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作品数:44 被引量:676H指数:16
相关作者:陈艳鹏陈姗姗谭开俊赵贤正孙粉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天文地球
  • 5篇矿业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盆地
  • 6篇地下气化
  • 6篇气化
  • 6篇煤炭地下气化
  • 6篇储层
  • 5篇地层
  • 5篇勘探
  • 5篇成藏
  • 4篇油气
  • 4篇气田
  • 4篇斜坡
  • 3篇地质
  • 3篇盐岩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3篇天然气
  • 3篇鄂尔多斯盆地
  • 3篇凹陷
  • 2篇底板

机构

  • 23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集团...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低渗透油气田...
  • 2篇北京迪威尔石...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作者

  • 4篇陈艳鹏
  • 3篇赵贤正
  • 3篇谭开俊
  • 3篇陈姗姗
  • 2篇齐雯
  • 2篇易士威
  • 2篇郭璇
  • 2篇孙粉锦
  • 1篇杨焦生
  • 1篇熊惠
  • 1篇代冬冬
  • 1篇胡振华
  • 1篇樊玉光
  • 1篇蒋盘良
  • 1篇黄传炎
  • 1篇周新源
  • 1篇孙华岭
  • 1篇屈雪峰
  • 1篇张倩
  • 1篇王一兵

传媒

  • 5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石油学报
  • 4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国煤炭
  • 2篇国外测井技术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油气储运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天然气与石油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4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三叠系成岩相定量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储层的性质与埋藏后的成岩作用具有密切关系。通过成岩相研究,能有效地确定与储层性质直接相关的有利储集体。该文在储层特征和成岩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恢复原始孔隙度,定量计算了乌夏地区三叠系储层的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溶蚀率,并根据计算结果厘定了储层的压实程度、胶结程度以及溶蚀程度的分类标准,阐述了9种成岩相的特征。通过三叠系成岩相的定量评价,认为具有中等压实弱胶结强溶蚀成岩相特征的乌尔禾鼻隆和夏子街断褶带是有利储集体的发育区。
谭开俊许多年尹路代冬冬齐雯
关键词:成岩作用成岩相三叠系准噶尔盆地
深基坑开挖对邻近高压天然气管线的安全影响模糊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为分析深基坑开挖对邻近管线安全的影响,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评价体系,分别从基坑施工工艺、管线因素、环境方面进行分析,并基于变权理论修正指标权重,通过相对差异函数进行模糊评价。结果表明,基坑施工工艺对管线影响程度为3级,需要对施工进行监测,其中基坑开挖深度、尺寸是影响邻近管线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管线自身安全风险等级为2级,接近3级,基本可以接受,而环境对管线的安全影响基本可忽略,基于基坑施工工艺、管线因素和环境,管线安全风险等级为3级,基本可接受,研究成果对邻近管线的基坑开挖具有重要意义。
毛石林孔志军郭延辉宋琴张国洋杨涛
关键词:深基坑管线层次分析法安全评价
断陷盆地斜坡带类型与油气运聚成藏机制被引量:44
2016年
基于断陷盆地斜坡带类型划分,探究不同斜坡带油气成藏特征与运聚机制。依据斜坡带基底沉积作用、构造活动的强弱程度及斜坡产状、形态,将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黄骅坳陷的斜坡带划分为挠曲坡折型、平缓台坡型、宽缓断阶型、窄陡断阶型、掀斜翘倾型5种类型。各斜坡类型不同的成因机制导致其油气成藏特征与富集程度差异明显。挠曲坡折型斜坡以坡折阶地型油气成藏为主要特征,油气富集程度最高;平缓台坡型斜坡以近源一字型油气成藏为主要特征,油气富集程度较高;宽缓断阶型斜坡以远源阶梯型油气成藏为主要特征,油气富集程度中等;窄陡断阶型斜坡以断裂带复式油气成藏为主要特征,油气富集程度中等;掀斜翘倾型斜坡油气富集程度相对较低。斜坡带油气运聚主要受鼻状构造、砂岩发育程度、优势物性砂体和断接厚度的控制,鼻状构造控制油气主要汇聚方向,砂岩发育程度控制油气横向运移,优势物性砂体控制油气侧向分流,断接厚度控制油气的垂向运移分布。
赵贤正金凤鸣李玉帮王权周立宏吕延防蒲秀刚王伟
关键词:断陷盆地斜坡带油气运移输导体系成藏特征渤海湾盆地
委内瑞拉稠油常温掺稀输送工艺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为解决大批量进口委内瑞拉稠油到岸后无法利用管道进行常温输送的难题,对油品黏度的快速预测、掺稀油品均一性和稳定性评价以及不同输送工况下安全掺稀比例确定等关键问题开展了研究,建立了一套以室内掺混实验为基础,以模拟计算为辅助手段的稠油常温掺稀输送工艺分析方法。在对16种进口轻质原油基本物性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委内瑞拉稠油与3种典型进口轻质原油的室内掺混测试实验,建立了不同掺稀比例下混油黏度速查表,利用该表仅需知道20℃下稀油黏度,就可快速确定不同掺稀比例及温度下的混油黏度;通过静置实验,对掺稀后混油的稳定性和均一性进行了评价,测试表明掺稀油品经过10 d的静置仍具有很好的均一性。以日东管道为例,对不同季节掺稀输送方案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提出了确定安全掺稀比例的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稠油常温掺稀输送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支持。
崔秀国张博钊史铭磊王玉昌
关键词:常温
靖边气田碳酸盐岩储层沉积-成岩演化模式被引量:9
2010年
靖边气田主产层次生溶蚀孔洞缝成层连片发育,孔洞缝分布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本文结合98口井岩心观察、1000余块薄片鉴定及多种化验测试资料对储层沉积相、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储层沉积-成岩演化模式及其对孔洞缝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靖边气田储层为蒸发潮坪沉积,并可细分为潮上带泥云坪、膏岩洼地、含膏云坪;潮间带含藻云坪、泥云坪、颗粒滩、潮下带灰坪7种沉积微相;储层埋藏主要经历了白云化、溶解、充填、破裂、交代、压实-压溶、角砾化和重结晶8种成岩作用;储层沉积-成岩演化总体分为沉积同生期、近地表浅埋藏期、抬升风化期和后埋藏期4个阶段;马五11~马五31、马五41a高孔渗段的形成主要受沉积同生期和抬升风化期溶解作用及含膏云坪、含藻云坪和颗粒滩微相控制,而马五32~马五33、马五41b~马五43b、马五5低孔渗段的形成主要受泥云坪、膏岩洼地和灰坪微相控制。
代金友铁文斌蒋盘良
关键词:成岩作用沉积微相碳酸盐岩靖边气田鄂尔多斯盆地
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源及成藏期次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为探讨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潜力,基于露头和探井资料,利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研究了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源岩发育特征,确定了油气来源和成藏期次.结果表明: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发育洪水庄组、铁岭组和下马岭组等3套烃源岩,其中洪水庄组有机质含量较高,为Ⅰ型干酪根,处于成熟阶段,应为主力烃源岩;中—新元古界油气主要来源于洪水庄组烃源岩,H1井的龙山组原油来自洪水庄组,表明油气具有原生性;中—新元古界油气成藏至少有2期,早白垩纪的晚期油气成藏意义重大.
周铁锁
关键词:油源成藏期次包裹体埋藏史
工艺气脱水装置外输管线中液滴来源及分布特性研究
2023年
目的对天然气净化厂内脱水装置出口净化气中夹带的液滴进行溯源与分布特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外输管线内液滴取样进行组分分析,并对4列稳定生产运行的天然气脱水装置(三甘醇吸收塔)出口开展了液滴在线检测。结果实验分析发现,收集液样品主要由三甘醇和环丁砜组成,其质量分数分别为89%和10%,出口液滴质量浓度小于300 mg/m^(3),粒径小于1μm的液滴占比大于90%,峰值粒径d mod约0.2μm。湿气处理量和气相压力变化直接影响液滴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脱水装置下游外输管线内的液滴由三甘醇吸收塔和上游脱硫装置的气液夹带产生,在湿气处理量(20℃,101.325 kPa下)为260×10^(4)~290×10^(4) m^(3)/d、550×10^(4)~650×10^(4) m^(3)/d的范围内,处理量的增加导致吸收塔内夹带液滴的质量浓度明显增大,出口气体中更易夹带较大液滴(粒径>0.5μm)。当气相压力为5.1~6.0 MPa时,压力升高对夹带液滴的质量浓度无明显影响,但会导致出口液滴粒径分布变窄。结论明确了三甘醇脱水装置外输气中夹带的液滴来源和分布特性,可从技术层面为夹带液滴的过滤分离方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林光耀姬忠礼胡成勇胡成勇王亚彬张冬超
关键词:三甘醇在线检测液滴
陆西凹陷马北斜坡有效储层预测被引量:7
2014年
陆西凹陷马北斜坡带发育2套有效储层: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上段(K1jfu)薄层砂体和九佛堂组下段(K1jfL)火山碎屑岩。针对K1jfu薄层砂体,由于储集层与上、下围岩速度差异较小,常规波阻抗反演难以识别,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深侧向电阻率测井曲线对薄层砂体响应敏感,利用曲线重构技术将深侧向电阻率拟合成声波时差,再进行波阻抗反演,提高了薄层砂体分辨能力,并精确雕刻出多个砂体。对于K1jfL火山碎屑岩,采用多属性分析、RGB颜色融合技术,刻画了火山碎屑岩的分布范围,并预测了裂缝发育区。利用研究结果进行井位部署和储量计算,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并建立了一套适合该区的有效储层预测技术,指导了辽河外围其他凹陷的储层预测。
裴家学方园
关键词:波阻抗反演多属性分析
浅层稠油油藏VHSD扩容改造实验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稠油油藏注蒸汽吞吐开发后期,采用直井+水平井组合井网驱泄模式(VHSD)是稠油老区接替开发的有效方式。由于稠油老区普遍存在隔夹层展布、压力系数低、汽窜通道发育等问题,接替开发效果优势不明显。稠油SAGD扩容改造技术能够有效突破注采井间隔夹层,提高储层整体动用程度,需要对稠油储层VHSD井网模式下扩容改造技术开展深入研究。开展一维岩心扩容实验,结果显示扩容后岩心孔隙度变化不大,而有效渗透率扩大约200倍。开展VHSD井网模式下三维大物模扩容改造实验,实验表明:(1)水平井轨迹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时,扩容区规模越大;(2)直井-水平井距离<35 m有利于复合扩容区的形成;(3)对高渗通道封堵后仍可形成有效的扩容区。将该研究成果应用到矿场实践,生产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程度提升15%以上,产量得到有效提高。该研究成果为稠油油藏扩容改造关键参数优化提供了有效依据,对稠油老区持续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张莉伟游红娟苏日古郭文轩
关键词:稠油油藏物理模拟
富油凹陷二次勘探整体三维地震数据平台构建被引量:1
2017年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等富油凹陷剩余资源依然丰富,但勘探程度已经很高,规模储量发现难度越来越大,构建全凹陷整体连片高品质二次三维地震数据平台,是富油凹陷二次勘探整体构造研究、整体沉积体系研究和地震储层预测、精细目标落实进而实现二次勘探突破的必然要求。文章提出了富油凹陷二次三维地震勘探的"采集优化、城区突破、连片处理、目标融合"工作思路,并构建了冀中坳陷上万平方千米的整体地震数据平台,为冀中坳陷富油凹陷二次勘探持续突破、规模增储发挥了关键作用。富油凹陷整体连片二次三维地震勘探的思路和技术对类似地区的勘探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赵贤正金凤鸣陈院生刘占族唐传章袁胜辉
关键词:连片处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