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123)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李燕萍许杨王伯华何庆华黄运红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6篇红曲
  • 5篇橙色红曲菌
  • 4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色谱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红曲菌
  • 1篇蛋白家族
  • 1篇性基因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英文
  • 1篇诱变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质体

机构

  • 10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李燕萍
  • 6篇许杨
  • 3篇王伯华
  • 1篇张良
  • 1篇王娜
  • 1篇曹郁生
  • 1篇杜碧柏
  • 1篇黄运红
  • 1篇何庆华
  • 1篇黄志兵
  • 1篇王娜
  • 1篇崔华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色谱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曲霉ABC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3年
ABC细胞膜转运蛋白是一个能够转运多种底物的蛋白家族,在宿主细胞转运物质的输入和泵出中发挥重要作用。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went)作为唯一被批准生产食用色素的微生物,但该菌种ABC转运蛋白家族的研究较少。为了揭示红曲霉ABC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的基本信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基因家族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了33条红曲霉ABC转运蛋白序列(MsABCs),序列分析表明,大多数MsABCs基因(61.5%)含有1~5个内含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MsABCs基因分属于7类亚家族。33个MsABCs基因随机分布在22条Scaffolds序列上。顺式元件分析推测,所有的MsABCs启动子序列含有多个胁迫响应顺式元件。这些结果为阐明MsABCs家族的进化关系和进一步研究MsABCs基因的功能特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韩尧李燕萍
关键词:基因家族红曲霉ABC转运蛋白
橙色红曲菌Ku70基因缺失菌株的构建及功能分析
2023年
红曲菌作为传统的药食同源微生物,可产生多种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红曲色素、洛伐他汀、γ-氨基丁酸等。构建基因工程菌是研究红曲菌代谢途径的有效方法,同源重组(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被认为是丝状真菌DNA双链断裂(DSB)修复的两种主要途径。有研究表明,抑制NHEJ中关键成分的活性通常会提高目的基因的同源重组效率。我们在橙色红曲菌(Monascus aurantiacus)AS3.4384中发现了参与NHEJ途径的Ku70蛋白。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同源重组法成功敲除Ku70基因,发现不影响红曲菌的生长繁殖\\产孢能力以及色素的生物合成,因此可构建Ku70基因缺失菌株作为红曲菌高效基因敲除体系,为后续的基因敲除提供研究材料。
焦雪雪李燕萍
关键词:橙色红曲菌同源重组基因敲除红曲色素
红曲菌转化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红曲菌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具有广阔的研究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红曲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并指明了红曲菌转化系统的研究方向。
王伯华许杨李燕萍
关键词:红曲菌
分子印迹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肉中磺胺嘧啶(英文)被引量:14
2012年
建立了分子印迹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猪肉中磺胺嘧啶残留方法。制备了磺胺嘧啶的分子印迹柱,并优化了分子印迹柱的萃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萃取条件下,分子印迹柱-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加标回收率≥75.6%,相对标准偏差≤6.1%。分子印迹柱为固相萃取柱可以预浓缩与纯化猪肉样品中磺胺嘧啶。与氧化铝萃取柱比,分子印迹柱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萃取效率。本方法已成功用于实际猪肉样品中磺胺嘧啶含量的检测,结果满意。
黄运红许杨杜碧柏何庆华曹郁生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磺胺嘧啶猪肉
橙色红曲菌Rab蛋白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0年
Rab蛋白调控蛋白在细胞中的运输,发现其与丝状真菌的生长发育、液泡融合、自噬及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有关。为鉴定及分析橙色红曲菌(Monascus aurantiacus)AS3.4384中的Rab蛋白家族种类及功能,本论文以酵母菌Rab家族的蛋白序列为同源序列,利用Blast程序在橙色红曲菌蛋白序列中进行同源搜索,并利用生物学软件对所预测到的Rab蛋白进行性质预测、结构域分析、基因结构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发现,AS3.4384中共有9个Rab蛋白,均为小分子量的亲水蛋白且均能定位于细胞器膜上。通过系统发育树及序列比对分析,发现此9个Rab蛋白在红曲菌中是相对保守的。本研究为具体深入研究Rab蛋白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为减少红曲菌产生桔霉素提供新思路。
王娜王娜
关键词:橙色红曲菌RAB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橙色红曲菌As3.4384 orf7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功能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红曲菌能产生多种有益的次级代谢产物,但红曲菌也产生一种对人和哺乳动物肝和肾有毒害的毒素,即桔霉素。因此控制毒素的产生是保障红曲产品安全性所必须的。故对桔霉素的合成途径及相关的基因做深入了解。6个桔霉素合成相关的基因成簇位于21 kb的DNA片段上。克隆了一个新基因(orf7基因),其位于该基因簇的外侧。采用基因敲除技术,构建红曲菌orf7基因缺失菌株。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orf7基因缺失菌株的红曲色素产量,HPLC法检测其桔霉素产量。orf7缺失菌株产红曲色素能力与出发菌株As3.4384相比没有变化;产桔霉素培养13~19 d,桔霉素的产量与出发菌株As3.4384相比增加了142.4%。从而证实orf7基因与桔霉素代谢相关。
邹乐花李燕萍黄志兵许杨
关键词:橙色红曲菌ORF7基因桔霉素
橙色红曲菌乳清苷-5'-磷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
2010年
根据已报道的真菌乳清苷-5′-磷酸脱羧酶(pyrG)氨基酸序列,采用CODEHOP策略设计简并引物,从橙色红曲菌(Monascus aurantiacus)的基因组DNA中克隆得到pyrG基因片段。然后运用PCR法筛选橙色红曲菌Fosmid文库,获得了pyrG基因全长(GenBank登录号:GU723506)。经过blastx比较发现,橙色红曲菌pyrG基因与AspergillusflavusNRRL3357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达到81%。该基因能够作为筛选标记应用于橙色红曲菌同源转化系统。
王伯华许杨李燕萍
关键词:橙色红曲菌基因克隆
橙色红曲菌pyrG缺陷株的筛选及鉴定
2010年
[目的]筛选和鉴定橙色红曲菌pyrG缺陷株。[方法]以橙色红曲菌AS3.4384(Monascus aurantiacus)为出发菌株,运用紫外照射致基因突变,随后对尿嘧啶依赖型菌株的pyrG基因进行测序比对,筛选pyrG基因突变株,最后用含有米曲霉pyrG基因的pAOP互补质粒对其进行基因转化试验。[结果]经紫外诱变得到一株尿嘧啶依赖型的5-FOA抗性菌株UM28。扩增其pyrG基因并进行测序,发现UM28的pyrG基因在核苷酸序列+220bp的位置发生了突变,进而导致氨基酸水平上Pro→Ser的突变,造成了乳清苷-5'-磷酸脱羧酶的失活。UM28通过基因转化能够接受含有米曲霉pyrG基因的互补质粒恢复野生表型,且回复突变率低于10-8,能够用于红曲菌同源转化系统的构建。[结论]获得了一株红曲菌pyrG基因缺陷株UM28,它可被用作基因工程的受体菌。
王伯华许杨李燕萍
关键词:紫外诱变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检测红曲米中的莫纳可林K被引量:5
2010年
建立了测定红曲米中莫纳可林K含量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方法。考察了运行缓冲液的种类、pH及其浓度、有机添加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浓度和分离电压等实验条件对电泳分离效果及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以20mmol/L硼砂(pH10.6,含10%(体积分数)乙醇和40mmol/LSDS)作为缓冲溶液,莫纳可林K能在23min内实现很好的基线分离,线性范围为5.00~100.00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6,检出限(以信噪比(S/N)为3计)为0.13mg/L,加标回收率为98.5%~99.5%。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中,峰面积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表明重复性良好。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红曲米中莫纳可林K含量的测定。
张良许杨李燕萍
关键词: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红曲米
以吡啶硫胺素抗性基因为选择标记的红曲菌原生质体转化研究
2012年
[目的]以吡啶硫胺素抗性基因(Pyrithiamine Resistance Gene,ptrA)为选择标记基因,对红曲菌原生质体转化体系进行研究,以期为红曲菌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含有吡啶硫胺素抗性基因(ptrA)的pPTRⅡ质粒转入橙红色红曲菌AS3.4384原生质体中,随机挑选5个转化子,通过PCR方法和Southern杂交对转化结果进行检测,验证pPTRII质粒是否整合到转化子染色体DNA中。[结果]pPTRⅡ质粒转入红曲菌AS3.4384原生质体中的转化率为20~24个/μg,PCR检测结果显示,基因组DNA中有吡啶硫胺素抗性基因的存在,Southern杂交分析发现,ptrA基因随机整合到了转化子的染色体上,该结果表明ptrA基因可用作红曲菌转化的选择标记。[结论]该研究是吡啶硫胺素抗性基因在红曲菌中的首次转化研究,试验结果为红曲菌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崔华李燕萍
关键词:红曲菌原生质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