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L08DWW018)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倍雷徐立伟赫云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他者
  • 4篇后现代
  • 3篇现代主义
  • 3篇后现代主义
  • 2篇他者形象
  • 2篇解构
  • 1篇知识分子
  • 1篇审丑
  • 1篇审美
  • 1篇审美对象
  • 1篇乔伊斯
  • 1篇宗教
  • 1篇宗教传统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形象
  • 1篇现代语境
  • 1篇逻辑
  • 1篇逻辑性
  • 1篇介入
  • 1篇后现代语境

机构

  • 7篇大连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李倍雷
  • 6篇徐立伟
  • 2篇赫云

传媒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宁波广播电视...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唐山学院学报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年份

  • 8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典型”作为“他者形象”被引量:2
2009年
"典型"作为"他者形象",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为文本"过程的表现,中国当代文学中,典型人物的非中心化"他者"形象,是后现代主义对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解构的表现;典型事件向他者视角的演变,在于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消解;典型环境演变成为"平面化的‘他者’在场",源于后现代主义对深度的消解。与此同时,典型作为他者的文化形态也出现了"泛精英、大众、反精英"形式,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拆解,能够发现"精英-大众-反精英"的过程也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文"的不同层次表现。
李倍雷徐立伟
关键词:他者后现代主义
乔伊斯与爱尔兰宗教传统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爱尔兰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宗教在爱尔兰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乔伊斯从小接受耶稣会士的教育,深受宗教的影响和熏陶,但同时他也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反教和叛逆。乔伊斯对宗教的态度始终是暧昧的。在接受与拒绝、崇拜和嘲弄间,乔伊斯逐渐从宗教走向世俗,转而成为艺术的使徒。从灵性生活到世俗生活再到艺术生活,乔伊斯的戏剧人生始终与宗教传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赫云
关键词:乔伊斯宗教
作为审美对象的“他者”被引量:2
2009年
分析作为审美对象的"他者",提出其审美形态为"传统审美、泛审美,非审美,审丑"。通过对四种审美形态的分析诠释出他们的文化观念分别为:"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审美标准;解构了"中心主义"的审美标准;解构了"二元对立"的审美标准;消解"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的审美标准。并指出"审丑"具有"批判意义","审丑"不是"表现丑"。
李倍雷徐立伟
关键词:审美泛审美审丑
解构作为批判——《红拂夜奔》中的知识分子批判研究
2009年
《红拂夜奔》是王小波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中,作者通过解构元叙事,批判知识分子文化命运;通过戏谑手段,批判知识分子文化处境,同时通过性荒诞描写,批判知识分子文化精神。从作品的解构主义形式入手,并结合捷克作家昆德拉的影响,探讨《红拂夜奔》中的批判精神,将是解读王小波作品的有效方式。
李倍雷徐立伟
关键词:解构知识分子
典型向“他者”的演变研究
2009年
中国当代文学中,通过对典型人物的非中心化"他者"形象研究,指出其实质是后现代主义对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解构的表现;典型事件向"他者"视角的演变,在于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消解;典型环境演变成为"平面化的‘他者’在场",源于后现代主义对深度的消解。典型演变为"他者"的文化形态由此出现了"泛精英、大众、反精英"形式,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拆解,发现"精英、大众、反精英"的过程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文"的不同层次表现。
李倍雷徐立伟
关键词:他者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语境下的“他者”文化形象
2009年
在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新当代文学的影响中,"典型"的形象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演变为"他者"的身份,而受到关注,作者与其塑造的"典型"互为主观。中国新当代文学在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互为文本"过程中,中国当代文学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作品中的"他者",更是一个文化形象的"他者身份",这个身份隐喻了一个以意识形态为主体的形象。
李倍雷赫云
关键词:他者文化形象
解构:“发现性语境”下的介入
2009年
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发现性语境"时期研究的分析,指出其典型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的不可分析性认知和中国对"中西方文化关系"的非逻辑性认知:对"西方文化"的不可分析性认知,第一体现在对"多元的西方文化"的缺乏分析性认知;第二,体现在"文化背景"的不可分析性认知。对"中西方文化关系"非逻辑认知,第一体现在对本土性"文化立场"的错位认知;第二,体现在对西方文化中的"东方学"缺乏认知。并提出,"发现性语境"的"不可分析性与非逻辑性"特质,使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第一时期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呈解构与被解构的关系。
李倍雷徐立伟
关键词:解构非逻辑性
典型作为“他者”形象
2009年
"典型作为他者,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为文本"过程的表现,中国当代文学中,典型人物的非中心化"他者"形象,是后现代主义对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解构的表现;典型事件向他者视角的演变,在于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消解;典型环境演变成为"平面化的‘他者'在场",源于后现代主义对深度的消解。与此同时,典型作为他者的文化形态也出现了"泛精英、大众、反精英"形式,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拆解,能够发现"精英——大众——反精英"的过程也是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文"的不同层次表现。
李倍雷徐立伟
关键词:他者后现代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