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12010402089)

作品数:30 被引量:132H指数:8
相关作者:鄢海燕邹纯才魏美玲李楠杨洋更多>>
相关机构:皖南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马鞍山天福康药业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主题

  • 31篇瓜蒌
  • 18篇薤白
  • 18篇瓜蒌薤白
  • 8篇滴丸
  • 5篇皂苷
  • 5篇总皂苷
  • 4篇心肌
  • 4篇心肌缺血
  • 4篇药效
  • 4篇药效学
  • 4篇引药
  • 4篇指纹
  • 4篇指纹图
  • 4篇指纹图谱
  • 4篇三醇
  • 4篇缺血
  • 4篇栝楼
  • 4篇响应面
  • 4篇响应面优化
  • 3篇液相色谱

机构

  • 33篇皖南医学院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马鞍山天福康...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北京华素制药...

作者

  • 26篇鄢海燕
  • 24篇邹纯才
  • 7篇魏美玲
  • 3篇徐新颖
  • 3篇金涌
  • 3篇杨洋
  • 3篇张敏杰
  • 3篇李楠
  • 2篇李萍
  • 2篇章圣朋
  • 2篇陈倩
  • 2篇朱磊
  • 2篇张叶明
  • 2篇阮玲
  • 2篇张艳红
  • 2篇杨友运
  • 2篇黄馨
  • 1篇孙建绪
  • 1篇郑爱萍
  • 1篇邹妍

传媒

  • 9篇国际药学研究...
  • 5篇中药材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4篇皖南医学院学...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大理大学学报
  • 2篇2016“定...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药学研究

年份

  • 11篇2017
  • 10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瓜蒌及其炮制品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炮制对瓜蒌主要化学成分类别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瓜蒌及其炮制品红外图谱的比较,分析炮制对瓜蒌主要化学成分类别的影响,并推断出其主要成分。结果:瓜蒌及其炮制品一阶导数IR图谱较为相似。在1 240 cm^(-1)附近都含有δOH;在3 300~3 420 cm^(-1)处都含有黄酮类或糖类、苷类或醇类物质的vOH;2 853~2 930 cm^(-1)有甲基或亚甲基的vCH;在1 510~1 660 cm^(-1)都含有蛋白质N-H的δNH或芳香类物质苯环的vC-C;在1 050 cm^(-1)附近都含有黄酮或多糖、苷的vC-O。瓜蒌及其炮制品二阶导数IR图谱指纹性较强,可用于区分瓜蒌及其炮制品。结论:瓜蒌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类别变化不大,二阶导数IR图谱可更好地用于瓜蒌及其炮制品的鉴别。
宗倩妮王静徐启祥邹纯才鄢海燕
关键词:瓜蒌红外光谱
瓜蒌薤白正丁醇部位腺苷含量及特征图谱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建立测定瓜蒌薤白正丁醇部位腺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正丁醇部位的特征图谱。方法:通过HPLC/PDAD联用建立瓜蒌薤白颗粒正丁醇部位特征图谱,以渐进窗口正交投影分析法进行色谱峰匹配,测定腺苷的含量;利用均值和中位数建立共有模式,采用相关系数和夹角余弦计算瓜蒌薤白颗粒正丁醇部位与共有模式间的相似程度。结果:腺苷在0.10~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3100000X+2433.5,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34%,RSD(%)=1.14%,测定了10个批次瓜蒌薤白颗粒正丁醇部位腺苷的平均含量为0.795%;建立了瓜蒌薤白颗粒正丁醇部位HPLC特征图谱,谱间有10个共有峰,利用相关系数计算平均相似度:取均值为0.8388,取中位数为0.8245;利用夹角余弦计算平均相似度:取均值为0.8697,取中位数为0.8558。结论:瓜蒌薤白颗粒正丁醇部位中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的重复性及稳定性较好,同时建立了瓜蒌薤白颗粒正丁醇部位特征图谱的共有模型,可用于瓜蒌薤白颗粒正丁醇部位的质量评价。
鄢海燕邹纯才朱磊章圣朋周文莉王洁
关键词:正丁醇部位腺苷
瓜蒌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研究瓜蒌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抗氧化性及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效学。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评价抗氧化性。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瓜蒌各给药组:22.5 g·kg^(-1)(相当于生药),复方丹参滴丸组:0.085 g·kg^(-1),1次·d^(-1),给药7 d,末次给药后1 h结扎左冠状动脉30 min后解结扎120 min,记录心电图变化,测定血浆CKMB、MYO-MB、c Tn T含量,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变化。结果与瓜蒌水提取液组和醇提取液组比较,瓜蒌二氯甲烷提取液组的总氨基酸含量偏低(P<0.01),总黄酮含量偏高(P<0.01)。与瓜蒌水提取液组比较,瓜蒌二氯甲烷提取液组对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性降低(P<0.01),瓜蒌醇提取液组对·OH自由基的抗氧化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可使再灌注期间心电图ST段明显降低(P<0.01或P<0.05),其中瓜蒌水提取液组尤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瓜蒌提取物具有降低大鼠血浆CK-MB、c Tn T、MYO-MB含量的趋势,其中瓜蒌水提取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瓜蒌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出具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瓜蒌水提液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要优于瓜蒌醇提液和二氯甲烷提取液。
邹纯才徐启祥鄢海燕陈倩阮玲李楠宗倩妮
关键词:瓜蒌药效学
瓜蒌薤白配伍变化对瓜蒌中槲皮素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采用HPLC-DAD测定瓜蒌薤白提取液及单味瓜蒌提取液灌胃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浆中槲皮素的浓度,探讨瓜蒌薤白配伍对瓜蒌中槲皮素药动学的影响。方法:血浆用乙腈除蛋白后,以乙酸乙酯萃取3次,氮气挥干乙酸乙酯,残渣用甲醇溶解,HPLC分析测定。采用DAS 2.0数据处理软件及SPSS 11.5统计软件分别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及比较。结果:瓜蒌薤白提取液及单味瓜蒌提取液给小鼠灌胃后,槲皮素在小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但两组t1/2α、t1/2β、AUC0-t、AUC0-∞、Cmax、tmax、Ka、K10、K12、K21、CL/F、V1/F药动学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瓜蒌薤白汤中薤白对瓜蒌中槲皮素的药动学特征具有显著影响,可促进槲皮素的吸收分布,减缓其在体内的消除,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鄢海燕邹纯才魏美玲黄馨张艳红陈雪娇
关键词:瓜蒌薤白配伍槲皮素药动学
瓜蒌薤白提取物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瓜蒌薤白(GX)提取物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DK)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单向灌流模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D)测定大鼠在体肠灌流GX提取物中DK的浓度变化,研究其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 GX提取物中DK的主要吸收部位为空肠、回肠和结肠,且三部分肠段间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均显著大于十二指肠的吸收(P<0.05);不同浓度的GX提取物中的DK的K_a值和P_(app)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GX提取物中DK在全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空肠、回肠和结肠吸收最好,药物浓度对GX提取物中DK的K_a值和P_(app)值无影响,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邹纯才鄢海燕徐新颖黄馨张艳红王静魏美玲
关键词:单向灌流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瓜蒌薤白滴丸中乙酸乙酯部位槲皮素的含量及特征图谱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测定瓜蒌薤白滴丸乙酸乙酯部位槲皮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乙酸乙酯部位的特征图谱。方法:通过HPLC-PDAD联用建立瓜蒌薤白滴丸乙酸乙酯部位特征图谱,测定槲皮素的含量;利用均值和中位数建立共有模式,采用相关系数和夹角余弦计算瓜蒌薤白滴丸乙酸乙酯部位与共有模式间的相似程度。结果:槲皮素在0.10~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9812.2x+2433.5,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8%,RSD (%)=5.52%,13个批次瓜蒌薤白滴丸乙酸乙酯部位槲皮素的平均含量为0.014%,RSD(%)=10.2%。建立了瓜蒌薤白滴丸乙酸乙酯部位HPLC特征图谱,取共有峰的均值和中位数,利用相关系数法计算平均相似度,分别为0.8884和0.8739;利用夹角余弦法计算相似度,分别为0.9217和0.9131。结论:瓜蒌薤白滴丸乙酸乙酯部位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的重复性及稳定性较好,同时建立了瓜蒌薤白滴丸乙酸乙酯部位特征图谱,可用于瓜蒌薤白滴丸乙酸乙酯部位的质量评价。
鄢海燕金涌
关键词:乙酸乙酯部位槲皮素
不同配伍比例的瓜蒌皮-瓜蒌子与瓜蒌的化学指纹特征相似性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配伍比例的瓜蒌皮-瓜蒌子与瓜蒌的化学指纹图谱的相似性,为瓜蒌皮与瓜蒌子的合理配伍比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30∶70、35∶65、40∶60、45∶55、50∶50、55∶45共6种比例的瓜蒌皮-瓜蒌子及瓜蒌的化学指纹图谱及其共有模式,比较不同配伍比例的瓜蒌皮-瓜蒌子与瓜蒌化学指纹图谱共有模式间的相似度。结果上述6种比例的瓜蒌皮-瓜蒌子与瓜蒌的化学指纹图谱共有模式间的相似度分别为0.8808±0.0407、0.8930±0.0236、0.8995±0.0195、0.9033±0.0190、0.9363±0.0082和0.8904±0.0144,其中瓜蒌皮-瓜蒌子比例为50∶50时相似度最高。各组与瓜蒌皮-瓜蒌子50∶5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采用指纹图谱技术确定了瓜蒌皮-瓜蒌子的最佳配伍比例,为瓜蒌皮-瓜蒌子的合理配伍提供了理论依据。
邹纯才徐启祥鄢海燕朱磊章圣朋张叶明
关键词:配伍比例指纹图谱
小鼠最大灌胃量的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研究小鼠最大灌胃量及其对小鼠心电图和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体重的小鼠灌胃后测定胃最大容量;以PEG6000制备不同黏度的溶液,以不同灌胃量灌胃后,记录小鼠心电图T波变化,制备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结果在一定的体重范围内,小鼠体重与其灌胃量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与空白组比较,20 g/100 ml和40 g/100 ml两种黏度的PEG6000灌胃后小鼠心电图T波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心肌组织切片未见异常。结论可按线性关系推算小鼠的最大灌胃量;以最大灌胃量灌胃,在一定黏度范围内,小鼠的心电图及心肌组织未受影响。
鄢海燕邹纯才杨洋李萍邓小阳
关键词:小鼠灌胃最大耐受剂量
引药米酒对瓜蒌薤白中3,29-DK在人工胃液中降解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米酒对瓜蒌薤白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三醇(以下简称3,29-DK)在人工胃液中降解程度的影响。方法:使用HPLC-SPD技术,分析人工胃液中瓜蒌薤白水溶液和米酒溶液的3,29-DK 1、2、3、4 h的降解率。结果:与瓜蒌薤白水溶液相比,瓜蒌薤白米酒溶液中3,29-DK在人工胃液中各时间点的降解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水和米酒分别作为溶媒时,其降解率的AUC_(0-t)(mg·min·L)值为(140.84±3.65)和(78.17±5.83)(±s,n=3),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引药米酒可抑制3,29-DK在人工胃液中的降解。
鄢海燕贾文茜邹纯才
关键词:瓜蒌薤白白酒汤人工胃液降解
瓜蒌及其炮制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瓜蒌与其炮制品的化学指纹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瓜蒌及其炮制品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指纹图谱,以均值法和中位数法建立共有模式,采用相关系数和夹角余弦计算瓜蒌及其炮制品与共有模式间的相似度。结果:瓜蒌与其炮制品的乙酸乙酯部位间有24个共有峰,利用相关系数和夹角余弦分别计算谱间相似度为:0.8497(均值),0.8344(中位数);0.8429(均值),0.8536(中位数)。瓜蒌与其炮制品的正丁醇部位间有6个共有峰,利用相关系数和夹角余弦分别计算谱间相似度为:0.9044(均值),0.9076(中位数);0.9075(均值),0.9081(中位数)。结论:瓜蒌与其炮制品的主要色谱峰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为瓜蒌的炮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鄢海燕邹纯才汪小燕李萍杨友运金涌
关键词:瓜蒌指纹图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