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0B09400038)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胡文锋张春丽李雪玲罗文华潘海朋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植物乳杆菌
  • 1篇乳杆菌
  • 1篇甜菜
  • 1篇培养基优化
  • 1篇相容性溶质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高盐稀态
  • 1篇高盐稀态发酵
  • 1篇共固定化
  • 1篇固定化
  • 1篇规模化
  • 1篇规模化生产
  • 1篇发酵
  • 1篇发酵培养
  • 1篇发酵培养基
  • 1篇发酵培养基优...
  • 1篇甘氨酸甜菜碱

机构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胡文锋
  • 1篇潘海朋
  • 1篇罗文华
  • 1篇李雪玲
  • 1篇张春丽

传媒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共固定甘氨酸甜菜碱与植物乳杆菌在高盐稀态酱油酿造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报道了甘氨酸甜菜碱对高渗条件下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YSQ18)形态的影响,并研究了甜菜碱与乳杆菌共固定化技术对提高高盐稀态酿造酱油蛋白质转化率、缩短酱油发酵周期等的作用。利用包埋法将甜菜碱与乳杆菌制成共固定化颗粒,加入酱醪自然发酵。电镜观察显示,外源添加甜菜碱时,处在高盐环境的植物乳杆菌YSQ18生长良好,细胞形态与正常培养相近。发酵结果表明,共固定化组氨基酸态氮、全氮相比空白组分别增加0.234 g/100 mL和0.358 g/100 mL。氨基酸态氮生成率和蛋白质转化率比空白组分别提高1.7%和6.7%,比单独固定乳杆菌和添加游离乳杆菌与甜菜碱的实验组平均提前约1周时间达到发酵终点,与空白组相比提前幅度更为明显。因此,该共固定化技术在酱油酿造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潘海朋吴惠玲魏鲁宁袁国新颜喆成姗刘秉杰杨益衡余德民胡文锋
关键词:高盐稀态发酵相容性溶质甘氨酸甜菜碱植物乳杆菌共固定化
植物乳杆菌YSQ规模化生产的低成本培养基配方优化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筛选适于植物乳杆菌YSQ株大规模发酵的低成本培养基。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基成分:碳源为玉米粉、次粉+蔗糖;氮源为豆粕;番茄汁作为生长因子供体。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植物乳杆菌生长的4个主要因子:次粉、豆粕、K2HP O4和MnSO4。最陡爬坡、中心优化组合及响应面分析确定培养基各组分的最适添加量为:玉米粉10g/L、豆粕15.5g/L、次粉1.2g/L、蔗糖5g/L、番茄汁150mL/L、K2HPO41.1g/L、MnSO40.28g/L、MgSO40.3g/L。优化后,植物乳杆菌发酵18h的菌落总数从优化前的8.73×108CFU/mL(玉米粉、豆粕、次粉的混合料)提高到2.68×1010CFU/mL。
胡文锋张春丽刘秉杰杨益衡罗文华李雪玲
关键词:发酵培养基优化响应面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