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2006ZYC04)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蔡迅梓严世贵吕荣坤朱晗晓李睿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水泥
  • 1篇双磷酸盐
  • 1篇磨屑
  • 1篇机械强度
  • 1篇假体
  • 1篇假体周围
  • 1篇假体周围骨溶...
  • 1篇骨溶解
  • 1篇阿仑膦酸
  • 1篇阿仑膦酸钠
  • 1篇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篇吕荣坤
  • 2篇严世贵
  • 2篇蔡迅梓
  • 1篇朱芳兵
  • 1篇徐云钦
  • 1篇李睿
  • 1篇应志敏
  • 1篇朱晗晓

传媒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载阿仑膦酸钠骨水泥抑制钛磨屑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比较载阿仑膦酸钠丙烯酸骨水泥与皮下注射阿仑膦酸钠抑制钛磨眉诱导的骨溶解的效果.方法 48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无钛磨屑且无阿仑膦酸钠组(A组),有钛磨屑注射且无阿仑膦酸钠组(B组),钛磨屑分别注射0.1%、0.5%、1.0%载阿仑膦酸钠丙烯酸骨水泥组(C、I)、E组),钛磨屑注射且皮下手射阿仑膦酸钠组(F组),每组8只.将载阿仑膦酸钠骨水泥植入兔股骨远端.制备磨屑诱导骨溶解动物模型.术后8周对股骨行组织形态学分析、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及界面力学测试结果 B组假体周围可见明显的骨溶解,而C、D、E、F组骨溶解明显少于B组.B组假体周围BMD和骨-骨水泥界面抗剪强度分别较A组下降17%和56%;D组假体周围BMD和界面抗剪强度较B组分别增加29%和62%;E组假体周围BMD和界画抗剪强度较B组分别增加37%和29%;F组假体周围BMD和界面抗剪强度较B组分别增加51%和69%;C组、D组、E组分别与F组比较,假体周围BMD和界面抗剪强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载阿仑瞵酸钠丙烯酸骨水泥与皮下注射阿仑瞵酸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磨屑诱导的骨吸收,增强界画抗剪强度.
蔡迅梓严世贵朱芳兵朱晗晓李睿吕荣坤
关键词:
载双磷酸盐骨水泥的静态机械强度和疲劳极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载双磷酸盐骨水泥的疲劳极限和静态机械强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制备不同载荷的载双磷酸盐纯粉骨水泥试件,根据纯粉载荷及试件的贮存环境进行分组,检测抗压强度、压缩弹性模量、抗张强度、抗弯强度和疲劳极限,威布尔频率函数分析疲劳极限,激光散射法测定双磷酸盐纯粉的粒径。结果增加纯粉载荷可提高试件的抗压强度极限、抗张强度极限,降低疲劳极限。体液浸泡可降低试件的抗压强度极限、压缩弹性模量、抗张强度极限及疲劳极限。结论双磷酸盐纯粉的粒径及分布范围较小,载入后丙烯酸骨水泥的静态机械强度高于美国材料实验协会/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但疲劳极限有一定程度下降。与文献报道双磷酸盐的液剂或片剂磨粉相比,纯粉对骨水泥疲劳极限和静态机械强度的影响最小。
蔡迅梓严世贵应志敏徐云钦吕荣坤
关键词:骨水泥机械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