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

作品数:1,720 被引量:6,393H指数:27
相关作者: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陈胜军黄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06篇期刊文章
  • 21篇学位论文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33篇农业科学
  • 200篇生物学
  • 17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67篇经济管理
  • 3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8篇理学
  • 25篇医药卫生
  • 21篇天文地球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文化科学
  • 10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子电信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11篇养殖
  • 123篇基因
  • 93篇水产
  • 83篇对虾
  • 73篇渔业
  • 61篇罗非鱼
  • 53篇抗氧化
  • 49篇营养
  • 47篇鱼类
  • 39篇水产品
  • 38篇克隆
  • 37篇凡纳滨对虾
  • 36篇黄鱼
  • 36篇大黄鱼
  • 35篇蛋白
  • 35篇免疫
  • 35篇池塘
  • 31篇水质
  • 31篇群落
  • 29篇水产养殖

机构

  • 589篇上海海洋大学
  • 337篇中国水产科学...
  • 316篇中国水产科学...
  • 236篇中国水产科学...
  • 166篇中国水产科学...
  • 143篇中国水产科学...
  • 14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16篇中国水产科学...
  • 110篇中国水产科学...
  • 94篇中国水产科学...
  • 89篇南京农业大学
  • 56篇大连海洋大学
  • 55篇中国海洋大学
  • 43篇三亚热带水产...
  • 3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4篇天津农学院
  • 24篇中国水产科学...
  • 23篇上海理工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大连工业大学

作者

  • 76篇杨贤庆
  • 75篇李来好
  • 52篇吴燕燕
  • 46篇陈胜军
  • 39篇黄卉
  • 37篇岑剑伟
  • 32篇李健
  • 31篇魏涯
  • 30篇赵永强
  • 29篇胡晓
  • 29篇王鲁民
  • 28篇蒋玫
  • 28篇郝淑贤
  • 27篇艾晓辉
  • 27篇徐伟
  • 27篇郭全友
  • 26篇翟毓秀
  • 26篇王悦齐
  • 22篇杨德国
  • 22篇刘永涛

传媒

  • 163篇渔业科学进展
  • 110篇南方水产科学
  • 71篇淡水渔业
  • 66篇海洋渔业
  • 64篇中国渔业质量...
  • 63篇水产学报
  • 56篇水产学杂志
  • 46篇中国水产科学
  • 46篇渔业现代化
  • 42篇水生生物学报
  • 30篇食品与发酵工...
  • 30篇食品安全质量...
  • 29篇上海海洋大学...
  • 28篇大连海洋大学...
  • 27篇南方农业学报
  • 26篇渔业信息与战...
  • 23篇水产科学
  • 2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2篇食品科学
  • 22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50篇2023
  • 239篇2022
  • 237篇2021
  • 182篇2020
  • 216篇2019
  • 157篇2018
  • 99篇2017
  • 58篇2016
  • 72篇2015
  • 70篇2014
  • 99篇2013
  • 42篇2012
  • 1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1,7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饵料浓度、温度对缢蛏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本文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实验对象,使用实验室静水法,研究其在不同饵料浓度、温度梯度下的代谢情况,测定其摄食、呼吸、排粪、排泄等生理参数,并根据能量平衡原理估算了缢蛏的能量收支情况。结果表明:(1)缢蛏的摄食能、呼吸能、排泄能随饵料浓度的上升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变化,其摄食能呈峰值性改变,呼吸能和排泄能有缓慢增长趋势;(2)缢蛏从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haeric)中摄取的有机碳源主要通过呼吸代谢消耗,以粪便的形式排出,少部分随排泄代谢产物流出,余下的碳主要用作贝类自身的生长;(3)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饵料浓度和温度均显著影响缢蛏的摄食率和耗氧率(P<0.05),温度为23℃时,缢蛏的摄食率和耗氧率在饵料浓度为3.0×10~5 cells/mL时达到最高;饵料浓度为3.0×10~5 cells/mL时,缢蛏的摄食率在23℃时达到最大值,而耗氧率和排氨率在31℃时达到最高。
何苗周凯么宗利来琦芳高鹏程隋延鸣
关键词:滤食性贝类摄食率耗氧率排氨率
两种方法分析大鳞鲃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了获得准确、便捷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以引进耐盐碱品种大鳞鲃为实验材料,取头肾细胞冷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采用E-ruler测量软件和Photoshop图像软件结合完成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并与常规方法的测量结果、核型分析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E-ruler软件与常规方法对伸展平直染色体的测量无显著差异,前者对弯曲形态染色体的测量结果更为准确;Photoshop图像软件能剔除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照片的背景,准确判断着丝粒的位置,快速、便捷地完成染色体核型图拼贴。研究表明,利用E-ruler软件和Photoshop软件相结合可获得准确、清晰的核型分析结果,本方法适用于其他鱼类和生物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分析结果显示,大鳞鲃的染色体组为二倍体,未发现与性别有关的异型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00=12m+38sm+38st+12t,NF=150。同鲃科其他鱼类的核型相比,大鳞鲃与国内几种倒刺鲃核型类似,具有鲃亚科进化核型特征。
耿龙武姜海峰徐伟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细胞遗传学
结合线粒体D-loop序列和SSR标记对宝石鲈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采用线粒体D-loop序列及SSR标记分析广东4个宝石鲈(Scortum barcoo)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D-loop序列分析显示,长度为598bp的D-loop片段上有14个多态性位点,共定义8个单倍型。4个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000~0.5435、0.00000~0.00176,表明4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均较低。利用11个SSR位点分析显示,4个群体期望杂合度(He)=0.396~0.516、PIC=0.320~0.420,说明各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中低水平。虽然二种方法获得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上存在差异,分别为0.4035(D-loop)和0.0445(SSR),但二种分析结果均显示4个广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近,因此有必要引进原种以丰富国内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赵立祥董浚键董浚键孙成飞田园园卢迈新卢迈新
关键词:D-LOOP微卫星
基于IBR模型研究BDE-47和BDE-153对半滑舌鳎的毒性效应被引量:4
2020年
多溴联苯醚(PBDEs)是应用广泛的溴代阻燃剂。选择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和2,2’,4,4’,5,5’-六溴联苯醚(BDE-153)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进行15 d的暴露实验,测定了不同暴露浓度下半滑舌鳎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7-乙氧基-3-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7-ethoxyresorufin-o-deethylase,EROD)的活性、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并运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IBR)模型研究BDE-47和BDE-153对半滑舌鳎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环境浓度BDE-47和BDE-153暴露下半滑舌鳎的抗氧化酶活性、ER含量和EROD活性无显著变化;中高浓度组(500 ng·L^-1和50000 ng·L^-1)与对照组基本上都有显著差异。运用IBR方法进行计算发现,BDE-47和BDE-153对半滑舌鳎的毒性效应呈现出显著的剂量效应。将2种污染物暴露组IBR值进行比较,发现BDE-47各浓度组的IBR值均大于BDE-153组,这表明BDE-47的毒性要高于BDE-153。IBR指数能够有效地对PBDEs的海洋环境风险进行科学评价。
迟潇陈碧鹃孙雪梅孙雪梅唐学玺朱琳曲克明
关键词:BDE-47半滑舌鳎毒性效应
鲤鱼2种脂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cDNA克隆、表达及活性研究
2017年
为探究脂酰辅酶A脱氢酶对脂肪酸β氧化的调控机制,使用RT-PCR在鲤鱼肝脏克隆了脂酰辅酶A脱氢酶家族中的MCAD和LCAD全长c DNA序列,阅读框分别为1 275,1 326 bp,编码424,441个氨基酸,分析表明他们均具备ACADs家族的特征序列:FAD结合位点、底物结合位点、催化位点等,与斑马鱼MCAD和LCAD的一致性分别为93.16%和94.56%。实时定量RT-PCR结果表明,MCAD和LCAD主要在肝脏和心脏表达;不同脂肪源对MCAD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鱼油对LCAD的表达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此外,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MCADs-p EASY(E2)和LCADs-pEASY(E2),经IPTG诱导获得了原核表达蛋白,分子量分别为43.0,43.6 kDa。经检测这2个蛋白在370,450 nm处有明显的吸收峰,表明他们能自然结合FAD辅基。吩嗪硫酸甲酯反应法结果表明:MCAD和LCAD酶活性最适温度均为28℃,酶活分别为9.12,10.29 U/g。结果表明,与哺乳动物类似,鲤鱼MCAD和LCAD在肝脏和心脏表达量高;高不饱和脂肪酸对LCAD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喻文娟俞菊华李红霞李建林唐永凯于凡何枫傅纯洁
关键词:鲤鱼MCAD克隆原核表达酶活性
解磷菌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解磷菌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为解磷菌在养殖池塘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模拟池塘环境系统为平台,探究不同浓度(103、104、105和106CFU/mL)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并在无菌池塘底泥水体系统中分别设P组(PSBHY-3)、D组(有机物降解菌De)、P-D组(PSBHY-3与De的初始菌量比1∶1)、P-3D组(PSBHY-3与De的初始菌量比1∶3)、3P-D组(PSBHY-3与De的初始菌量比3∶1)和对照组,分析PSBHY-3与De复配使用的解磷效果。【结果】至试验结束(第8 d)时,与对照组相比,J-3(103CFU/mL)、J-4(104CFU/mL)、J-5(105CFU/mL)和J-6(106CFU/mL)组的池塘底泥总磷(T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下同),对应的TP降解率分别为7.05%、6.60%、4.03%和9.17%。在PSBHY-3和De复配试验中,2株菌株间不仅未出现生长拮抗现象,还能促进De生长。至试验结束(第8 d)时,各加菌组对池塘底泥TP的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以P组的TP降解率(8.17%)最高,而P-3D、P-D、D和3P-D组的TP降解率分别为5.38%、4.97%、4.38%和3.91%,各加菌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16S rDNA序列分析和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确定PSBHY-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PSBHY-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池塘底泥沉积磷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可作为研发水产养殖用解磷菌菌剂的备选菌株。
胡晓娟许云娜胡百文徐煜杨铿文国樑李卓佳曹煜成
关键词:解磷菌
南极磷虾油及砷甜菜碱大鼠喂养试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对南极磷虾油及其砷甜菜碱进行安全性评价,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80只Wistar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分别灌胃给予相同剂量的大豆油、南极磷虾油、添加100mg/kg砷甜菜碱的磷虾油、添加1 000 mg/kg砷甜菜碱的磷虾油,灌胃剂量2.625g/kg,进行30d喂养试验和毒理学评价。结果喂养30d后,各组均未有实验动物出现中毒或死亡现象。与大豆油对照组相比较,南极磷虾油组及各剂量砷甜菜碱添加组大鼠体质量和喂养期间的总体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鼠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等血液学指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总蛋白和清蛋白等生化指标,以及脏器质量和脏器指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组织病理切片未见异常。结论南极磷虾油所含有的砷甜菜碱食用安全,南极磷虾油是一种安全的食品原料。
邱阿敏刘小芳张学超唐一新冷凯良张辉珍
关键词:毒理学
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022年
[背景]副溶血性弧菌是全球范围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能引起急性肠胃炎。群体感应系统LuxS/AI-2影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为研究副溶血性弧菌的传播机制和控制技术提供了新的途径。[目的]探讨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对海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杀质粒同源重组技术敲除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构建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的luxS基因缺失株,通过比较野生株与luxS基因缺失株的生长曲线、AI-2活性、运动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耐药性,分析LuxS/AI-2系统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构建了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的luxS基因缺失株,野生株和luxS基因缺失株的生长无明显差异,luxS基因的缺失导致AI-2合成受阻、运动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四环素耐药性降低。[结论]luxS基因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副溶血性弧菌的传播机制和研发控制技术提供基础。
江艳华王婷林才云王鹏王鹏李风铃王联珠王联珠谭志军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LUXS基因生物膜
罗非鱼产业技术与发展趋势(下)
2022年
3.稻渔综合种养近年来,水稻-罗非鱼综合种养模式在我国广西、云南等山区发展迅速,解决了以往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不高的困境,同时也解决了当地吃鱼难、吃鱼贵的难题。水稻-罗非鱼综合种养模式实际生产中需加高加固田埂,将田埂增加至0.5~0.8米高,同时开挖鱼沟,做好防逃工作。
肖炜祝璟琳喻杰杨弘
关键词:农民收入罗非鱼产业水稻
类菌孢素氨基酸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2023年
现有的人工合成的防晒剂可能危害环境,而天然的水溶性小分子抗辐射化合物——类菌孢素氨基酸(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s,MAAs)有望成为环境友好型防晒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生物体内提取的MAAs产量不足,无法满足商用需求。以合成生物学方法在宿主细胞中表达MAAs合成基因簇是解决MAAs供应不足的有效策略。本文简介MAAs的生物合成途径,总结现有MAAs生物合成研究的成果,分析探讨MAAs生物合成发展方向。
王伟孙晶晶郝建华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异源表达防晒剂
共1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