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

作品数:860 被引量:4,235H指数:25
相关作者:胡瑾秋宫敬张来斌罗雄麟朱筱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56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3篇天文地球
  • 93篇化学工程
  • 75篇环境科学与工...
  • 68篇经济管理
  • 66篇理学
  • 5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8篇动力工程及工...
  • 23篇文化科学
  • 21篇机械工程
  • 18篇文学
  • 13篇语言文字
  • 10篇艺术
  • 9篇电气工程
  • 8篇农业科学
  • 7篇建筑科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政治法律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9篇盆地
  • 46篇储层
  • 45篇压裂
  • 42篇页岩
  • 34篇油藏
  • 34篇数值模拟
  • 32篇值模拟
  • 25篇页岩气
  • 23篇水合物
  • 23篇水平井
  • 23篇平井
  • 22篇油气
  • 22篇天然气
  • 21篇网络
  • 20篇气藏
  • 19篇钻井
  • 19篇凹陷
  • 18篇分子
  • 16篇鄂尔多斯盆地
  • 13篇石油

机构

  • 77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90篇中国石油大学...
  • 87篇中国石油天然...
  • 57篇中国石油
  • 25篇中国石油大学...
  • 20篇中国石油大学
  • 17篇中国石化
  • 15篇中海油研究总...
  • 1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3篇清华大学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0篇教育部
  • 9篇大连理工大学
  • 7篇中海石油中捷...
  • 6篇北京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西南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7篇胡瑾秋
  • 32篇张来斌
  • 32篇宫敬
  • 24篇罗雄麟
  • 21篇朱筱敏
  • 21篇史博会
  • 16篇周红军
  • 14篇冯霄
  • 13篇左信
  • 13篇丁麟
  • 12篇鲜本忠
  • 12篇赵震
  • 11篇侯吉瑞
  • 11篇张宏
  • 11篇刘坚
  • 11篇朱世发
  • 10篇刘广峰
  • 8篇韦岳长
  • 8篇张玉明
  • 7篇石军太

传媒

  • 33篇化工学报
  • 30篇油气储运
  • 27篇化工进展
  • 25篇石油学报(石...
  • 24篇石油机械
  • 20篇科学技术与工...
  • 20篇石油科学通报
  • 15篇中国安全科学...
  • 15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篇工程热物理学...
  • 1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2篇石油勘探与开...
  • 1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0篇天然气工业
  • 10篇石油学报
  • 10篇计算机与应用...
  • 9篇石油矿场机械
  • 9篇油气地质与采...
  • 9篇过程工程学报
  • 9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47篇2023
  • 125篇2022
  • 99篇2021
  • 58篇2020
  • 38篇2019
  • 87篇2018
  • 86篇2017
  • 113篇2016
  • 106篇2015
  • 92篇2014
  • 40篇2013
  • 11篇2012
8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杂吲哚合成被引量:2
2012年
氮杂吲哚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分子,在材料科学以及药物设计与合成中具有重要地位。由于氮杂吲哚在结构上区别于吲哚,所以一些经典的合成吲哚的方法并不很适用于氮杂吲哚的合成。近年来,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为氮杂吲哚的合成提供了更多的原料选择以及更有效的成环方式,从而为氮杂吲哚的合成开辟了新的方向。本文综述了氮杂吲哚有机合成方法学近年来的进展,介绍了通过Bartoli合成、Fischer吲哚合成、有机锂试剂、过渡金属促进以及其他方法来合成氮杂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总结了合成各类氮杂吲哚(4-氮杂吲哚、5-氮杂吲哚、6-氮杂吲哚以及7-氮杂吲哚)的常用有机合成方法,为促进氮杂吲哚类化合物在药物合成化学以及材料科学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王志会王晓
关键词:过渡金属
稠油重质组分微生物降解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3年
胶质、沥青质是稠油的重质组分,由于结构复杂和生物可利用性低,胶质、沥青质是稠油污染物进行微生物降解去除的瓶颈。在阐述胶质、沥青质化学结构和检测方法基础上,总结国内外有关稠油重质组分胶质、沥青质的生物降解作用,可为环境中稠油污染物的有效去除提供理论支持。调查表明:稠油胶质与沥青质化学结构质相似,均含多个芳香核,O、N、S等杂原子,主要区别在于稠环芳烃的聚合度不同,胶质中稠环的环数远小于沥青质;胶质以稳定的胶体分散状态存在于原油中,并与沥青质分子间形成络合物,聚结成大分子聚集体。目前已经筛选出可降解胶质、沥青质的菌株,包括细菌和真菌,但所筛菌种降解率仅为10%左右。针对稠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理研究十分有限,多集中在稠油胶质、沥青质组分相对含量及功能基团的变化上。对于环境介质中相关组分环烷酸、咔唑类及噻吩类,已获得一些生物降解规律和途径,为胶质沥青质的生物去除提供了可能。鉴于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疏水性有机物在生物可利用性上具有增强作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胶质、沥青质生物降解的促进作用也已得到证实,报道的影响途径包括增加生物量、增强新陈代谢过程、改变摄取机制、参与共代谢以及影响细胞表面性质和菌体Zeta电位等,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使稠油胶质降解率提高10%以上。综上,未来应加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深入探索胶质与沥青质生物降解的分子机理和影响因素,在提高其生物可利用性的作用途径上进行突破。
王新伟蔡婷刘宇谭希
关键词:稠油胶质沥青质生物降解生物表面活性剂
油气储层火山物质蚀变产物及其对储集空间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克-夏地区下二叠统为例被引量:36
2014年
通过镜下观察(岩石、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与岩心分析,结合地层水分析结果、岩矿组成和物性数据等,以准噶尔盆地克一夏地区下二叠统为例,系统研究了含火山物质油气储层中不同自生矿物成因机理、自生矿物对油气储集空间的影响、孔隙演化及其控制因素,对储集空间具有重要影响的自生矿物主要有绿泥石、沸石(包括方沸石、片沸石和浊沸石)、方解石、钠长石和自生石英。研究表明,酸性水的加入促使早期碱性条件下析出的沸石、钠长石和方解石易于溶蚀;钾长石或斜长石溶蚀后,非等体积矿物转化析出钠长石。早期适量的绿泥石衬边和包膜对储集空间有保护意义,但成岩后期大量的绿泥石胶结破坏孔隙。与基性岩相比,中酸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未见大规模绿泥石胶结,储层物性较好。NaHCO_3型地层水和有机酸影响下的方沸石胶结砂(砾)岩中,次生溶孔发育,为有利的碎屑岩储层。总体上,火山物质的成岩作用及蚀变演化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深层油气储层质量。
朱世发朱筱敏刘学超李超王星星谈明轩耿名扬李艳平
关键词:自生矿物储层质量下二叠统准噶尔盆地
天然气管网大数据分析方法及发展建议被引量:16
2020年
天然气管网数据具有海量、多源异构、类型多样、价值密度差异大等特点,数据分析与应用难度大。借鉴电网、供应链、互联网等领域大数据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多元数据综合分析的天然气管网大数据分析方法框架。从数据清洗、特征筛选、特征重构3个方面阐述了管网数据处理的方法与功能;结合具体业务和场景,明确了预测预警、模式识别、规则学习与推理是构成管网数据挖掘方法的基础;讨论了运用多元化管网数据的综合方法,指出发展多模态学习和联邦学习是打破管网数据壁垒、形成数据智慧的关键路径。天然气管网大数据分析应该不断完善管网的大数据"生态"、深入研究融合领域知识的机器学习方法,发展跨领域、可解释、可控制的管网大数据分析方法体系,为智慧管网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苏怀张劲军
关键词:天然气管网大数据方法论
基于流量前馈-模糊反馈控制策略的FPSO药剂量添加控制
2022年
作为大型的海上油气生产、储油、卸油平台,FPSO平台药剂添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在生产波动及外排水含油分析仪测量数据不准确等复杂工况情况下,生产水处理过程的药剂量添加控制面临严峻挑战。在分析含油分析仪特性和药剂添加要求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生产水流量前馈和模糊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模糊控制不依赖于数学模型,因此它解决了药剂添加系统的建模问题。生产水流量是药剂添加系统的主要干扰,卡尔曼滤波处理后用来作为前馈信号,消除了流量变化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结合含油分析仪趋势信息及效率因数作为输入的模糊控制,提高了药剂添加系统的快速性和抗干扰能力。最后,基于某FPSO现场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王彬孙恪成杨波曹宇高小永
关键词:模糊控制FPSO卡尔曼滤波药剂添加
图神经网络综述被引量:32
2022年
近几年来,将深度学习应用到处理和图结构数据相关的任务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图神经网络的出现使其在上述任务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在社交网络、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甚至生命科学等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图神经网络可以把实际问题看作图中节点之间的连接和消息传播问题,对节点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建模,从而能够很好地处理图结构数据.鉴于此,系统综述了图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应用.首先从谱域、空间域和池化3方面对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了阐述.然后,描述了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自编码器的图神经网络模型,并补充了一些其他方法实现的图神经网络.其次,总结了针对图神经网络能不能做大做深等问题的讨论分析.进而,概括了图神经网络的4个框架.还详细说明了在图神经网络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图神经网络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和总结.相较于已有的图神经网络综述文章,详细阐述了谱理论知识,并对基于谱域的图卷积神经网络体系进行全面总结.同时,给出了针对空间域图卷积神经网络效率低的改进模型这一新的分类标准.并总结了针对图神经网络表达能力、理论保障等的讨论分析,增加了新的框架模型.在应用部分,阐述了图神经网络的最新应用.
马帅刘建伟左信
关键词:谱域
自进式岩屑磨料直旋混合射流钻头流场数值模拟
2015年
为了解决超短半径径向水平井水力钻头破岩效率低的问题,将膛线引入水力学中,利用膛线的螺旋切割产生直旋混合射流,同时根据磨料射流高效破碎靶件的特点,利用岩屑产生磨料射流的优势,设计了A、B 2种结构的自进式岩屑磨料直旋混合射流钻头,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钻头的流场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钻头的螺旋切槽能够形成旋转射流,磨料漏斗均能吸入岩屑形成磨料射流;钻头的扩展段和井底两侧均能产生涡漩,该涡漩可以促进岩屑翻滚,进而提高清岩效果,轴向速度分布规律与常规喷嘴圆形射流规律相似;自进式岩屑磨料直旋混合射流钻头设计时应优选A型。
兰起超李根生王海柱史怀忠黄中伟宋先知
关键词:磨料射流径向水平井膛线钻头设计
国际油价下行下中国新能源发展政策选择被引量:2
2015年
目前,国际油价处于低价运行状况,这对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新能源产业产生了较大挑战。本研究(1)分析了不同国际油价和新能源产业成长水平静态组合情景下的整体能源安全状况。(2)刻画了在投机性和战略性两种新能源推动政策框架下,国际油价价格走势对新能源产业成长速度的动态关系。(3)基于历史规律,界定出当前和未来国际油价和新能源产业所可能处的周期阶段。(4)在对不同政策框架下,预测中国未来5~10年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整体能源安全态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郭庆方张硕徐宁
关键词:新能源国际油价
低渗透气藏采收率预测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低渗透气藏的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开发气藏时动用不均一,给计算采收率带来困难,为此,提出了更适合低渗透气藏的采收率计算方法。针对气藏动用很不均衡的特点,对各生产井分别计算:采用了盈亏平衡法、气井垂直管流理论、气井产能方程、物质平衡法等方法,最终提出了预測现有井网形式下的低渗透气藏采收率方法。靖边气田S井区实际应用表明,计算的采收率为49. 4%,和实际情况较接近,与同类型气藏相比处于较高水平。
穆中奇代金友赵正军吕利刚代恒张子为
关键词:靖边气田采收率
南堡凹陷滩海地区不同级别断裂活动及其对沉积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南堡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中一个小型裂谷成因的陆相沉积盆地,盆地内不同级次的断裂活动影响着砂体的展布。所以在研究区中进行层序地层以及沉积相研究须以构造演化研究作为轴线,通过对不同级次断层活动史的分析解释沉积砂体在盆地内部的充填特征。基于580 m岩心的观察以及覆盖整个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对南堡凹陷滩海地区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与断层演化的研究。古近系沙河街组到东营组沉积时期该地区发育有七个裂陷亚幕。每个裂陷亚幕之间的沉积具有继承性,而裂陷内部砂体的垂向分期主要受湖平面的升降变化控制。湖盆边缘的断层影响朵叶体的迁移摆动以及沉积相的发育,湖盆内部次级断层则控制砂体的再次分配。明确不同级别断裂活动对沉积砂体展布的影响,为后续的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
万锦峰鲜本忠李振鹏张建国姜在兴王建伟
关键词:边界断层沉积充填古近系南堡凹陷
共9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