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04-05JP51)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成家茂何宏文潘志恒谢瑶何义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大理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种方法体外同步分离培养大鼠肝枯否细胞和星状细胞的比较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比较淋巴细胞分离液(LS)、Percoll液(PS)和Nycodenz液(NS)同步分离培养大鼠肝枯否细胞(KC)和星状细胞(HSC)的优缺点。方法①采用链酶蛋白酶E、胶原酶Ⅳ联合原位灌流消化,分别以LS、PS和NS的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同步分离培养大鼠KC和HSC。②碳素墨汁吞噬试验鉴定KC;α-SM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HSC。③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测细胞形态,台盼蓝染色显示细胞活性,计数后计算细胞的得率、存活率和纯度。结果体外成功地同步分离培养了KC和HSC;培养的KC吞噬功能明显,而传代HSCα-SM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者几乎达100%;采用PS或NS体外同步分离KC的细胞得率和纯度均显著高于采用LS分离细胞所得(P<0.01),而采用NS体外同步分离肝KC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PS或LS分离细胞的存活率(P<0.05);分别采用LS、PS和NS同步分离HSC,三者的细胞存活率逐次升高(P<0.05或P<0.01),而使用LS同步分离的细胞虽然细胞得率比较高(P<0.05),但其细胞纯度较使用PS和NS明显降低(P<0.05),PS和NS分离获得的HSC得率和纯度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Percoll液和Nycodenz液体外同步分离培养大鼠肝KC和HSC效果好,且后者的细胞存活率最高。
- 成家茂潘志恒谢瑶何宏文何义华
- 关键词:细胞分离枯否细胞肝星状细胞
- 大黄蛰虫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大黄蛰虫丸对经旁分泌和自分泌途径激活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Nycodenz分离液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同步分离急性CCl4损伤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肝的枯否细胞(KC)和星状细胞(HSC)。在制备正常鼠血清和DHZCW药物血清的基础上,将它们分别加入KC和HSC培养板内作用后制备成正常鼠KC条件培养液(NKCCM)、损伤鼠KC条件培养液(KCCM)以及正常鼠HSC条件培养液(HSCCM)。将上述条件培养液分别干预HSC24h、48h和72h,然后采用MTT法和3H-TdR掺入法分别检测比较各组HSC细胞活化增殖情况。【结果】损伤鼠不含药组和正常KC对照组比较,HSC活化增殖情况显著性增高(P<0.01),损伤鼠含药组HSC活化增殖则显著降低(P<0.01,P<0.05),且其抑制效应随着含药血清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强;而正常鼠HSC不含药组和正常鼠HSC含药组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DHZCW对经旁分泌途径激活大鼠HSC活化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效应与血清药物浓度间存在剂量依赖关系,但对经自分泌途径激活大鼠HSC活化增殖未见明显抑制作用。
- 潘志恒成家茂李永伟何宏文谢瑶何义华
- 关键词:旁分泌自分泌肝星状细胞增殖
- 大黄虫丸经旁分泌途径对早期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经旁分泌途径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其表达TGF-β1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Nycodenz分离液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同步分离急性CCl4损伤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肝的枯否细胞(KC)和星状细胞(HSC)。在制备正常鼠血清和大黄虫丸药物血清的基础上,将它们分别加入KC培养板内作用48 h后制备成正常鼠KC条件培养液(NKCCM)和损伤鼠KC条件培养液(KCCM)。将NKCCM和KCCM作用于活化的HSC 24 h后,采用MTT法和3H-TdR掺入法检测HSC增殖的变化;采用半定量RT-PCR法扩增TGF-β1mRNA以检测HSC表达TGF-β1基因的情况。结果旁分泌组各组的HSC增殖幅度及TGF-β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NKCCM组均明显增加(P<0.05或0.01)。同时旁分泌组中,含药血清作用的5%,10%和20%KCCM组较无药物血清作用的0%KCCM组HSC的增殖能力及TGF-β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下降,且随药物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其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大黄虫丸可明显抑制经旁分泌途径活化的大鼠HSC的增殖及TGF-β1基因的表达,且其抗肝纤维化效应与药物剂量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
- 成家茂潘志恒谢瑶何宏文曲怀刚
- 关键词:大黄[庶虫]虫丸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