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9201-201-17)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4
相关作者:周艳林闵建国邹节明刘华钢王力生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抗氧化
  • 3篇抗氧化活性
  • 3篇活性
  • 3篇TL
  • 2篇菝葜
  • 2篇抗氧化活性成...
  • 2篇活性成分
  • 2篇HPLC法
  • 2篇HPLC法测...
  • 2篇C-
  • 1篇学成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乙酸
  • 1篇乙酸乙酯
  • 1篇乙酸乙酯提取...
  • 1篇乙酯
  • 1篇英文
  • 1篇中绿原酸
  • 1篇提取物

机构

  • 6篇桂林三金药业...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周艳林
  • 5篇闵建国
  • 4篇邹节明
  • 3篇刘华钢
  • 3篇王力生
  • 2篇邹准
  • 1篇莫凯
  • 1篇华娟
  • 1篇孟杰
  • 1篇杨斌
  • 1篇王征
  • 1篇黎胜红
  • 1篇寿晓云

传媒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金沙藤中绿原酸、咖啡酸和p-香豆酰葡萄糖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金沙藤中绿原酸、咖啡酸和p-香豆酰葡萄糖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l8(250 mm×4.6 mm,5μm),甲醇-乙腈-1%冰醋酸(5∶5∶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35℃。结果绿原酸、咖啡酸和p-香豆酰葡萄糖分别在0.368-2.760、0.064-0.480、0.102-0.765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48%、99.56%、101.73%,RSD分别为1.44%、0.92%、1.6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金沙藤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王采奕胡筱希闵建国邹准周艳林邹节明
关键词:绿原酸咖啡酸
TLC-生物自显影法导向分离菝葜中抗氧化活性成分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导向分离菝葜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为建立"谱-效"相关质控标准奠定基础。方法:用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乙醇溶液(DPPH)和传统显色剂显色,检识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选择性进行导向分离鉴定。结果:经反复柱层析,从菝葜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白黎芦醇(Ⅰ)、落新妇苷(Ⅱ)、黄杞苷(Ⅲ)和Helicioside A(Ⅳ)4个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结论:该方法用于菝葜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导向分离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分离得到1个二苯乙烯化合物(Ⅰ)和3个二氢黄酮醇苷类化合物(Ⅱ、Ⅲ、Ⅳ),其中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周艳林闵建国王力生孟杰刘华钢邹节明
关键词:菝葜抗氧化活性成分
金沙藤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英文)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对金沙藤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层析等层析技术进行分离,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TLC-生物自显影技术初步评价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Ⅰ)、紫云英苷(Ⅱ)、异槲皮苷(Ⅲ)、山萘酚-7-O-α-鼠李糖苷(Ⅳ)、芦丁(Ⅴ)、山萘酚-3-O-β-芸香糖苷(Ⅵ)、6-O-咖啡酸葡萄糖酯(Ⅶ)、α-葡萄糖(Ⅷ)、5-羟甲基糠醛(Ⅸ)及银杏醇(Ⅹ),从TLC-生物自显影色谱图显示,化合物Ⅰ、Ⅲ、Ⅴ、Ⅶ均显示了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化合物Ⅰ、Ⅲ、Ⅴ、Ⅷ、Ⅸ、Ⅹ为首次从金沙藤中分离得到,综合得率及抗氧化活性考虑,异槲皮苷(Ⅲ)可用作金沙藤药材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研究用化学对照品。
周艳林赵旭华娟闵建国王力生黎胜红刘华钢邹节明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
金沙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金沙藤乙酸乙酯提取物(EHL)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取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地塞米松干预组、EHL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测定EHL对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的影响;Griess法测定NO的释放量;ELISA法检测TNF-α、IL-6的分泌水平。结果:EHL能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NO、TNF-α、IL-6,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EHL具有体外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分泌有关。
莫凯黄瑀莘阮公梁王征周艳林杨斌
关键词:TNF-ΑIL-6抗炎
HPLC法测定壮药羊开口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量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羊开口中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0.2%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5%A;10~15 min,5%~12%A;15~50 min,12%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5℃。结果没食子酸、鞣花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95~0.950μg(r=0.999 9)、0.123~1.839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5%、97.20%,RSD分别为2.54%、2.16%。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羊开口的质量控制。
邹准寿晓云闵建国周艳林刘华钢邹节明
关键词:没食子酸鞣花酸HPLC
TLC-生物自显影法导向分离菝葜中抗氧化活性成分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导向分离菝葜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为建立'谱-效'相关质控标准奠定基础。方法:用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乙醇溶液(DPPH)和传统显色剂显色,检识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选择性进行导向分...
周艳林闵建国王力生孟杰刘华钢邹节明
关键词:菝葜抗氧化活性成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