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2178)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4
相关作者:吴东江郭东明王续跃马广义张强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华侨大学黄山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电子电信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激光
  • 6篇激光弯曲
  • 5篇激光技术
  • 5篇光技术
  • 3篇脉冲
  • 3篇脉冲激光
  • 3篇硅片
  • 2篇等离子
  • 2篇熔射
  • 2篇硼硅酸盐
  • 2篇硼硅酸盐玻璃
  • 2篇硅酸
  • 2篇硅酸盐
  • 2篇硅酸盐玻璃
  • 2篇CO_2激光
  • 2篇长脉宽
  • 1篇等离子熔射
  • 1篇等离子体弧
  • 1篇动力学特性
  • 1篇堆垛

机构

  • 1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华侨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浙江工业职业...
  • 1篇黄山学院

作者

  • 10篇吴东江
  • 6篇郭东明
  • 5篇马广义
  • 5篇王续跃
  • 4篇牛方勇
  • 4篇张强
  • 2篇许媛
  • 2篇徐文骥
  • 2篇赵福令
  • 2篇张维哲
  • 2篇方建成
  • 2篇周秋菊
  • 2篇赵紫玉
  • 2篇尹波
  • 1篇金洙吉
  • 1篇宋文庆
  • 1篇甄恒洲
  • 1篇许卫星
  • 1篇刘双
  • 1篇曾好平

传媒

  • 5篇中国激光
  • 3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电加工与模具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 5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_2激光弯曲玻璃薄片微观结构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红外(IR)光谱、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CO2激光扫描弯曲对硼硅酸盐玻璃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扫描产生的熔化冷却过程使玻璃存在轻微的分相倾向,导致玻璃中原先存在的[BO3]三角体结构单元与Na2O结合向[BO4]四面体结构转化,同时Si聚集程度提高,Si-O键强增加。未经激光加工样品存在SiO2晶相引起的微弱衍射峰,且晶粒呈大小不一的近似球状,激光扫描过的样品不存在明显晶相,呈较为均匀的玻璃态。
吴东江牛方勇张强张维哲郭东明
关键词:激光技术微观结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
CO_2连续激光弯曲硼硅酸盐玻璃薄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CO2连续激光对硼硅酸盐玻璃薄片进行了弯曲实验,确定了用CO2连续激光弯曲厚度150μm的玻璃所需功率密度阈值。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次数及样品宽度对弯曲效果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弯曲现象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弯曲加工时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的范围,获得多组可以成功弯曲玻璃样品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O2连续激光可以对硼硅酸盐玻璃薄片进行弯曲加工,弯曲角度可达24°以上。
吴东江牛方勇刘双马广义祝勇王续跃
关键词:激光弯曲硼硅酸盐玻璃热应力
长脉宽脉冲激光硅片弯曲成形试验被引量:16
2007年
利用毫秒脉宽Nd:YAG激光对硅片进行了弯曲试验,给出了长脉宽脉冲激光弯曲硅片的能量阈值条件。研究了长脉宽Nd:YAG激光脉冲频率和脉冲宽度参数对硅片弯曲角度的影响,同时说明了脉冲频率和脉冲宽度参数对弯曲角度的影响可以转换成扫描速度和功率密度对弯曲角度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引入了脉冲占空比来表征能量的时域分布对弯曲现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毫秒量级脉冲激光可以对硅片进行弯曲加工,弯曲角度可达20°以上。
吴东江马广义周秋菊许卫星许媛王续跃赵福令
关键词:激光弯曲硅片脉冲频率脉冲宽度
位错对薄硅片激光弯曲过程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基于开展的薄硅片长脉冲激光弯曲成形实验,针对弯曲样品表面产生的滑移线和堆垛层错缺陷,结合实验所用规格硅片弯曲角度不超过35°的现象,运用位错理论分析在弯曲过程中硅晶体产生位错、层错现象的原因以及位错对激光弯曲成形的影响。说明了滑移线主要是位错堆积产生滑移的表现形式,而堆垛层错是位错相互叠加产生的不全位错导致的结果;提出薄硅片弯曲成形受到位错浓度和位错移动速度变化的影响。
马广义吴东江牛方勇周秋菊王续跃郭东明
关键词:激光技术激光弯曲滑移线堆垛层错位错理论
长脉宽激光硅片弯曲成形温度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根据已开展的长脉冲激光弯曲硅片试验,利用Ansys仿真软件计算了硅片弯曲过程中温度场的分布形式,分析了长脉冲激光弯曲硅片的温度特点.计算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硅片在弯曲过程中存在较明显的温度振荡,同时在第一次扫描后半段出现脆性-塑性温度转变点,认为第1次扫描主要起预热硅片的作用,与试验过程中第1次扫描无明显弯曲现象相符.在随后的扫描过程中,根据上下表面温度差以及光斑直径与厚度的比例关系,说明弯曲现象的产生是温度梯度机制(TGM)和翘曲机制(BM)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在分别对每次扫描前初始温度和扫描过程中最高温度的分析中发现,随着扫描次数的增加,温度逐渐上升,但增加量逐渐减小,最终几乎趋于不变.
吴东江马广义张强郭东明
关键词:激光弯曲
径向基神经网络在熔融粒子飞行特性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在等离子熔射成形中,粒子的飞行特性是影响沉积率和涂层动态生长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熔射工艺参数又是影响粒子飞行特性的直接因素。以等离子熔射ZrO2粉末为例,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分析了工艺参数与粒子飞行特性间的关系。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建立了预测模型,实现对熔射过程中飞行粒子温度与速度的预测以及工艺参数的优化。通过对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了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高燕清方建成赵紫玉杨磊
关键词:等离子熔射飞行特性RBF神经网络
基于显微照片的增层模型涂层温度场模拟
2009年
熔射成形中涂层的使用性能与其残余热应力密切相关,而残余热应力则是由于沉积过程中温度场分布不均匀导致的,因此,研究涂层温度场是分析其残余热应力的基础。针对现有涂层沉积温度场模拟普遍采用的增层模型不能考虑涂层孔隙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显微照片的含孔隙涂层生长增层模型,并使用该模型对其温度场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孔隙不仅对沉积过程中的涂层温度场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基体温度场也有影响。涂层中靠近孔隙的位置其温度下降比远离孔隙位置更慢,且沉积初期这种差异更明显。含孔隙涂层温度场的模拟为含孔隙涂层残余热应力的研究及涂层起翘、开裂和剥落等失效机理的分析提供了基础。
曾好平方建成徐文骥赵紫玉李洪友
关键词:涂层孔隙温度场模拟熔射成形
硼硅酸盐玻璃薄片CO_2激光反向弯曲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CO2连续激光对厚度为150μm的硼硅酸盐玻璃薄片进行了反向弯曲试验,得到了适合反向弯曲的激光加工工艺参数。研究了激光扫描次数及玻璃样品宽度对反向弯曲效果的影响,并就相关试验现象结合正向弯曲成形进行了比较分析。综合考虑实现反向弯曲成形的工艺参数及试验结果,初步确定激光加工玻璃薄片实现反向弯曲的机理为翘曲机理。反向弯曲技术进一步增加了激光弯曲成形的柔性化,为复杂零件的加工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吴东江牛方勇张强郭东明
关键词:激光弯曲硼硅酸盐玻璃
脉冲激光弯曲成形技术中硅片表面的形貌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对长脉宽脉冲激光弯曲后的硅片试件进行了表面形貌以及晶相等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激光作用于硅片表面后形成了三种特殊区域,分别为边缘区域、过渡区域、主作用区域.其中过渡区域和主作用区域变化比较明显,分别出现了堆积层错现象和波纹状形貌.对主作用区域进行拉曼光谱检测,分析谱图没有发现典型的非晶硅转变,只是存在微弱的Si-Ⅰ→Si-Ⅲ转化.利用X射线定向仪检测原始和激光作用后表面的晶向,发现激光作用区域晶向变化较明显,存在晶体畸变和晶粒细化现象.
吴东江马广义曹先锁王续跃赵福令郭东明
关键词:激光技术表面形貌晶相
材料性能参数与等离子体弧柔性成形效果相关性研究
2008年
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材料性能、参数与等离子体弧柔性成形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弹性模量小、屈服强度低的材料容易产生大的弯曲变形;热膨胀系数与弯曲角度之间有近似正比关系;小的热传导系数有利于形成大的温度梯度,使板材产生大的弯曲变形;比热越小,加热区材料的温升越大,板材越容易弯曲成形。
宋文庆甄恒洲徐文骥
关键词:等离子体弧材料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