行为发生的概率,但该位点与女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无关;rs6267多态性与负性生活事件存在交互作用的趋势,在那些经历高水平负性生活事件的青少年中,GG型基因携带者发生攻击行为的概率高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
王美萍张文新
关键词:COMT基因
童年中晚期攻击的发展轨迹和性别差异:基于母亲报告的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采用母亲报告的方法,对1618名儿童的攻击进行了4年(9岁~12岁)的追踪研究,分析了童年中晚期攻击的一般发展轨迹、亚组发展轨迹以及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总体上,童年中晚期儿童的攻击水平随年龄而下降。(2)基于亚组的准参数模型分析表明,童年中晚期母亲报告的儿童攻击呈现三条不同的发展轨迹,即无攻击轨迹、低攻击—下降轨迹以及持续高攻击轨迹,各轨迹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68.7%、26.8%、4.5%。持续高攻击轨迹组以及低攻击—下降轨迹组的儿童在童年晚期均面临一定程度的人际适应困难。(3)多项Logit模型以及卡方检验表明,男生更倾向于归属于攻击轨迹组(高或者低攻击轨迹组),而女生更倾向于归属于无攻击轨迹组;但这并不说明高攻击轨迹组中没有女生,约2%的女生属于高攻击轨迹组。
陈亮张文新纪林芹陈光辉魏星常淑敏
关键词:性别差异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危险评估被引量:1
2011年
以10名青少年暴力犯为被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构建了初步的青少年暴力犯罪危险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包括8个个体危险指标和6个环境危险指标。其中,个体危险指标包括3个个性危险指标和5个行为危险指标。根据青少年暴力犯在该体系各危险指标上的分布,当青少年符合评估体系中5个以上的指标时,就会具有较高地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作为中国青少年暴力犯罪危险评估上的尝试,该评估体系的构建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启示。
杨菲菲赵景欣
关键词:青少年暴力犯罪
基于优势模型的青少年犯罪干预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青少年犯罪干预是诸多学科广泛关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对青少年发展本质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干预模式及措施。传统的基于缺陷模型的青少年犯罪干预一直未能打破青少年人群中危险行为高发生率的稳定势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优势模型为基础的青少年积极发展观由于关注青少年自身的优势和社会希望他们拥有的积极品质和发展结果,而对当今青少年犯罪干预产生了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常淑敏
关键词:青少年
青少年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的调节效应检验被引量:58
2011年
通过对549名初一至高二年级城市青少年的问卷调查,考察了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特点及其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并对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是否可以调节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1)在所有使用互联网的青少年被试中,网络成瘾群体的检出率为8.93%;(2)女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突显性水平高于男青少年。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消极后果上,初一青少年高于高一、初三和高二青少年。但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3)疏离感较高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水平也较高,健康的家庭功能可以保护疏离感高的青少年减少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但同伴接纳对高疏离感青少年减少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不具有保护性作用。
徐夫真张文新
关键词: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疏离感家庭功能同伴接纳
气质、父亲教养与青少年早期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被引量:8
2012年
采用儿童自我知觉量表的一般自我概念分量表、青少年早期气质问卷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与维度问卷对416名初中学生的调查,考察青少年气质、父亲教养对青少年一般自我概念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质的意志控制和消极情绪性特征分别正向和负向预测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权威型父亲教养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气质的外向性和归属感特征、专制型父亲教养对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不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气质与父亲教养对青少年一般自我概念的影响表现为累加效应,不具有交互效应。
纪林芹张迎春张良赵树娟张文新
关键词:青少年早期自我概念气质
童年晚期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的攻击行为: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的中介作用被引量:38
2012年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1806名小学儿童(平均年龄11.27±0.36岁)为被试,考察同伴拒绝、侵害两种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攻击行为间的关系、以及儿童的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同伴拒绝、侵害与儿童的身体攻击、关系攻击显著正相关,与儿童的自我概念、同伴信念显著负相关,自我概念、同伴信念与两类攻击显著相关。(2)同伴拒绝、关系侵害对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身体侵害仅对身体攻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关系攻击无显著影响。(3)儿童的身体自我概念、社交自我概念及同伴信念在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与攻击的联系中具有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拒绝对儿童的身体攻击、关系攻击主要表现为直接效应,不同类型的侵害经历与儿童攻击间的联系存在类型特定性。
纪林芹魏星陈亮张文新
关键词:同伴拒绝同伴侵害自我概念
多层次青少年犯心理矫治模式的构建
2012年
青少年犯心理矫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目前我国青少年犯心理矫治模式很多但都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未区分成年犯和青少年犯,矫治内容过分倚重心理测量和心理咨询,未兼顾个案矫治模式和集体矫治模式,缺乏多水平多层次的系统矫治模式和缺乏效果评估等。对于青少年犯的心理矫治,应构建个体水平、家庭水平、未管所水平和社区水平四个层次的系统化矫治模式,并遵循调查、实施、评估和反馈等多个步骤。
田录梅徐夫真张文新
关键词:心理矫治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被引量:89
2009年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608名初一至高二城市青少年,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青少年疏离感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疏离感年龄段差异显著,高中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初中生;(2)青少年疏离感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环境疏离感最高,其次是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最低;(3)家庭功能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疏离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的实现受到同伴接纳的调节,即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徐夫真张文新张玲玲
关键词:青少年疏离感家庭功能同伴接纳
人类积极发展的资源模型——积极青少年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和领域被引量:39
2013年
积极青少年发展观(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erspective,PYD)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迅速推动了发展心理学知识的创新与应用,其中发展资源框架(The Developmental Assets Framework)是研究者进行深入探讨与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模型。发展资源是指一系列能够有效促进所有青少年获得健康发展结果的相关经验、关系、技能和价值观,本文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发展资源模型的结构、构建与发展基础以及基于该模型的重要假设及实证研究,并在综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资源模型的未来研究方向。
常淑敏张文新
关键词:发展资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