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08036)

作品数:36 被引量:321H指数:12
相关作者:李永乐廖海黎强士中向活跃蔡宪棠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建筑科学
  • 32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4篇气动
  • 13篇大跨度
  • 12篇振动
  • 12篇桥梁
  • 12篇风洞
  • 12篇风洞试验
  • 11篇风-车-桥系...
  • 9篇动特性
  • 9篇气动特性
  • 8篇斜拉
  • 8篇斜拉桥
  • 7篇铁路
  • 7篇铁路桥
  • 7篇荷载
  • 7篇风荷载
  • 5篇抖振
  • 5篇铁路桥梁
  • 5篇气动力
  • 5篇力系
  • 5篇风致

机构

  • 39篇西南交通大学
  • 5篇铁道第二勘察...
  • 4篇广州市市政工...
  • 3篇湖北省交通规...
  • 3篇中铁大桥勘测...
  • 2篇宁波工程学院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四川省交通厅...
  • 2篇中交公路规划...
  • 2篇四川公路桥梁...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作者

  • 38篇李永乐
  • 15篇廖海黎
  • 8篇强士中
  • 6篇张明金
  • 6篇向活跃
  • 5篇汪斌
  • 4篇蔡宪棠
  • 4篇何庭国
  • 4篇胡朋
  • 3篇黄林
  • 3篇安伟胜
  • 3篇赵凯
  • 2篇陈宁
  • 2篇李鑫
  • 2篇杨咏漪
  • 2篇臧瑜
  • 2篇卢伟
  • 2篇徐幼麟
  • 2篇万田保
  • 1篇曾焰

传媒

  • 6篇工程力学
  • 5篇土木工程学报
  • 4篇空气动力学学...
  • 3篇桥梁建设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铁道学报
  • 2篇四川建筑科学...
  • 2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Journa...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都市快轨交通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1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跨度桥梁风致抖振疲劳频域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提出了在频率域内用Markov过程进行大跨度桥梁风致抖振疲劳分析的计算方法。以黄浦北汊桥为例,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疲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最后给出了有工程指导意义的结论。
杨咏漪廖海黎李永乐
关键词:风致振动MARKOV过程
风-汽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及行车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强风不仅是长大桥梁设计的控制性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到桥上车辆的运行安全。将自然风、公路车辆、桥梁作为一个统一的相互作用系统,在风-汽车-桥梁系统耦合振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车辆侧倾事故和侧滑事故的评判准则,采用概率统计方法提高了风致车辆事故分析的可靠性。结合工程实例对强风作用下桥梁的动力响应和车辆的运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给定的车速条件下厢式货车的侧倾临界风速及干、湿、雪、冰四种路况情况下的侧滑临界风速,提出了适用于交通安全策略管理的强风天气条件下桥上车辆限速标准。
李永乐赵凯陈宁廖海黎
关键词:迭代求解
上海长江大桥风-轨道车辆-桥耦合振动及抗风行车准则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为确定上海长江大桥轨道交通车辆的抗风行车准则,将风、车、桥三者视为一个交互作用、协调工作的耦合动力系统,通过风洞试验测定主梁及车辆的气动参数,采用自主研发的桥梁结构分析软件BANSYS进行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桥梁和车辆的响应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风荷载对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很大影响。当风速小于20m/s时,车辆可按设计车速90km/h运行;当风速在20~30m/s之间时,车速不应大于60km/h;当风速超过30m/s时,应封闭轨道交通。
李永乐朱佳琪赵凯强士中
关键词:风-车-桥系统风洞试验
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对列车走行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梁端伸缩装置是大跨度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容易受损的构件之一,对高速车辆的走行性影响较大。本文针对大跨度铁路桥梁梁端伸缩装置,建立结构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多工况车-桥(线)耦合振动计算,分析梁端伸缩装置自身变形、安装误差及梁端折角等因素对列车走行性的影响,提出车辆平稳性和乘客对车辆振动感觉的评判标准,并进一步基于车辆的平稳性和乘客对车辆振动的感觉确定车速及梁端竖向折角限值。研究表明,车辆响应对梁端竖向折角较为敏感。
李永乐向活跃万田保任红全
关键词:大跨度铁路桥梁
大跨度斜拉桥风洞试验和计算分析的一致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为考查大跨度斜拉桥风洞试验和计算分析两种研究方法间的一致性,以宜宾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针对该桥最大单悬臂状态,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结构静风响应,采用频域随机振动分析方法计算结构的抖振响应,并将计算分析得到的静风响应和抖振响应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计算分析和风洞试验两种研究方法各自的精度以及两者间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对于较为显著的响应,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李永乐卢伟熊文斌陶齐宇
关键词:风致振动风洞试验斜拉桥抖振频域分析
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气动参数风洞试验被引量:12
2007年
采用几何缩尺比为1∶40的节段模型,进行天兴州公铁两用大桥气动参数的风洞试验,测量其主桁梁和列车的静力三分力系数、桁梁的气动导数。分析上、下游不同方向来流,桥上有无列车,列车不同位置和不同队列数等对桁梁和列车三分力系数的影响。在均匀流条件下,用自由振动法测量气动导数,采用加权整体最小二乘法对桁梁气动导数进行识别。分析表明:天兴州公铁两用大桥主梁断面具备气动稳定的必要条件;上游来流和下游来流的三分力系数差别不大,小攻角时差别更小;列车在下风侧时的桁梁三分力系数较列车在上风侧时大;列车在桥上运行时,会增大桁梁的升力系数和力矩系数,降低桁梁的阻力系数。
郑史雄李永乐陶奇
关键词:风洞试验静力三分力系数气动导数公铁两用桥
侧风作用下静动态车-桥系统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时期,线路中桥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车辆在桥梁上运行时构成车-桥系统共同承受侧向风的作用,车辆和桥梁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气动影响。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侧向风作用下车-桥体系的空气绕流场进行静动态模拟分析,将静态数值模拟气动力系数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基于动态气动统流特性,提出将桥面上方流场分为6个特征区域,并进一步分析风速和车速对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体系绕流状态具有三维特性,气动力随着车速和风速变化显著。研究结论对车-桥系统绕流及静动态气动荷载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永乐汪斌徐幼麟廖海黎
关键词:车-桥系统气动特性侧向风数值模拟气动力系数
桥梁基础刚度有限元模拟的正交三梁模型被引量:7
2010年
地基和基础的柔性对上部结构的变形或总体线刚度有一定影响,在车桥耦合振动等结构静、动力分析中合理模拟基础刚度是必要的。针对当前常用基础刚度模拟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础刚度有限元模拟的正交三梁模型,其原理是采用具有1个公共节点的3个正交的梁单元,通过联合求解确定3个梁单元各自的刚度特性,从而使3个正交单元公共节点处的刚度和承台中心的基础刚度等效。通过实例验证,该正交三梁模型可准确模拟基础刚度矩阵的各主元素和交叉项,简单实用,便于结构有限元建模,具有推广价值。
李永乐赵凯蔡宪棠
关键词:桥梁基础刚度有限元法桩-土相互作用
大跨度公轨两用悬索桥风-车-桥耦合振动及抗风行车准则研究被引量:21
2012年
将风、车、桥三者作为一个交互作用、协调工作的耦合动力系统,基于风-车-桥系统空间耦合分析模型,以一大跨度公轨两用悬索桥为例,采用自主研发的桥梁结构分析软件BANSYS(Bridge Analysis System)分析了风荷载作用下桥梁和车辆的动力响应,讨论了风速、车速及轨道交通布置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基于合理的列车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评价指标,对列车通过该桥时的走行安全性与舒适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悬索桥的抗风行车准则:当风速小于20m/s时,车速可达设计车速80km/h;当风速介于20m/s和25m/s之间时,车速不能大于60km/h;当风速大于25m/s时,应封闭轨道交通。
李永乐董世赋臧瑜强士中
关键词:风-车-桥系统风荷载悬索桥
黄浦南汊桥风致抖振疲劳频域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提出了在频率域内用M arkov过程进行大跨度桥梁风致抖振疲劳分析的计算方法。以黄浦南汊桥为例,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疲劳分析。其初步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杨咏漪廖海黎李永乐
关键词:风致振动MARKOV过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