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8057)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姜绍飞吴兆旗王鹏胡春明苏莹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损伤识别
  • 1篇信息处理
  • 1篇遗传算法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噪声
  • 1篇振动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智能信息
  • 1篇智能信息处理
  • 1篇时程
  • 1篇时程响应
  • 1篇数据融合
  • 1篇特征量
  • 1篇土木
  • 1篇土木工程
  • 1篇土木工程领域
  • 1篇疲劳荷载
  • 1篇组合梁

机构

  • 7篇福州大学
  • 5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姜绍飞
  • 1篇许峰
  • 1篇张永强
  • 1篇傅大宝
  • 1篇王鹏
  • 1篇苏莹
  • 1篇吴兆旗
  • 1篇吴思瑶
  • 1篇胡春明
  • 1篇董利强

传媒

  • 4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工程力学
  • 1篇海峡科学
  • 1篇第18届全国...

年份

  • 3篇2012
  • 5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决策树的导管架海洋平台损伤定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为提高导管架平台损伤定位的精确性和鲁棒性.方法将决策树模式识别分类方法与结构振动响应结合引入海洋平台的损伤定位,以节点的一阶模态振型差、斜率差、曲率差为损伤决策树属性构建决策树进行损伤定位.最后通过一个三腿导管架海洋平台的损伤定位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树与振动响应的海洋平台损伤定位方法,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随着噪声水平的加大和损伤程度的降低,损伤定位的准确率不断下降.运用该方法进行实验模型的损伤定位精度高于90%.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在实际工程中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实用价值.
姜绍飞张永强
关键词:海洋平台决策树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ncrete Columns Confined by BFRP-PVC Tubes Under Uniaxial Loading
2012年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behavior of circular concrete columns reinforced by BFRP-PVC tubes under uniaxial loading.A total of six specimens were prepared and tested under uniaxial loading.The main parameters varied in the tests were strengthening ratio and strengthening approach of BFRP.The performance,such as failure modes,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and stress-strain curves,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s and a formula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compressive ultimate strengt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kind of confined columns obviously improves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and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increases with the strengthening layers.The formula proposed is applicable and efficient for prediction of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as well.
姜绍飞DAI TianjieFU DabaoWU ZhaoqiLINing
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性能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为提高组合梁的抗疲劳寿命,研究组合梁疲劳性能.方法采用ANSYS软件包对组合梁的疲劳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与研究,通过建模对其施加疲劳荷载,计算具有不同配筋率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7根组合梁应力幅和疲劳寿命,得到了相应的S-N过程曲线,并与组合梁的试验结果和国际相关规范进行了比较.结果混凝土抗压强度从36.4 MPa提高到41.8 MPa,疲劳寿命提高了1.48倍;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力幅提高9.9 MPa,试验和有限元计算疲劳寿命提高12.8万次和24万次.结论配筋率、混凝土强度和应力幅值是影响组合梁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配筋率比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更显著.
姜绍飞王鹏吴兆旗
关键词:钢-混凝土组合梁疲劳荷载有限元
结构健康监测-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许多大型结构得以兴建。如何对这些大型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日常管理以便在结构发生事故之前提前预警,以减少灾害的损失成为目前人们关心的问题。大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开发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姜绍飞
关键词:结构健康监测智能信息处理损伤识别
文献传递
基于模态指标与数据融合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损伤识别被引量:16
2009年
为了提高大型结构的损伤诊断率,提出一种基于模态指标和数据融合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根据结构振动响应,首先利用多种模态损伤指标,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损伤位置进行初步诊断,然后利用所提出的加权平均法,对多种模态损伤指标进行融合计算,最后根据峰值方法得到拱桥的损伤位置。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一双跨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了单损伤和多损伤模拟,同时考虑了噪声等环境因素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并与单一损伤指标识别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损伤识别方法能够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损伤进行定位,它明显优于单一损伤指标的识别结果。
姜绍飞胡春明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拱桥损伤识别加权平均数据融合噪声
分形理论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进一步拓展分形理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首先回顾了分形理论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分形维数;然后就其在国内外的土木工程材料、岩土工程、地震工程、结构损伤检测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述评,并对分形理论与神经网络及数据融合相结合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损伤识别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分形理论在土木工程特别是将它与其他技术融合进行损伤检测是切实可行的、有效的。
姜绍飞苏莹
关键词:分形分形维数特征量土木工程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针对分类和回归问题的统计学习理论,能有效地解决模式识别中的分类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以归一的频率变化比(NFCR)和归一的损伤指标(NDSI)作为特征参数,训练支持向量机进行损伤识别。用一个12层钢混框架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验证,同时分析了影响SVM模型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损伤识别能力,而核参数的选择对识别精度有较大影响。
吴思瑶姜绍飞傅大宝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损伤识别核函数参数选择
基于振动时程响应的框架结构智能损伤检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为实现结构的损伤定位及损伤程度评估,研究一种适用于实际结构的智能损伤检测策略.方法利用结构振动时程响应进行结构的损伤检测,提出针对结构损伤前的加速度响应,运用遗传算法和Newmark常平均加速度法识别出结构损伤前的层间刚度值;运用同样的方法对损伤后的加速度响应处理识别出层间刚度值;结合假设检验,在验证损伤阈值有效的基础上,比较结构损伤前后的层间刚度值,完成损伤定位与损伤程度检测.结果数值模拟与实验室试验测试发现损伤定位位置与实际情况一致,该损伤检测策略直接运用时域内的加速度响应来构造适应度函数,不仅简化了损伤检测的过程,同时也避免了时频域转换时的误差,损伤程度预测相对误差最大为3.18%.结论笔者提出的损伤检测方法是可行、有效的,有较好的抗噪性、鲁棒性.
姜绍飞董利强许峰
关键词:遗传算法NEWMARK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