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7566)

作品数:16 被引量:132H指数:8
相关作者:何杰陈一锴李旭宏彭佳高梦起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通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路面
  • 4篇仿真
  • 3篇动荷载
  • 3篇动荷载作用
  • 3篇平顺性
  • 3篇重型货车
  • 3篇均布
  • 3篇货车
  • 3篇荷载
  • 3篇荷载作用
  • 2篇道路友好性
  • 2篇悬架
  • 2篇遗传算法
  • 2篇友好性
  • 2篇粘弹性
  • 2篇枢纽
  • 2篇数值仿真
  • 2篇沥青
  • 2篇沥青路
  • 2篇沥青路面

机构

  • 16篇东南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南京依维柯汽...
  • 1篇南通市规划编...

作者

  • 12篇何杰
  • 10篇陈一锴
  • 9篇李旭宏
  • 7篇彭佳
  • 5篇高梦起
  • 3篇徐中
  • 3篇陈大伟
  • 2篇任秀欢
  • 2篇丛颖
  • 2篇毛海军
  • 1篇朱彦东
  • 1篇王鹏英
  • 1篇祁志国
  • 1篇杭文
  • 1篇单晋
  • 1篇张军
  • 1篇赵池航
  • 1篇郭彦

传媒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均布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剪应力动态响应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为探求重载货车不同行车速度下沥青面层水平剪应力动态响应规律,结合半刚性基层路面特点,采用层状体系理论,建立一个ANSYS 3-D有限元粘弹性路面结构模型。在施加非均布动荷载情况下进行了非线性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沥青面层内的最大水平剪应力均随行车速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行车速度在20km/h左右时,水平剪应力达到最大,对路面剪切破坏程度最严重。
高梦起何杰王鹏英
非均布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粘/线弹性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为探求非均布动荷载作用下粘/线弹性沥青路面模型之间的动态响应差别,结合我国当前半刚性基层路面特点,采用层状体系理论,建立ANSYS 3-D有限元模型,施加非均布动荷载,进行非线性求解计算,并对路面结构模型各层的动态力学响应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
高梦起何杰王鹏英陈一锴
关键词:半刚性基层路面线弹性粘弹性
基于动载荷模拟的半刚性沥青路面响应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和有限元技术的半刚性沥青路面动载荷响应分析方法,可准确计算重型货车各轴的动载荷.分析动、静载荷共同作用下路面的应力、应变,有效预测路面疲劳寿命.依据车辆动力学原理,基于ADAM S平台构建重型货车-路面系统的多自由度虚拟样机模型,通过仿真得出第一轴右侧单轮和第三轴右侧双轮的动载荷变化规律;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建立半刚性沥青路面的3D黏弹性有限元模型,在考虑轮胎矩形印迹和动载荷动态性的基础上,分析和比较单、双轮载荷作用下的路面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路面的疲劳破坏是动载荷引起的水平应力、横向应力和垂直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平应力的交变变化是破坏的主要因素;此外,重型货车的后轴双轮造成的路面疲劳断裂破坏为前轴单轮的3.96倍.
陈一锴何杰彭佳祁志国任秀欢
关键词:动载荷半刚性沥青路面重型货车虚拟样机有限元
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城市快速路匝道优化设置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匝道设置是城市快速路设置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匝道设置问题的分析,对城市快速路周边道路网络设计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问题。其中上层规划模型是从交通规划者的角度出发,在各种约束的前提下,设计合理的匝道布局,使得交通出行达到系统最优;而下层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采用变需求的用户平衡模型来描述用户的出行规律。上层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下层模型采用超量需求法求解。算例的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得到合理的匝道设置方案,从而为规划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徐中陈大伟
关键词:匝道遗传算法
基于模糊控制的重型货车空气悬架性能多目标优化被引量:14
2008年
针对空气悬架的非线性特点在Matlab平台上建立1/4重车动力学模型,基于Simulink完成半主动空气悬架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联合动力学和控制模型进行悬架刚度的适时调控仿真,从而提高车辆的平顺性;在此基础上,以悬架阻尼系数为变量进行仿真,得到车辆平顺性和道路友好性随阻尼系数的变化规律;最后对系统的平顺性和道路友好性目标进行加权优化处理,得到模糊控制条件下使悬架获得最优综合性能的悬架阻尼系数.优化后的重车模型道路友好性和平顺性分别改善了10.7%和19.7%.
陈一锴何杰李旭宏彭佳高梦起
关键词:重型货车空气悬架模糊控制道路友好性平顺性
三维随机路面通用模型建立与仿真被引量:20
2009年
为了给虚拟样机仿真分析提供复杂三维路面环境,基于单点FFT路面不平度时域模型,建立了三维FFT随机路面数学模型,并实现了其在Matlab中的仿真;依据三角网格法理论,建立了生成三维路面文件的通用模型,包括节点的生成和单元生成算法,并导入Adams形成所需的三维路面仿真环境。应用上述方法生成C级路面,对所选择的车辆样机进行了行驶平顺性仿真,与GB/T 13441—92标准对比分析得到了该车行驶平顺舒适性的合理时间。
彭佳何杰丛颖李旭宏陈一锴
关键词:数学模型行驶平顺性仿真
非均布动荷载作用下车速对粘弹性沥青路面寿命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在不考虑超载情况下,为探求重载货车行车速度对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影响,采用层状体系理论,建立AN SYS 3-D有限元粘弹性路面结构模型;针对不同车速及非均布动荷载作用下路表面弯沉值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利用轴载换算方法对仿真结果在不同车速下的寿命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重载车速在10-32 km/h之间时,路面的动态弯沉值显著大于静态弯沉值;当车速在17 km/h时,动态弯沉比静态弯沉大22.4%,此时沥青路面的实际使用寿命比设计寿命缩短将近61.5%。在合宁高速公路上开展的交通调查结果显示,高速公路入口2 km内、收费站前1 km内、车辆爬坡路段及交通繁忙的大桥上,大多数重车的车速都处于不利行车速度,对路面实际使用寿命的影响非常显著。
何杰高梦起王鹏英陈一锴彭佳
关键词:弯沉值
基于当量轴次和当量系数理论的计重收费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基于当量轴次和当量系数提出当量系数法,建立收费标准的确定模型和方法。由该方法得到的收费标准能够在满足公路投资者经济利益的同时,有效遏制超限超载现象的蔓延。首先通过分析各省现行的计重收费方案选择出较为合理的收费模式;然后,提出一种当量系数法,运用当量轴次理论建立不同车型、车货总重的车辆引起的道路破坏费用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分车型收费的数学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扩展构建计重收费标准计算模型,从而得出基本费率和超限加收系数;最后,通过在河南省高速公路计重收费中的应用,证明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张军李旭宏何杰陈一锴梁亚莉
关键词:运输经济计算方法计重收费收费标准当量轴次车辆换算系数
基于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的汽车侧风稳定性虚拟试验研究
2010年
在预瞄跟随理论基础上设计的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常用于弯道、移线、蛇行试验中横向轨迹的控制,文中研究了它对汽车侧风稳定性的控制效果.根据预瞄跟随理论及PID控制技术,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驾驶员方向控制模型;根据某轿车实测数据,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了车辆-侧向风-道路耦合模型;通过定义输入变量(转向盘转角)和输出变量(侧向位移),实现了基于ADAMS与MATLAB/Simulink的汽车侧风稳定性联合仿真.试验结果显示驾驶员模型能够有效控制由侧向风引起的大幅度侧向偏移,系统具有较强的跟随性和鲁棒性.
任秀欢何杰赵池航陈一锴
关键词:ADAMS联合仿真虚拟实验
区域综合货运枢纽布局优化模型被引量:5
2009年
区域综合货运枢纽布局优化是区域综合运输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首先以区域货运系统总体运输费用最低为目标,构建了区域综合货运枢纽布局优化模型.然后,研究了基于联合运输的区域货物综合运输网络描述方法,在一般联合运输路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货物联合运输合理可行路径的3个约束条件,即合理的方式序列、合理的运距和合理的换装次数.其次,研究了基于超级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在枢纽之间增加了虚拟专用路径.最后,通过模拟分析算例对模型及求解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是区域综合货运枢纽布局优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
陈大伟徐中李旭宏
关键词:综合运输货运枢纽货物运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