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1ZR1447800)

作品数:13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作者:王林辉刘冰鲍一吴震杰孙颖浩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嘉兴市第一医院解放军第45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切除
  • 9篇切除术
  • 9篇腹腔
  • 9篇腹腔镜
  • 7篇肾部分切除
  • 7篇肾部分切除术
  • 7篇分切
  • 7篇部分切除
  • 7篇部分切除术
  • 6篇手术
  • 5篇单孔
  • 5篇肾癌
  • 5篇肾肿瘤
  • 5篇肿瘤
  • 4篇腔镜手术
  • 4篇腹腔镜手术
  • 3篇单孔腹腔镜
  • 3篇单孔腹腔镜手...
  • 3篇肾切除
  • 3篇肾切除术

机构

  • 13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武警河南总队...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13篇王林辉
  • 11篇刘冰
  • 10篇鲍一
  • 9篇孙颖浩
  • 9篇王志向
  • 9篇吴震杰
  • 8篇叶华茂
  • 4篇吕晨
  • 4篇杨庆
  • 4篇李鹏
  • 4篇陈俊明
  • 3篇曲乐
  • 3篇刘佳毅
  • 3篇王杰
  • 3篇时佳子
  • 2篇肖亮
  • 2篇李明敏
  • 2篇宋尚卿
  • 2篇许传亮
  • 1篇侯建国

传媒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微创泌尿外科...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腔镜泌尿...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腹腔镜与标准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三维腹腔镜与标准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探讨三维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49例局限性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55.5±12.5)岁,肿瘤位于左侧肾脏26例、右侧肾脏23例,手术人路为经腹腔途径16例、经后腹腔途径33例。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维腹腔镜组(3D组,20例)和标准腹腔镜组(标准组,29例)。比较两组手术参与者的视觉满意度、操作适应度、头晕不适度、眼睛疲劳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肠道通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两组术后1个月双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3D组视觉满意度、操作适应度和总体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标准组(P值均〈0.05),两组间头晕不适度和眼部疲劳度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热缺血时间、术后肠道通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术后随访4~41个月,无1例患者发生复发和转移。两组术后1个月患侧肾脏GFR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值均〈0.05),健侧肾脏GFR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两组间患侧和健侧肾脏手术前后GFR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应用三维腹腔镜技术行肾部分切除手术安全、可行;与标准腹腔镜相比,三维腹腔镜技术在视觉上和精细操作上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鲍一刘冰王志向刘佳毅吴震杰陈俊明李鹏房晓王林辉孙颖浩
关键词:肾部分切除术肾肿瘤
单孔与标准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通过对比单孔腹腔镜和标准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特点及其安全性、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 2009年8月至2015年2月同一手术组完成的12例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选择手术日期相近、肿瘤大小和DAP评分类似、进行标准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共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肿瘤大小、DAP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和标准腹腔镜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分别为(1.50±0.71)d和(2.45±0.96)d,疼痛评分分别为3.5±1.2和4.3±0.9,切口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1±1.8和7.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213.1±33.9)min和(208.5±65.7)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2.7±66.8)mL和(162.3±168.1)mL、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0.5±12.8)min和(19.5±7.5)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个月分别采用99mTc-DTPA测定双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单孔组和标准腹腔镜组患肾术后GFR较术前分别下降(3.7±8.6)mL/min和(8.9±10.1)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多通道腹腔镜肾切除术安全、有效,对于肿瘤直径较小、位置较好的肾肿瘤的治疗效果与标准腹腔镜相似。
鲍一刘冰王志向吴登爽吴震杰陈俊明李鹏王林辉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手术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和地位被引量:15
2017年
T1期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可以为患者带来长远的获益,且控瘤效果与肾癌根治术相同,因此该术式在肾癌的治疗中被更多的应用。凭借着机器人手术系统优越的机械性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中优势明显,且应用前景广阔。未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将成为肾癌保肾手术治疗的主流方式。
王林辉王杰时佳子
关键词:肾癌微创手术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
R.E.N.A.L.评分系统在机器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运用R.E.N.A.L.评分系统分析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肿瘤特征和适应证特点,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同一术者连续完成的70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23例,年龄(52.8±10.3)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4.8±3.25)kg/m2,麻醉评分(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Score,ASA)为(2.0±0.4)分,Charlson全身合并症评分(age-weighted)为(0.7±1.03)分。左侧肿瘤38例(其中孤立肾肾肿瘤1例),右侧肿瘤32例(其中孤立肾肾肿瘤1例),肿瘤均为单发,肿瘤最大径(3.7±1.31)cm;R.E.N.A.L.评分(8.1±1.31)分。根据肾肿瘤R.E.N.A.L.评分系统得分的高低分组,分析并比较组间各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1例手术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其余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30±48.3)min,术中出血(154±135.9)mL,术中血流阻断时间(23.0±9.30)min,术后住院时间(11.4±4.44)d,总体输血率8.57%(6/70),总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7.1%(12/70)。术后病理:手术切缘均为阴性,肾细胞癌58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其他良性病变8例。术后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末次随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低、中、高复杂程度(R.E.N.A.L.评分)组间各参数比较:在前10例中完成的例数(50.0%vs 10.9%vs 11.1%,P=0.033)、手术时间[(213±35.5)vs(225±48.9)vs(269±31.7)min,P=0.008]、术中出血量[(86±31.3)vs(158±148.5)vs(172±66.7)mL,P=0.032]和缺血时间[(18.9±7.54)vs(22.2±8.88)vs(30.4±9.76)min,P=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肿瘤R.E.N.A.L.评分与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手术疗效密切相关,术前运用R.E.N.A.L.评分系统区分肿瘤复杂程度有助于指导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技术在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合理应用。
吴震杰叶华茂李明敏刘冰肖亮蔡晨吕晨生晶孙颖浩王林辉
关键词:肾肿瘤腹腔镜检查肾切除术
单孔多通道3D腹腔镜肾癌手术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初步应用单孔多通道3D腹腔镜进行肾癌手术,探讨该手术是否安全可行,评估其优缺点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我中心从2014年1月起开展单孔多通道3D腹腔镜肾癌手术,至2015年1月共开展肾癌根治术6例,肾部分切除术2例。我们收集了8例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期间各项临床指标及随访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未增加任何辅助切口。本组肾癌根治术和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16.7±51.3)min、(217.5±31.8)min,术中出血分别为(336.7±443.9)ml、(100.0±70.7)ml。其中2例肾部分切除术热缺血时间为16min和24min。术中术后未输血,未出现并发症。患者于术后(2.4±0.5)天恢复胃肠功能,术后住院天数为(5.3±1.4)d。术后平均随访(25.5±3.7)个月,随访期间无肿瘤复发,切口无明显手术瘢痕,体表毁损程度小。结论:单孔多通道3D腹腔镜既具有单孔腹腔镜体表毁损程度小、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及Trocar穿刺点相关并发症少等优点,又结合了3D腹腔镜图像立体感强、手术操作精确度高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单孔腹腔镜缝合、打结等操作的难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刘佳毅王志向王杰叶华茂高轶李尧吴震杰鲍一刘冰王林辉
关键词:肾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术
趋化因子受体CXCR4核定位表达与肾癌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趋化因子受体CXCR4核定位表达与肾癌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413例肾癌组织CXCR4的亚细胞定位表达,根据染色结果分为核定位阳性表达组及核定位阴性表达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 413例肾癌组织中170例CXCR4核定位阳性表达,243例CXCR4核定位阴性表达,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核定位阴性表达组相比,核定位阳性表达组Robson分期高、癌栓发生率高、淋巴结转移率高、远处转移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定位阳性表达组生存率为86.5%(147/170),低于核定位阴性表达组97.1%(236/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肾癌组织中CXCR4核定位表达与Robson分期高、癌栓形成、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患者预后差相关。
叶学荣鲍一王志向刘冰宋尚卿曲乐陈俊明李鹏王林辉孙颖浩
关键词:CXCR4受体核定位肾肿瘤预后
经腹单孔末端可弯3D腹腔镜行猪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动物实验:附视频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初步尝试经腹单孔多通道末端可弯3D腹腔镜行猪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评估3D单孔腹腔镜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的可行性,总结使用末端可弯3D腹腔镜的经验及操作难点。方法猪全麻后取仰卧位,向左摇床30°,取经右侧腹直肌切口,长约3 cm,逐层切开至腹腔后,置入Olympus单孔多通道系统(Quad-Port)建立操作通道。充入CO2,气腹压达14 mm Hg,置入Olympus 10 mm末端可弯3D腹腔镜及预弯器械,打开侧腹膜,沿肾盂向下游离3 cm长的输尿管,离断并上下纵行剖开1 cm。用4-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输尿管前壁并打结,翻转输尿管180°后连续缝合后壁。完成吻合前置入双J管,最后间断缝合3针完成缝合。结果在不增加额外通道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8 min。为了实践练习单孔腹腔镜下缝合技术,共缝合猪输尿管11针,用时53 min。术中出血少,无术中并发症。结论经腹单孔多通道3D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安全、可行,但手术操作难度较大。配合使用末端可弯3D腹腔镜及可弯、预弯器械,使得手术图像立体感强,视野更加灵活,手术操作精确度高,有效降低单孔器械"打架"及手眼协调难度。
刘冰鲍一王志向汪洋吕晨杨庆叶华茂吴震杰王林辉孙颖浩
关键词: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单孔腹腔镜
中国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全腔镜下右肾癌根治切除联合腔静脉Ⅱ级癌栓取出术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尝试应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完成全腔镜下右肾癌根治切除+腔静脉Ⅱ级癌栓取出术。方法患者女性,73岁,因"右腰痛伴肉眼血尿4个月"行CT检查提示:右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肿瘤大小4.9cm×4.7cm,下腔静脉内癌栓长度4.6cm。术前行靶向药物治疗3个月,复查肿瘤大小4.3cm×4.4cm,癌栓长度缩短为3.3cm。术前2d于下腔静脉癌栓近心端放置滤器。患者取左侧斜卧位,在右侧腹直肌外侧缘脐上2cm处经12mm套管置入镜头,直视下分别置入1、2号机械臂8mm套管及第1、2、3辅助孔套管,装配机械臂。将升结肠及十二指肠翻至左侧,暴露右肾周筋膜,打开下腔静脉鞘,沿下腔静脉表面充分游离。游离并夹闭右肾动脉后,使用血管吊带依次阻断癌栓尾侧下腔静脉、左肾静脉、癌栓头侧下腔静脉。于右肾静脉根部向上纵行切开下腔静脉5cm,完整取出下腔静脉内癌栓并切除部分与之粘连的右侧下腔静脉壁,关闭下腔静脉切口,开放血流。彻底止血,取出标本,放置引流后逐层关闭切口。结果手术顺利,历时363min,下腔静脉共阻断47min,术中出血1 200mL,术中输血1 200mL。术后因贫血输血1 000mL,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第3天肠道恢复通气,引流管留置时间3d,术后住院16d。结论成功完成中国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全腔镜下肾癌根治切除+腔静脉Ⅱ级癌栓取出术,手术安全、可行,但难度较大,应严格把握适应证,确保手术安全。
王林辉叶华茂吴震杰李明敏吕晨赵志青肖亮盛夏宋丽徐梦璐申国君孙颖浩
关键词:腔静脉癌栓肾切除术
经腹单孔多通道联合末端可弯3D腹腔镜行猪肾部分切除术的初步尝试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初步尝试经腹单孔多通道联合末端可弯3D腹腔镜行猪肾部分切除术,介绍用猪作为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动物模型的经验和体会,探讨其可行性,总结操作难点,并总结末端可弯3D腹腔镜操作特点。方法雄性香猪1只,全麻后取平卧位。取经右侧腹直肌切口,长约3.5cm,依次逐层切开至腹腔后,应用Olympus单孔多通道Port建立操作通道。以14mmHg(1mmHg=0.133kPa)形成气腹,进入腹腔后打开侧腹膜,游离右肾下极及肾蒂。阻断肾动脉后切除右肾下极。间断"8"字全层缝合肾脏创面,开放血流后未见明显出血。将切除的右肾脏下极装入标本袋,从原切口取出。结果在不增加任何额外切口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7min,其中总阻断时间21min(切除5min,缝合16min),术中出血约20mL。无任何术中并发症。结论单孔多通道经腹3D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有一定难度,但手术总体安全、可行。联合末端可弯3D腹腔镜,使得手术图像立体感强,手术操作精确度高,能有效降低单孔器械"打架"及手眼协调难度。应用猪作为动物模型进行单孔多通道联合末端可弯3D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可以让外科医生有效积累手术经验及技巧。
刘冰王志向杨庆叶华茂鲍一吴震杰王林辉孙颖浩
关键词:肾部分切除术单孔腹腔镜手术
肾嫌色细胞癌113例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单中心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探讨与肾嫌色细胞癌预后相关的临床指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5月在上海长海医院住院手术,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肾嫌色细胞癌的11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生存分析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计算,并用Log-rank法对生存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肾嫌色细胞癌占同期所有肾细胞癌的4.8%(113/2 355),患者中位年龄为50.96岁,男女比例为1.01∶1,80例(70.8%)无症状。肾嫌色细胞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108/110)、96.4%(106/110)、95.5%(105/110)。本组中Ⅰ型肾嫌色细胞癌107例,Ⅱ型肾嫌色细胞癌6例。肾嫌色细胞癌单因素Kaplan-Meier预后分析显示,Ⅱ型肾嫌色细胞癌的预后有好于Ⅰ型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5);不同症状、不同T分期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的肾嫌色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预后较好的肾癌亚型之一,其中Ⅱ型预后相对更好。患者的症状、肿瘤的大小和AJCC分期可以作为判断肾嫌色细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王志向刘冰鲍一时佳子杨启维陈星晔杨庆叶华茂许传亮侯建国杨波王林辉孙颖浩
关键词:肾癌肾嫌色细胞癌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