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8084)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杰何杰吴有平张可能李冰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水泥土
  • 3篇楔形桩
  • 2篇地基
  • 2篇载力
  • 2篇双向搅拌桩
  • 2篇搅拌桩
  • 2篇荷载
  • 2篇荷载传递
  • 2篇复合地基
  • 2篇承载力
  • 1篇钉形搅拌桩
  • 1篇多目标规划
  • 1篇压强度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应变曲...
  • 1篇竖向
  • 1篇竖向位移
  • 1篇双曲线模型
  • 1篇水泥土双向搅...
  • 1篇土工

机构

  • 5篇湖南工业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何杰
  • 5篇刘杰
  • 3篇吴有平
  • 3篇张可能
  • 2篇罗大生
  • 2篇陈星光
  • 2篇闵长青
  • 2篇李冰
  • 2篇肖超

传媒

  • 2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矿冶工程
  • 1篇铁道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年份

  • 5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楔形刚性桩与桩周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被引量:11
2010年
为探讨楔形桩的承载特性及沉降性状,本文以桩侧摩阻力分布满足双曲线模型和桩端阻力分布满足线性模型为基本假定,建立楔形刚性桩与桩周土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同时,利用荷载传递法及非线性分析的增量法,获得荷载-沉降关系等系列解析算式。算例结果表明,楔形桩侧壁倾角增大,桩侧摩阻力提高,桩与土之间的径向相互作用增强,单桩承载力提高。为了验证力学模型的可行性,对两根不同侧壁倾角的楔形桩进行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力学模型所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刘杰何杰闵长青
关键词:楔形桩双曲线模型荷载传递法荷载-沉降关系
楔形刚性桩复合地基中桩的最佳楔角范围研究
基于剪切位移法,引入Mylonakis&Gazetas桩—土相互作用及E.Winkler地基模型,导出了复合地基中桩—桩、桩—土及土—土相互作用柔度系数;在此基础上,考虑垫层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桩—土—垫层共同作用...
刘杰何杰闵长青
关键词:剪切位移法承载力
文献传递
静压楔形桩沉桩效应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为探讨楔形桩与等截面桩在静力沉桩过程中的沉桩效应,在软土地基中分别对1根等截面模型桩和3根不同楔角的楔形模型桩进行静力沉桩试验。通过试验数据整理分析,获得等截面桩与楔形桩在静力沉桩中桩周土的竖向位移、径向位移、沉桩压力与沉桩深度的规律及最大竖向位移和径向位移。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地质条件下,楔形桩周土的竖向位移和径向位移分别随沉桩深度、楔角的增大而不断下沉并靠近桩中心;最大竖向位移和径向位移均出现在1倍平均桩径处,最大竖向位移为平均桩径的5.78%-9.45%,最大径向位移量为平均桩径的0.92%-2.04%;楔形桩沉桩所需的沉桩压力随桩深度、楔角的增大而不断增加,且增加的速率越大。
张可能何杰刘杰吴有平李冰
关键词:楔形桩竖向位移径向位移
深层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研究广州南沙地区深厚软土条件下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桩身水泥土强度与土质类型的关系,对现场桩体抽芯试样进行了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获得了3种不同土质拌合的桩身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桩身强度-深度的变化曲线。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曲线,得知不同土质类型拌合的桩身水泥土强度差异很大,其中粉质粘土质桩身水泥土强度最高,淤泥质桩身水泥土强度较低。由于这种拌合土质类型的差异性,使得搅拌桩桩体强度随着地层土质的变化产生明显的分段性。对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桩身水泥土平均抗压值强度fcu的取值进行了探讨,为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在广州南沙地区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罗大生肖超张可能陈星光
关键词:土质条件水泥土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
多目标规划的LINGO求解法被引量:30
2012年
针对目前用"化多为少法"求解多目标规划问题时,计算过程繁琐或结果不理想的现状,提出了将理想目标转换为现实目标或约束,再用LINGO软件求解的方法。给出了2个实例的分析与求解过程,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过程简单结果也较优。
吴有平刘杰何杰
关键词:多目标规划LINGO
有无土工格栅-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工作性状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对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沉降随荷载的变化规律、平均桩-土应力比以及桩身荷载传递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有土工格栅复合地基与无土工格栅复合地基相比,平均沉降小,平均桩-土应力比大,桩身轴力大;在相同的荷载时,桩身轴力中桩最小,角桩最大。
李冰刘杰何杰吴有平
关键词:复合地基楔形桩土工格栅桩土应力比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单桩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钉形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式。借助现场抽芯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来检测桩身质量,通过2组单桩荷载试验研究了钉形搅拌桩的单桩工作性状。研究表明,钉形搅拌桩具有较高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且沉降很小;受到桩身强度的限制,荷载沿桩身传递大致在桩身6m的深度范围内,6~9m的桩身轴力很小,但9m以下桩身轴力有少量的增加;由于桩径的变化,桩身应力在变径处发生了应力集中现象;同一深度处桩身应力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增大,扩大头上部应力的增加幅度较大,桩身下部的应力基本不变。基于现场试验结果和钉形搅拌桩的单桩破坏模式,修改了规范中钉形搅拌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中系数η的范围,对广州南沙地区钉形搅拌桩承载力的判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罗大生陈星光张可能肖超
关键词:钉形搅拌桩荷载试验承载力荷载传递规律破坏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