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9KJD180002)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春雷房兴堂陈宏雷初朝王艳红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多糖
  • 1篇蛋白聚糖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育种
  • 1篇生长性状
  • 1篇受体
  • 1篇受体家族
  • 1篇体重
  • 1篇肿瘤
  • 1篇转导
  • 1篇味觉感受器
  • 1篇纤维化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徐州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陈宏
  • 5篇房兴堂
  • 5篇张春雷
  • 1篇王艳红
  • 1篇陈丹霞
  • 1篇雷初朝
  • 1篇单俐敏
  • 1篇石秀英
  • 1篇孙加节

传媒

  • 4篇中国牛业科学
  • 1篇遗传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哺乳动物味觉感受器T1Rs受体家族及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0年
味觉受体第一家族(T1Rs)是一类能感知甜味和鲜味的受体家族,它包括T1R1,T1R2,T1R3三个成员。T1R2+T1R3以异二聚体形式共表达参与甜味识别,而T1R1+T1R3也以异二聚体形式共表达参与鲜味识别。良好的味觉能促进牛的食欲,促进生长发育,但目前关于牛的T1Rs受体家族的研究并不多见,有必要对这个受体家族做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甜味和鲜味两个方面对这一受体家族的分子结构及信号转导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单俐敏张春雷陈宏房兴堂
关键词:信号转导
奶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概述了奶牛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开展分子育种的必要性,分子育种研究的内容与特点、成就与现状、问题和展望。重点汇总了DNA分子多态及其与生产性状关系研究的成就,包括奶牛的泌乳性状、繁殖性状、抗病性方面候选功能基因的研究,生产性能的微卫星标记等方面。指出了奶牛分子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今后加快奶牛分子育种研究的思路、措施和应用前景。
陈丹霞陈宏张春雷房兴堂
关键词:奶牛分子育种泌乳性状
牛POMC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南阳牛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为研究阿片黑皮质素前体(POMC)在动物采食和能量平衡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采用PCR—SSCP结合DNA测序方法,对秦川牛、南阳牛、郏县红牛、晋南牛、鲁西牛、安格斯牛和荷斯坦奶牛共计480头个体POMC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多态位点与南阳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牛POMC基因3个位点中,在3’侧翼区P3位点新发现3个连锁存在的SNP(811845C〉T、811821T〉C和811797A〉G与NW_928357对照)。POMC基因3’侧翼区多态位点与南阳牛6月龄体重和0-6月龄平均日增重显著相关,BB型个体显著大于AA型(P〈0.05)。
张春雷王艳红陈宏雷初朝房兴堂王居强马桂变牛晖肖杰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生长性状体重
核心蛋白多糖基因(DCN)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核心蛋白聚糖是一种富含亮氨酸的小分子蛋白聚糖,是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该文综述了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的结构、功能以及其来源方式,并且介绍了核心蛋白聚糖在抗纤维化、抗肿瘤及肌肉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现状。
孙加节张春雷房兴堂陈宏
关键词:核心蛋白聚糖纤维化肿瘤肌肉生长
牛AMPK家族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rein kinase,AMPK)是一种能被腺苷一磷酸(AMP)激活的蛋白激酶。在动物应激(生理、营养、环境和疾病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AMPK在细胞和全身组织器官能量代谢平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在调节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其调节代谢过程主要包括葡萄糖转换,糖酵解和脂类代谢等。近年来在牛上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其中包括其染色体定位及结构的确定等。本文将简要介绍AMPK的分子结构及功能,并对AMPK基因在牛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石秀英房兴堂张春雷陈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