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045)

作品数:24 被引量:206H指数:9
相关作者:杜杨松曹毅张智宇秦新龙李大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矿床
  • 7篇岩石
  • 6篇中生代
  • 6篇矽卡岩
  • 5篇岩相
  • 5篇岩相学
  • 5篇矿物
  • 5篇矿物学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地质
  • 4篇岩浆
  • 4篇岩石包体
  • 4篇铁矿
  • 4篇铜矿
  • 4篇包体
  • 4篇长江中下游
  • 3篇岩类
  • 3篇岩石学
  • 3篇元素地球化学

机构

  • 23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核工业北京地...
  • 3篇铜陵有色金属...
  • 2篇江苏省有色金...
  • 1篇北京矿产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核工业集...
  • 1篇核工业航测遥...
  • 1篇安徽省地质矿...

作者

  • 23篇杜杨松
  • 16篇曹毅
  • 7篇张智宇
  • 5篇秦新龙
  • 4篇滕传耀
  • 4篇向文帅
  • 4篇李大鹏
  • 4篇李顺庭
  • 4篇庞振山
  • 3篇李湘莲
  • 3篇东前
  • 3篇董玉翠
  • 3篇高志伟
  • 3篇张爱萍
  • 3篇龙旺生
  • 2篇张闯
  • 2篇许康康
  • 2篇李子颖
  • 2篇杜轶伦
  • 2篇罗淦

传媒

  • 7篇矿物岩石
  • 4篇现代地质
  • 4篇矿床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岩石学报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Geosci...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芜盆地娘娘山组钾质火山岩的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宁芜盆地娘娘山组钾质火山岩为盆地内中生代最晚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其矿物成分中钾长石主要为透长石;辉石均为透辉石;黑云母为镁质黑云母,黑云母结晶温度为650℃~750℃,氧逸度(logfo2)约为-12~-10。这些矿物的化学特征与庐枞钾质火山岩中矿物的化学特征非常接近,综合其全岩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数据,表明娘娘山组钾质火山岩形成于造山后的构造环境。对黑云母的成分分析表明其岩浆来源较深,应为幔源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并推测与地壳发生了较弱的同化混染作用,同时娘娘山组钾质火山岩的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特征揭示了其岩浆演化的过程。
李明轩杜杨松李大鹏曹毅涂伟于小亮
关键词:钾质火山岩岩相学岩浆演化造山后
庐枞地区A型花岗岩类与橄榄安粗岩系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庐枞地区(庐江、枞阳)在中生代发育有两个岩石学上重要的组合,一组为庐枞盆地橄榄安粗质火山岩,另一组为安庐A型花岗岩类。对二者进行岩相学、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比较研究可知:岩石组合上从橄榄安粗岩系向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变化,不属于过钾质岩石(K2O/Na2O<2,MgO<3%);微量元素和稀土配分形式大致相同(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i等高场强元素,LREE富集);主量元素显示具有同源岩浆结晶分异的特征(Al2O3,MgO,FeO*,TiO2,CaO,P2O5都与SiO2呈现良好的负相关)。结合构造背景分析A型花岗岩类晚于橄榄安粗岩系形成,是碰撞后岩浆演化末期的产物。
向文帅杜杨松曹毅
关键词:A型花岗岩碰撞后橄榄安粗岩
长江中下游安庆铜铁矿床成因:来自矿床地质与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正>壳幔同熔岩浆作用是当今壳幔成矿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它可以引发产生世界上大规模不同类型的矿床,矽卡岩型矿床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其矿种繁多,经济意义重大,故其成矿作用的研究一直倍受矿床学界的高度重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
张智宇杜杨松滕传耀董玉翠李湘莲
文献传递
安徽繁昌地区古构造应力场及其演化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安徽繁昌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构造控矿作用明显。对区内的褶皱、断裂和节理进行了野外调研和实地测量,并通过变形特征观察和构造配套分析,确定了繁昌地区多期次构造活动的主应力方向,即主压应力方向依次为:前印支期的EW向和SN向、印支期的NNW向、燕山早期的EW向、燕山晚期的NWW向以及喜山期的NE向和EW向。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该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并指出从印支期到燕山晚期为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
许康康杜杨松曹毅张爱萍罗淦
关键词:古构造应力场
安徽铜陵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对层控夕卡岩矿床成因的约束被引量:2
2014年
沉积地层与层控夕卡岩矿床间的成因联系至今尚未完全查明。在安徽铜陵地区广泛分布的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中发育有大量层控夕卡岩Cu(Au)矿床,这些矿床成为研究沉积地层与层控夕卡岩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的典型案例。岩石学研究表明,铜陵地区泥盆系至三叠系地层中存在3种岩性突变界面:粉砂岩与白云岩相变组合、灰岩(或白云岩)与硅质岩相变组合和白云岩与灰岩相变组合。其中,前两种组合是区内层控夕卡岩矿床的主要赋存层位。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各组地层沉积岩中的成矿元素含量较低,自身难以富集形成具规模的矿体。但是,在局部地区石炭系白云岩中的Fe含量较高,具有形成矿胚层的潜力。综合分析表明,铜陵地区层控夕卡岩矿床主要受控于矿胚层、构造-岩性组合、有机质和蒸发岩-膏盐层,其中,构造-岩性组合是主要控制因素(必要条件),而矿胚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起到预富集作用,蒸发岩-膏盐层仅为部分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硫源以及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发挥吸附和还原作用,有机质也仅在部分矿床成矿过程中发挥吸附和还原作用。这些有益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总结层控夕卡岩的形成机理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实际材料,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杜轶伦曹毅霍东亮李大鹏高志伟
安徽铜陵冬瓜山层控矽卡岩铜矿床形成过程——来自磁黄铁矿的证据被引量:14
2012年
冬瓜山铜矿床是安徽铜陵地区代表性的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之一,磁黄铁矿是冬瓜山铜矿床中广泛分布的矿石矿物。野外调研与矿相学观察显示,该矿床中的磁黄铁矿矿石具有沉积、热变质和热液交代结构构造。矿物学研究表明,不同矿石中的磁黄铁矿成分差异较大,其Fe含量变化于57.78%~60.67%之间,分属高温六方相和低温单斜相,主要由黄铁矿变质脱硫而成。冬瓜山铜矿的形成可能经历了早期沉积作用、中期热变质作用和晚期岩浆热液交代作用等复杂成矿过程。
杨爽杜杨松曹毅张智宇刘绍锋
关键词:磁黄铁矿
宁芜盆地蒋庙橄榄辉长岩的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宁芜盆地内有若干基性侵入岩体分布,对其中的蒋庙橄榄辉长岩的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研究表明:蒋庙橄榄辉长岩中斜长石An从47.68到61.60,属中长石和拉长石;单斜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和普通辉石,斜方辉石主要为古铜辉石;橄榄石Fo从70.77到72.83,属贵橄榄石。这些矿物的化学特征介于俯冲带和板内辉长岩的矿物化学特征之间,并且与造山后辉长岩的矿物化学特征非常类似,结合蒋庙岩体的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以及同位素年龄分析证实,蒋庙橄榄辉长岩产于造山后的构造环境。
涂伟杜杨松李顺庭高志伟
关键词:岩相学矿物学造山后
安徽安庆铜铁矿床矽卡岩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及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安庆铜铁矿床系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于月山岩体与下三叠统南陵湖组碳酸盐岩之间的接触带,外接触带矽卡岩中透辉石富集,以铁铜矿化为主;内接触带矽卡岩中石榴子石富集,以铜矿化为主。岩相学研究表明研究区含铜矽卡岩演化经历了矽卡岩期和热液蚀变期,其中,矽卡岩期包括早期矽卡岩阶段、磁铁矿阶段和晚期矽卡岩阶段;热液蚀变期包括早期热液交代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大规模的黄铜矿化发生于石英-硫化物阶段。矿物学研究表明,石榴子石均为钙铁榴石,早期矽卡岩阶段的粒状石榴子石发育韵律环带,其FeO和Al2O3含量表现为振荡变化。与粒状石榴子石相比,晚期矽卡岩阶段脉状石榴子石的And组分更高。早期矽卡岩阶段的粒状辉石为透辉石,具有环带结构,由核部到边部MgO含量减少,FeO含量增加;晚期矽卡岩阶段的脉状辉石为钙铁辉石。空间上,从外接触带到内接触带,辉石的MgO含量与石榴子石的Al2O3含量分别减少,而FeO含量均分别增加。岩相学、矿物学,结合已有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综合表明,安庆铜铁矿矽卡岩为岩浆热液接触交代成因,Mg来自碳酸盐岩,由外带向内带迁移;Fe来自岩浆热液,由内带向外带迁移,由于磁铁矿阶段的温压条件改变,Fe在外接触带以磁铁矿的形式沉淀富集。
滕传耀杜杨松张智宇龙旺生董玉翠李湘莲
关键词:热液交代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原地和异地矽卡岩岩浆-热液成矿作用被引量:26
2011年
在安徽沿江地区,既分布有大量接触交代成因和叠加复合成因的矽卡岩矿床,也分布有岩浆成因的矽卡岩矿床。本文给出了不同类型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定义,论述了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中生代矽卡岩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根据矽卡岩岩浆就位位置的不同可将岩浆矽卡岩分成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两类,相应地将岩浆矽卡岩矿床分成原地矽卡岩矿床和异地矽卡岩矿床两类。两类矽卡岩及其矿床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在地质产状上,原地矽卡岩岩体常与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紧密伴生而分布在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与碳酸盐围岩的接触带上,在矽卡岩岩体边缘一般没有冷凝边和烘烤边,但常能见到因同化混染作用不彻底而留下的围岩残留体(多已变质成角岩或大理岩)。与此明显不同的是,异地矽卡岩岩体常分布在断裂带或地层虚脱带中,附近一般没有壳幔同熔岩浆侵入体与其紧密伴生,在矽卡岩岩体边缘一般有冷凝边和烘烤边,有时能见到气孔构造以及石榴石或透辉石堆积岩,但见不到围岩残留体。同时,原地矽卡岩和异地矽卡岩均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但两者明显不同。原地矽卡岩的水平分带常表现为从侵入岩体经矽卡岩往碳酸盐围岩方向依次出现侵入岩、同化混染侵入岩、富铁矽卡岩、富钙矽卡岩、同化混染碳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反映同化混染作用逐渐减弱,而异地矽卡岩的水平分带常表现为从矽卡岩体中央往两边依次出现中粗粒矽卡岩和中细粒矽卡岩,反映随降温速度逐渐增加结晶速度逐渐降低。在矿物组成上,原地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包含钙铁榴石、钙铁铝榴石和钙铝榴石,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和钙铁辉石,而异地矽卡岩中的石榴石几乎全是钙铁榴石,辉石全是钙铁辉石。在地球化学方面,相对于原地矽
杜杨松曹毅张智宇庞振山李大鹏
关键词:矽卡岩中生代
幔源角闪石巨晶中硫化物熔融包裹体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硫化物熔融包裹体研究是认识硫化物矿床成矿元素来源和演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硫化物熔融包裹体的体积较小(粒径仅为10~20μm),其详细化学元素组分的难以获得一直是制约进一步研究的瓶颈。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扫描电镜、电镜能谱和二次飞行时间离子探针(Tof-SIMS)对产于铜陵地区角闪石巨晶中的硫化物熔融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次获得了一套精确的矿物化学资料和元素分布图。矿物学研究表明,角闪石巨晶在上地幔和下地壳均有结晶,温压区间分别为T:850~900℃(温度),P:0.70×109~0.82×109Pa(压力),对应深度D:23.10~27.06km;和T:900~950℃,P:1.09×109~1.17×109Pa,D:35.97~38.61km。元素分布图显示,硫化物熔融包裹体主要有两种元素组成体系:S-Fe-Mn-Ni-Rb-Sr-Ba和S-Fe-Cu-Sr,幔源硫化物体系中Mn、Ni、Rb、Ba等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特征可共溶,与Cu则表现出不混溶。在铜陵地区,上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了一套碱性玄武岩浆,后受岩浆底侵作用和壳幔相互作用影响,底侵进入下地壳深位岩浆房,发生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作用,形成一套轻度演化的玄武岩浆,可能为辉长质。上地幔和下地壳的角闪石巨晶分别是由上地幔碱性玄武岩浆和下地壳轻度演化的玄武岩浆(辉长质)高压下结晶的产物。当上地幔碱性玄武岩浆上侵到下地壳深位岩浆房以后,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又由于地壳硅镁层的混染作用,使得玄武岩浆中硫溶解度降低,促其熔离,从而释放大量的硫(S,以及Ni、Cu、Cr)。角闪石巨晶中的硫化物熔融包裹体正是在下地壳深位岩浆房中,由正在结晶的角闪石巨晶在结晶分异和轻度演化的玄武质岩浆中捕获的不混溶硫化物熔融液滴形成的。铜陵地区在中生代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大规模的岩浆底侵作用和壳幔相互作用过程,由于下地壳硅镁层混染作用使得轻度演化的玄武岩浆�
李大鹏杜杨松S.D.SCOTT秦新龙A.F.A.MARQUESR.N.S.SODHI
关键词:上地幔硫化物岩浆底侵作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