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60161) 作品数:19 被引量:112 H指数:6 相关作者: 李锋 秦江梅 陈波 杨磊 何玲 更多>> 相关机构: 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1 2007年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92例食管癌患者、184名正常对照。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职业为牧民、饮用手压机井水、河水、大量饮酒、喜辣食、食速快、不规律、有食管、胃病变史及食管癌家族史等因素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饮用手压机井水或河水、有食管癌家族史、辛辣饮食及食速快为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食用新鲜水果为保护因素。结论改善饮水条件,改变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经常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减少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的危险性。 王秀梅 杰恩斯 马彦清 陈波 郭小进 阿力木太 哈那提 李锋 杨磊 秦江梅关键词:食管癌 病例对照研究 LOGISTIC回归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及感染后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80例食管鳞癌和对应80例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织及8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PV感染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HPV感染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结果]80例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2.5%、25%、13.75%。统计学结果显示食管癌组与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及正常食管黏膜组HPV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06,P﹤0.05)。[结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存在HPV感染,HPV感染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陈云昭 姚恩生 杨兰 刘春霞 李洪安 蒋金芳 秦江梅 杨磊 李锋关键词:哈萨克族 PCR 人白细胞抗原(HLA)-DRB1*0901、1501和HLA—DQB1冰0301、0602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相关性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HLA—DRBI和DQB1等位基因的遗传易感性,为寻找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易感基因提供线索。方法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200例、正常食管黏膜177例HLA—DRB1*0901、1501和DQB1*0301、0602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HLA-DRB1*1501、DQB1*0301和DQB1*0602基因分布频率(0.455,0.760和0.690)明显高于177例正常食管黏膜上述等位基因分布频率(0.232,0.520,0.5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78,2.93,1.80;P值均〈0.05);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HLA—DRB1*0901等位基因分布频率(0.105)与哈萨克族正常食管黏膜(0.10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36,P〉0.05);HLA—DQB1*0602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哈萨克族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中的分布频率(0.742)高于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组(0.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RB1*1501、DQB1*0301和DQB1*0602可能是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易感基因,HLA-DQB1*0602与哈萨克族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 陈云昭 胡建明 刘春霞 杨兰 齐妍 李文婷 尹亮 李洪安 蒋金芳 梁伟华 李锋关键词:HLA抗原 疾病遗传易感性 人种群 人乳头瘤状病毒16型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状病毒(HPV)16型的检出率。方法:采用半巢式PCR技术检测150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石蜡包埋组织、40例正常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HPV16型,分析其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HPV16型检出率为38.7%(58/150),与对照组10%(4/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5,P<0.05)。结论:HPV16型感染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陈玲 杨兰 孙振柱 张海洋 任涛 庞丽娟 常彬 齐妍 蒋金芳 梁伟华 李锋关键词:HPV 半巢式 PCR 哈萨克族 Detec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al Infection on Kazakh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Xinjiang 2009年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tection rate of humanpapilloma virus (HPV) DNA in the Kazakh esophageal carcinoma(EC) patients of Xinjiang.METHODS We detected the prevalence of a HPV gene in tumortissues from 318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Tumor tissues were kept in formalin and embedded in paraffin.One hundred seventeen samples used crude cell suspension, whilethe other 201 used the method of DNA extraction with phenol-Tris/chloroform. We analyzed the relevance to EC of Kazakh's inXinjiang.RESULTS In the ESCC samples of Kazakh's in Xinjiang, totaldetection rate for HPV DNA was 64.5% (205/318). The positiverate of HPV in group of crude cell suspensions was 82.9% (97/117)compared with the rate of 53.7% (108/201) in the group of DNAextraction. The results in the two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diffference (x^2 = 5.711, P < 0.05).CONCLUSION HPV DNA infection may be one of the mostimportant factors related to EC of Kazakh's in Xinjiang. Ling Chen Lan Yang Zhenzhu Sun Haiyang Zhang Tao Ren Xiuyun Tian Lijuan Pang Bin Chang Hongan Li Feng Li关键词:HPV EC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的总感染率,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HPV感染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318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ESCC)石蜡包埋组织中HPVDNA的感染情况,其中117例用直接裂解法制备样本DNA,201例用酚-氯仿-异戊醇提取DNA;PCR产物双向测序,测序结果应用BLAST在线分析,统计处理采用χ2检验,分析HPV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中,HPVDNA总检出率为64.5%(205/318),其中直接裂解法组HPVDNA检出率为82.9%(97/117),酚-氯仿-异戊醇提取DNA组HPVDNA检出率为53.7%(108/201),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病理分化程度对哈萨克族ESCC样本DNA中HPV总感染率进行分析发现,高分化ESCC中HPV阳性率为63.2%,中分化ESCC中HPV阳性率为69.8%,低分化ESCC中HPV阳性率为50.0%,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HPVDNA感染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存在相关性,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陈玲 杨兰 孙振柱 张海洋 任涛 田秀云 庞丽娟 常彬 李洪安 李锋关键词:HPV PCR 哈萨克族 免疫相关基因Tap2、HLA-DR9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交互作用 2011年 目的探讨Tap2379、Tap2665基因多态性、HLA-DR9等位基因频率与新疆哈萨克族(简称哈族)食管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哈族食管癌194例,健康对照388例,运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技术(PCR-RFLP)检测Tap2379、Tap2665基因多态性,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LA-DR9等位基因频率,采用χ2检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比较,Tap2379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47,P〈0.05,OR=2.347,95% CI:1.587~3.471);Tap2665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5,P〉0.05,OR=1.317,95% CI:0.919~1.899);HLA-DR9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43,P〈0.05,OR=2.343,95% CI:1.486~3.693)。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示:Tap2379位多态性分布、HLA-DR9等位基因阳性率、食管或胃疾病史在哈萨克族食管癌和健康对照间存在差异。交互作用示:Tap2379位多态性与HLA-DR9等位基因协同作用时可使食管癌的发生危险性增加到5.302倍(95%CI:2.363~11.900)。结论 Tap2379位Val(G)→lla(A)转变、HLA-DR9等位基因阳性为哈族食管癌的危险因素,两者对食管癌的发生存在效应修饰作用。 曾同霞 马彦清 徐莉 蔡金凤 李锋 何玲 秦江梅关键词:哈萨克族 食管癌 肿瘤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的进展及其在食管癌中的应用 2007年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已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和肿瘤遗传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许多新的技术,并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这些分子遗传细胞学技术应用于食管癌的研究中弥补了传统显带技术的不足,筛选和发现了与食管癌发生相关的重要标记染色体及其基因,并且在食管癌诊断、分期、转移、预后及治疗研究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姚恩生 李锋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 食管癌 细胞遗传学 抗核抗体在汉族、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体内的表达 2008年 目的了解汉族、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体内抗核抗体(ANA)阳性率、细胞内定位及荧光模式特点,分析可能存在的民族差异。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6例汉族、92例哈萨克族不同年龄段食管癌患者血清中ANA。结果汉族、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ANA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但两组在荧光图形上有明显不同,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ANA阳性率显著高于汉族。两组ANA阳性率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女性ANA阳性率均高于男性。结论汉族、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血清ANA表达不同,存在民族差异性。 陈志刚 杨军 周婷 周迪 李宏 陈波 秦江梅关键词:汉族 哈萨克族 食管肿瘤 抗体 抗核 HPV16E6、HLA—DR9与新疆哈萨克族人群食管癌交互作用的1:2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感染、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9免疫相关基因对新疆哈萨克族人群食管癌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63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按同性别、同民族、年龄相差≤5岁且居住同一地区等选取对照126例,运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HPV16E6的感染率及HLA-DR9等位基因阳性率。交互作用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结果HPV16E6感染和HLA—DR9等位基因阳性均为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67(95%CI:1.38~5.17)和3.83(95%CI:1.48—9.96)。在食管癌组中HLA-DR9等位基因阳性组HPV16E6感染率为69.2%,明显高于HLA-DR9等位基因阴性组的28.0%(x^2=7.57,P=0.006),OR=5.79(95%CI:1.53~21.87),对照组中,HLA-DR9等位基因阳性和阴性组的HPV16E6感染率分别22.2%和1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P=0.643)。交互作用提示:HPV16E6及HLA-DR9等位基因存在交互作用,其危险性高于各单独作用之和。结论HPV16E6感染及HLA-DR9等位基因阳性与哈萨克族人群食管癌发生密切相关,两者在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中起到协同作用,共同促进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 廖佩花 秦江梅 曾同霞 李锋 蔡金凤 何玲关键词:食管癌 人类白细胞抗原 病例对照研究 哈萨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