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8ZR1420100)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黄茂松钱建固吕玺琳姚兆明张宏博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非共轴
  • 1篇土力学
  • 1篇土体
  • 1篇平面应变状态
  • 1篇组构
  • 1篇各向异性
  • 1篇非比例
  • 1篇非比例加载
  • 1篇粉细砂
  • 1篇本构
  • 1篇本构模拟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作者

  • 3篇黄茂松
  • 2篇钱建固
  • 1篇张宏博
  • 1篇姚兆明
  • 1篇吕玺琳

传媒

  • 2篇岩土力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平面应变状态下土体的软化特性与本构模拟被引量:15
2009年
在平面应变状态下,由于土体在应力峰值状态出现了应变局部化现象,从而变形模式失去了原有的均匀性而呈现软化特性。为此,采用常规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模拟土体峰值前的均匀变形,对应力峰值状态则采用非共轴的分叉理论进行预测,而土样在峰值后出现不均匀变形的宏观力学特性则通过复合体理论加以描述。理论预测表明,构建这样的软化本构模型能真实反映平面应变状态下的应力-应变特性。理论分析还表明,经典的变形分叉理论中引入非共轴弹塑性模型,才能准确地预测土体的应力峰值,这是构建平面应变状态下土体软化本构模型的关键所在。
钱建固吕玺琳黄茂松
长期循环荷载下粉细砂的累积变形特性被引量:8
2011年
在分析循环荷载下粉细砂轴向塑性累积变形受初始孔隙比、有效固结压力及动应力比等因素影响规律基础上,考虑动偏应力水平及初始固结压力影响,建立了一种参数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计算粉细砂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轴向塑性累积变形的显式模型.通过对上海地区粉细砂非等向固结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结果进行模拟,得到了相关参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姚兆明黄茂松张宏博
土体塑性各向异性的微宏观机理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基于微观土力学理论框架推导了宏观应力解析,将各向异性的微观机理归结为微观接触力各向异性和微观组构各向异性的两方面因素。应用基于微观理论的应力解析构建了土体各向异性强度准则,并结合既有的微、宏观试验及理论成果,研究加载条件对硬化定律的影响机理,进而揭示了变形非共轴性的微观理论基础。研究表明,着眼于微观理论机理,强度各向异性和塑性变形各向异性本质上都是微观组构各向异性的宏观表现。其中,强度各向异性起源于土体微观组构的固有各向异性,而塑性诱发各向异性依赖于塑性硬化过程中微观组构各向异性的演化规律。在比例加载条件下土体表现为等向硬化和共轴塑性,而非比例加载条件下表现为等向-运动硬化和塑性非共轴性。
钱建固黄茂松
关键词:组构各向异性非比例加载非共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