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330)

作品数:15 被引量:91H指数:8
相关作者:周本宏刘刚吴玥刘苗苗周静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石榴皮
  • 12篇鞣质
  • 10篇石榴皮鞣质
  • 5篇肾炎
  • 4篇肾小球
  • 3篇代谢
  • 3篇肾小球肾炎
  • 3篇慢性肾小球
  • 3篇慢性肾小球肾...
  • 2篇代谢组学
  • 2篇源性
  • 2篇肾纤维化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提取物
  • 2篇内源
  • 2篇内源性
  • 2篇尿素氮
  • 2篇鞣花酸
  • 2篇物质代谢

机构

  • 15篇武汉大学
  • 2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15篇周本宏
  • 9篇吴玥
  • 9篇刘刚
  • 5篇周静
  • 5篇刘苗苗
  • 4篇凃杰
  • 3篇罗毅
  • 3篇郭咸希
  • 3篇梁艺小
  • 3篇汪静
  • 3篇陈鹏
  • 2篇涂杰
  • 2篇金龙
  • 1篇冯琪
  • 1篇张琛霞

传媒

  • 6篇中国药师
  • 5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榴皮鞣质对大鼠尿液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考察石榴皮鞣质对正常大鼠尿液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石榴皮鞣质给药组,每组按78.5 mg·ml-1剂量对大鼠连续灌胃给药4周,收集尿样,用于代谢组学研究。HPLC-MS采集大鼠尿样的数据信息,运用SIMCA-P软件中的PCA法与PLS-DA法对比分析。结果:石榴皮鞣质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得分点达到很好的区分效果,连续给药22 d时,尿液内源性物质代谢改变最为明显。结论:石榴皮鞣质提取物显著影响大鼠尿样中与药理作用相关内源性物质的代谢,为深入研究石榴皮鞣质提供依据。
周本宏刘苗苗郭咸希凃杰吴玥罗毅刘刚
关键词:石榴皮鞣质给药时间主成分分析
HPLC-ESI-MS对石榴皮中鞣质类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用HPLC-ESI-MS初步鉴定石榴皮提取物中鞣质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6 nm;采用负离子检测模式。结果:初步鉴定出石榴皮提取物中5个鞣质类化学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安石榴磷,安石榴苷,鞣云实精,鞣花酸。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适合石榴皮中鞣质类化学成分的初步鉴别,为中药活性成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周本宏易慧兰郭咸希冯琪刘刚
关键词:石榴皮提取物化学成分
鞣花酸对D-型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干预的尿液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及代谢通路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的尿液代谢组学方法,考察鞣花酸对D-型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影响,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代谢途径,为研究鞣花酸对D-型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皮下颈静脉注射D-型半乳糖的方法建立氧化衰老大鼠模型,灌胃给予鞣花酸连续8周,收集给药8周24h尿液,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对其检测分析;采用主成份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鞣花酸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6组大鼠尿液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构建相应的代谢通路。结果:代谢组学分析发现造模后第8周各组大鼠尿液有明显的聚类现象,通过对重要变量的分析鉴定,筛选出12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涉及的代谢通路包括三羧酸循环、色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二元羧酸及牛磺酸代谢等。结论:鞣花酸干预下的D-型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内源性代谢物聚类性趋近正常水平,为进一步阐明鞣花酸对D-型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陈鹏陈富超吴玥周本宏
关键词:鞣花酸衰老生物标志物
石榴皮鞣质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改善作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石榴皮鞣质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建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模型,造模成功后,石榴皮鞣质样液灌胃4周。分别收集大鼠在造模后和给药后1,2,3,4周的24 h尿液和血液,进行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检测;实验结束后,摘取大鼠双侧肾脏,观察肾组织结构形态。结果: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石榴皮鞣质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的尿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也呈下降的趋势,病理学结果显示,石榴皮鞣质给药组大鼠的肾组织学结构形态较为正常,与模型组比较仅有少部分损伤。结论:石榴皮鞣质能够降低CGN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改善其肾组织结构形态,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周本宏凃杰刘苗苗吴玥刘刚
关键词:石榴皮鞣质血清肌酐尿素氮慢性肾小球肾炎
石榴皮鞣质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的通路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石榴皮鞣质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的通路。方法:运用KEGG数据库进行信号通路分析,用HMDB数据库对代谢产物分子注释、相关的酶或转运蛋白及其相关性质进行分析,Met PA网络软件对代谢产物路径进行可视化作图。结果:12个差异性代谢产物共参与了16条代谢途径,其中"色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苯丙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的代谢通路影响显著(P<0.05)。结论:石榴皮鞣质干预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中"色氨酸代谢"、"三羧酸循环"、"苯丙氨酸代谢"、"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发生变化参与其病理过程。
陈鹏涂杰周本宏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石榴皮鞣质代谢通路
石榴皮鞣质对肾纤维化大鼠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石榴皮鞣质对肾纤维化大鼠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代谢途径,为肾纤维化的治疗和石榴皮鞣质的利用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石榴皮鞣质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采用左侧输尿管结扎方法构建肾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的输尿管不结扎和剪断。收集各组大鼠术后3周尿样,经预处理后,进行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获得总离子流图。对LC-MS所得数据进行预处理,导入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根据获得的得分图、载荷图的分析结果,寻找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结果:代谢组学分析发现造模后第3周各组大鼠尿液有明显的聚类现象,通过对重要变量的分析鉴定,筛选出13个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结论:石榴皮鞣质干预下的肾纤维化大鼠内源性代谢物聚类性趋近正常水平,代谢组学分析法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可行且有效。
周本宏周静梁艺小易慧兰吴玥刘刚
关键词:肾纤维化石榴皮鞣质代谢组学
石榴皮鞣质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肾组织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通过构建被动型Heymann肾炎(passive Heymann nephritis,PHN)大鼠模型,观察石榴皮鞣质对PHN大鼠肾组织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6):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10 mg·kg^(-1))、石榴皮鞣质高、中、低剂量组(60,40,20 mg·kg^(-1))。造模成功后,每天灌胃给药1次,直至第5周处死大鼠,取肾脏,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C3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IgG的沉积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TGF-β1和C3表达显著性增多,IgG在肾组织中的沉积也显著性增加,且nephrin和podoc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和石榴皮鞣质各剂量组TGF-β1和C3表达显著性降低,IgG的沉积得到改善,nephrin和podoci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石榴皮鞣质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李巧玲周静吴玥周本宏
关键词:石榴皮鞣质HEYMANN肾炎PODOCIN
鞣花酸缓解糖尿病小鼠肾损伤的抗氧化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考察鞣花酸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厄贝沙坦组(20 mg·kg^(-1))和鞣花酸组(100 mg·kg^(-1)),每组10只。其中模型对照组、厄贝沙坦组和鞣花酸组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霉素(180 mg·kg^(-1))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注射3周后厄贝沙坦组和鞣花酸组进行给药干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给药,1次/d,连续4周。观察小鼠一般状态、血糖及体质量,肾组织行HE和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形态,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和尿样中尿素氮、肌酐、血清和肾脏组织中MDA和T-SOD,并计算肾脏指数。结果:模型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血糖、24 h尿微量白蛋白、肾脏指数、血肌酐、血尿素氮、MDA明显升高(P<0.01),体质量、尿肌酐、尿素氮、T-SOD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鞣花酸组和厄贝沙坦组小鼠的状态明显好转,系膜增生明显缓解,24 h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血肌酐明显下降(P<0.05或P<0.01),尿肌酐和T-SOD明显升高(P<0.05或P<0.01),MDA明显降低(P<0.01)。结论:鞣花酸对糖尿病小鼠的肾损伤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机制有关。
周本宏汪静
关键词:鞣花酸抗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石榴皮鞣质改善大鼠肾纤维化作用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研究石榴皮鞣质对肾纤维化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石榴皮鞣质高剂量和低剂量(60、20 mg/kg,按鞣质计)组。除了假手术组,其余各组采用左侧输尿管结扎方法制备肾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的输尿管不结扎和剪断。术后当天开始ig给药,分别于术后1、2、3周检测各组大鼠尿液中的24 h尿蛋白、Ca2+和P3+浓度,检测血清中的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并进行肾组织HE、Masson染色,从形态学角度考察石榴皮鞣质对肾纤维化大鼠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受到损伤,左侧肾脏肾纤维化,造模成功;生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左侧输尿管结扎后大鼠尿液的24 h尿蛋白,血清Scr、BUN偏离正常水平,Ca2+浓度上调,P3+浓度下调。石榴皮鞣质干预后,各项指标均具有恢复正常水平的趋势,石榴皮鞣质对大鼠肾纤维化具有改善作用。结论石榴皮鞣质具有改善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并能够调节肾纤维化大鼠机体钙磷代谢的失常。
周本宏周静梁艺小吴玥罗毅刘苗苗刘刚
关键词:石榴皮鞣质肾纤维化肌酐尿素氮
中药及提取物调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肿瘤坏死因子-α对糖尿病肾病改善作用被引量:9
2017年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与炎症密切相关。该文总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DN的相关性及相关中药干预的相关文献,发现肾脏组织中MCP-1受到氧化应激、NF-κB依赖的信号通路等因素诱导而表达增加,导致巨噬细胞聚集、尿蛋白增加、肾纤维化、肾脏清除能力下降,进而导致肾损伤。临床及实验发现血清、尿液及肾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mRNA和蛋白水平与DN密切相关,可作为DN的标志物,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MCP-1、TNF-α两个靶点对临床治疗DN提供了新的思路。雷公藤多苷等一些中药及提取物通过抑制这两个靶点对DN有缓解或治疗作用,值得在临床进一步验证或推广应用。
周本宏汪静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肿瘤坏死因子-Α中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