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9038)

作品数:14 被引量:118H指数:6
相关作者:包存宽牛冬杰何佳何璇王娟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更多>>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生态
  • 9篇生态文明
  • 4篇生态文明建设
  • 4篇文明建设
  • 2篇植物
  • 2篇苔类
  • 2篇环境规划
  • 2篇绩效
  • 1篇党政
  • 1篇党政领导
  • 1篇党政领导班子
  • 1篇地方党政
  • 1篇地方党政领导
  • 1篇地方党政领导...
  • 1篇行政
  • 1篇行政层级
  • 1篇循环经济
  • 1篇战略环境评价
  • 1篇账户
  • 1篇政绩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环...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2篇包存宽
  • 5篇牛冬杰
  • 4篇何璇
  • 3篇何佳
  • 3篇王娟
  • 2篇毛惠萍
  • 2篇倪珊
  • 1篇王金南
  • 1篇饶胜
  • 1篇周芳
  • 1篇牟雪洁
  • 1篇陆雍森
  • 1篇袁博
  • 1篇黄琦
  • 1篇汪涛
  • 1篇陈和平
  • 1篇徐曼

传媒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绿叶
  • 2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四川环境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化学工业中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3年
分析了我国化学工业清洁生产研究概况,指出我国有关清洁生产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节能减排、绿色化学和产业链以及清洁生产的评价与审核等方面。总结了我国化学工业中的各种清洁生产技术,包括过程模拟技术、过程集成技术、清洁生产工艺、清洁反应体系、超常规生产技术、催化技术、化工设备的发展和清洁能源等,指出未来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化工生产技术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装备制造技术等的有机结合,并提出了从生命周期全过程考察清洁生产技术的清洁性以及在清洁生产技术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陈和平包存宽
关键词:清洁生产生命周期循环经济
生态规划及其相关概念演变和关系辨析被引量:23
2013年
生态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我国生态规划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吸收和借鉴欧美生态规划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至今已经基本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的生态规划理论体系,并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本文首先回顾了近30年来我国生态规划的研究与发展历程,认为我国生态规划的研究起源于土地资源生态化利用的地理学、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生态学以及这两大理论的结合;研究上经历了最初的单学科探索,之后的景观生态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与发展,直至当前的多学科交叉、协作研究;其次,归纳出各个研究阶段生态规划及相关规划的概念与基本内涵、主要学术观点和代表学者;最后,通过对生态规划及相关规划基本概念的辨析,认为生态规划是一个概念范畴,土地生态规划、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城市规划、景观生态规划和环境规划都源于"生态规划"或可视为"生态规划"的一种类型或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各有侧重,生态规划及其理念应该融入并引导和约束当前规划,促进实现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何璇毛惠萍牛冬杰包存宽
关键词:生态规划景观生态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土地生态规划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示范创建回顾及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初探被引量:27
2013年
生态文明的目标是规范人类发展行为,以协同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本文对国家环境保护部主导的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省、市、县创建等生态示范创建活动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这些创建活动普遍存在建设目标缺乏针对性、建设主体混乱、建设过程有效性低和建设考核缺乏持续的激励机制;同时,通过分析生态文明的内涵,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示范创建的关系,从建设目标、建设主体、建设过程和建设考核等方面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包括根据区域特征确立建设目标、不同建设主体协同合作、丰富公众参与途径、建立全面衡量"行为和结果"的绩效评价体系等.
毛惠萍何璇何佳牛冬杰包存宽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同行为主体的目标指标体系构建被引量:23
2013年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是量化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有效的手段,是保证生态文明各领域建设活动有效开展和落实的重要途径。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为基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相关方"概念,并指出政府、企业、公众是主要利益相关方。分析了各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定位、驱动力、利益关注点、权利、义务、沟通机制以及3者之间形成的复杂关系网。最后,结合各自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表现行为,分别设计了包含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3层内涵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旨在促进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自查或评比,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各主要利益相关方的具体行为上。
倪珊何佳牛冬杰包存宽王娟
关键词:生态文明利益相关方
不同生境苔类和角苔类植物对生态环境的指示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植物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能综合地判断生态环境变化情况。通过对黔北丹霞地貌区、香纸沟喀斯特地貌区及烂泥沟卡林型金矿区苔类、角苔类植物的比较研究,统计分析种群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角苔类植物主要生长于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区域,扁萼苔科、角苔科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区域监测指示科植物,蛇苔属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区域监测指示属植物,小蛇苔、蛇苔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区域监测指示种植物。
黄文琥王之明梁盛
关键词:苔类生态环境指示植物
基于生态文明的最严格环保制度的框架体系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十八大"报告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提出了建立"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目标。而当前的环境保护制度已无力应对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本文首先对生态文明建设实施途径进行解读;然后构建了以"环境规划—社会经济类规划—规划环评"为核心的"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的框架,明确了各自功能定位,并提出了与社会经济类规划相适应的环境规划和规划环评的实施形式、工作内容。
徐曼何璇何佳包存宽
关键词:环境规划规划环评生态文明
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账户框架构建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生态保护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账户核算是环境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目前尚未开展系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核算。本文首先梳理了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核算的国际经验,指出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账户核算面临统计口径不完善、统计体系尚未建立、统计主体和对象仍不完整、统计数据呈部门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主体、支出分类、支出资金来源等方面初步构建了支出账户核算体系,并以2013年为例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我国财政资金用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支出总量不足,仅占当年GDP的0.25%。为推动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账户核算工作,建议应从预算科目、统计口径、统计主体、统计对象等方面不断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统计体系,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支出账户的构建与核算,并争取尽快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的进程,促进我国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饶胜牟雪洁黄琦
关键词:生态保护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方法的构建及应用-基于“水平、进步、差距”的视角被引量:12
2017年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当下中国最为关切的研究热点与实践重点之一。本文提出从先进程度、目标完成度及进步程度三个方面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继而提出用于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水平指数、差距指数、进步指数,发挥诊断、激励功能,发现优势及劣势,明确下一步建设重点。同时,对2015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从水平指数上看,2015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差不大。海南省得分最高,但单位GDP水耗和恩格尔系数过高,说明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下一步的重点是加强节水工作和提高居民家庭生活水平;新疆得分最低,其原因是单位GDP能耗过高和人均GDP较低,说明新疆生态文明建设下一步的重点是加强节能工作和加快经济发展转型。(2)从进步指数上看,上海得分最高,但在节能节水方面仍有改善空间;山东省得分最低,其生态环境方面污染物总量控制进步程度较差。(3)从差距指数上看,目标完成度高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目标完成情况不佳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经济落后地区。
包存宽汪涛王娟
关键词:生态文明绩效
基于行政层级构建“橄榄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框架被引量:3
2015年
当前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和实践中,一方面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指数构建方法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刻意追求统一的指标体系而忽视了不同行政层级间的差异性,对层级间指标衔接等问题缺乏考虑。依照生态文明内涵以及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生态文明考核指标要求,提出各行政层级构建"橄榄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框架体系。该指标体系强调国家的顶层宏观引导作用,并以市县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为基础,向上构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向下构建乡镇级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体现"国家—省—市县—乡镇"之间的整体性、衔接性、协调性,真正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是"自上而下引导力"和"自下而上推动力"的合力作用的结果,服务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开展和长效管理。
周芳包存宽牛冬杰王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行政层级
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2014年
利用信息平台的高效性、科学性、有效性,结合生态文明内在发展需求和先进的绩效管理理念设计生态文明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实现信息流的共享,区域间绩效的有效评估,管理者的有利决策,从而发挥建设生态文明中的管理效能,最终实现有序、快速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
倪珊袁博牛冬杰陆雍森包存宽
关键词:生态文明绩效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