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709025)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邹敏钱茂周海云曹蕾蒋永伟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废水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催化氧化
  • 1篇毒死蜱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预处理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测定
  • 1篇微电解
  • 1篇相色谱
  • 1篇磺基
  • 1篇磺基水杨酸
  • 1篇混凝
  • 1篇混凝沉淀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机构

  • 2篇江苏省环境科...

作者

  • 2篇邹敏
  • 1篇蒋永伟
  • 1篇曹蕾
  • 1篇周海云
  • 1篇曹欢
  • 1篇姚继伟
  • 1篇赵学梅
  • 1篇钱茂
  • 1篇邵燕
  • 1篇樊健
  • 1篇陆朝阳

传媒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环境科技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毒死蜱工艺废水预处理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毒死蜱工艺废水中含有吡啶类衍生物,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毒有机废水。采用电催化氧化-微电解-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毒死蜱工艺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当电催化氧化单元进水pH值为3~4、电流密度为14mA/cm2、主反应器HRT为150 min,微电解单元铁炭比1∶1、进水pH值为3~4、HRT为100 min时,COD,TP,TOC的去除率分别为32.49%,37.39%,51.4%;在电催化氧化单元COD去除率出现负值,表明废水中吡啶类物质被有效分解。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该预处理工艺对废水中3,6,5-三氯吡啶醇有着很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达到99.9%以上。GC-MS分析结果表明,该预处理工艺对废水中的3,6,5-三氯吡啶醇分解彻底。
邹敏钱茂周海云曹蕾蒋永伟
关键词:毒死蜱工艺废水电催化氧化微电解混凝沉淀预处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5-磺基水杨酸被引量:3
2012年
建立了工业废水中5-磺基水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Kromasil-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速1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流动相为V(甲醇):V(0.01mol/L四丁基溴化铵溶液)=50:50,测定波长235nm。结果线性范围为:0.1—100m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3.7%,相对标准偏差为1.3%。
赵学梅邵燕陆朝阳姚继伟曹欢樊健邹敏
关键词:5-磺基水杨酸高效液相色谱法工业废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