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0812201233)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朱建国王云霞赵轶鹏杨连新宋琪玲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稻米
  • 1篇食味
  • 1篇食味品质
  • 1篇水稻
  • 1篇物性
  • 1篇臭氧
  • 1篇臭氧浓度
  • 1篇臭氧浓度升高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篇李潘林
  • 1篇齐义涛
  • 1篇王余龙
  • 1篇宋琪玲
  • 1篇杨连新
  • 1篇赵轶鹏
  • 1篇王云霞
  • 1篇朱建国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自由空气中臭氧浓度升高对“武运粳21”稻米物性及食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研究表明不断升高的地表臭氧浓度使作物生长受抑、产量下降,但对作物品质的影响则不太清楚,特别是食味品质。本文于2009年和2010年在江苏省江都市小纪镇依托自由空气中臭氧浓度增高(free air ozoneconcentration enrichment,O3-FACE)技术平台,以本地主栽水稻品种"武运粳21"为供试材料,设置大气背景臭氧浓度和高臭氧浓度(比大气背景臭氧浓度高50%)2个水平,研究了地表臭氧浓度升高对粳稻物性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物性分析仪测定结果表明,高浓度臭氧使熟米硬度平均增加13.6%,达显著水平。食味计测定结果显示,高浓度臭氧使稻米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和综合值分别下降0.8%(P>0.1)、6.2%(P<0.1)、2.6%(P<0.1)、5.1%(P<0.05)、4.3%(P<0.05),使完整性增加2.0%(P<0.05)。不同年度间稻米物性和食味品质的差异较大,但年度与臭氧间的交互作用未达显著水平。以上结果表明,未来高浓度臭氧环境下生长的稻米蒸煮后将呈变硬趋势,食味品质总体变劣。
宋琪玲齐义涛赵轶鹏王云霞李潘林朱建国王余龙杨连新
关键词:臭氧水稻物性食味品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