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1106003)

作品数:6 被引量:94H指数:4
相关作者:蒙伟光崔春光王晓芳项颂翔林良根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省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暴雨
  • 4篇中尺度
  • 4篇中尺度对流
  • 4篇中尺度对流系...
  • 2篇汛期
  • 2篇前汛期
  • 2篇切变
  • 2篇梅雨
  • 2篇华南前汛期
  • 2篇环流
  • 2篇暴雨过程
  • 2篇MCS
  • 2篇持续性暴雨
  • 2篇垂直切变
  • 2篇大暴雨
  • 1篇低涡
  • 1篇散度
  • 1篇时段
  • 1篇水汽
  • 1篇水汽通量

机构

  • 4篇湖北省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广州市气象局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3篇王晓芳
  • 2篇蒙伟光
  • 2篇赵玉春
  • 2篇徐明
  • 1篇李江南
  • 1篇李昊睿
  • 1篇崔春光
  • 1篇张艳霞
  • 1篇梁巧倩
  • 1篇汪小康
  • 1篇黄燕燕
  • 1篇李武阶
  • 1篇张端禹
  • 1篇林良根
  • 1篇闵爱荣
  • 1篇戴光丰
  • 1篇高琦
  • 1篇项颂翔

传媒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暴雨灾害
  • 1篇第31届中国...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多源探测资料在暴雨过程中的分析应用
用多种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0年7月14日强降水期间咸宁地区一次非线状MCS活动造成短时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14日13-18时非线状MCS回波结构组织性差,强对流单体散乱地分布在大片层...
王晓芳
关键词:梅雨锋MCSS
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的若干进展被引量:29
2011年
中尺度对流系统是造成暴雨的重要影响系统。为了加深对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认识,有必要总结和继续研究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组织模型、结构以及发生发展机制。因此,对产生暴雨的MCSs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主要包括MCSs的定义、分类、时空分布、平均生成环境、组织模型和演变,MCSs的结构特征和发生发展机制,MCSs中单体再生机制,发展中的MCSs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重点总结了近15年来中纬度地区线状MCSs的特征。
王晓芳崔春光
关键词:中纬度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
一次南方春季强对流过程中影响对流发展的环境场特征分析被引量:30
2012年
利用地面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FY-2E卫星云图及NCEP FNL 1°×1°逐6h分析场资料,分析了2010年5月5-7日我国南方春季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Convective System,MCS)的发生、发展特征,重点探讨了环境条件差异及其对MCS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环境场三维动力结构、水汽条件和热力不稳定条件配置的差异,造成对流发展的多样化特征。利用相对风暴螺旋度分析了环境场动力特征对MCS组织结构的影响。重庆上空中高层较干且具有较强的垂直切变,环境场气旋式旋转相对深厚,随着锋面强迫抬升克服对流抑制作用后,局地激发出相对孤立的类似超级单体的强对流风暴,造成冰雹和雷暴大风等天气;而贵州湿层相对深厚,高低空急流的耦合机制更明显,贵州北部的多单体对流风暴组织程度较高,MCS尺度相对较大,局地短时强降水较明显;广东具有最强的垂直切变和深厚湿层,在浅薄冷空气的触发机制下,发展出深厚湿对流形式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出现了高度组织化的线状对流带,MCS尺度大、持续时间长,造成较强的降水。
陈涛张芳华宗志平
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垂直切变风暴相对螺旋度
湖北一次大暴雨过程中两个时段强降水资料的对比分析
2015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以及FY-2C TBB资料与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等,对2008年8月28 ~ 30日湖北盛夏一次大暴雨过程中的2个强降水时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夜间至清晨,有2个降水明显增强的时段,第2阶段的平均降水强度和极值降水强度更大;第1时段强降水是由暖切变与中低层暖湿气流影响造成,第2时段强降水主要是由东北冷气流和深厚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在中低层形成冷切,且伴随着副高北抬加强,制约切变线停滞少动,不断触发着对流的产生,形成强降水;强降水时段内中尺度环境场特征有利于降水的发生,但第2时段各物理量比第1时段强,因此造成的降水强度更大;雨团与云团的活动规律基本一致,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与此次暴雨过程关系密切;镶嵌在回波带中的对流回波单体与强降水的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且夜晚至凌晨时段是对流单体发展的活跃期,往往能发展至最旺盛阶段且有明显的“列车效应”;但第2时段中尺度对流系统相对第1时段组织结构更有序、生命史也更长.
徐明高琦赖安伟许建玉
关键词:暴雨
2010年5—6月南方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2010年5月5日—6月27日我国江南至华南地区出现11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引起华南和江南洪涝灾害。利用NCEP日再分析资料,初步分析了持续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2010年5—6月11次持续降水期间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贝加...
王晓芳
关键词:持续性暴雨副热带高压高原低涡
华南前汛期MCS的活动特征及组织发展形式被引量:23
2012年
利用卫星云图Tbb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按照Jirak对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分类方法,将华南MCS分为MCC(中尺度对流复合体)、PECS(线状或长条状MCS)、MβCCS和MβECS(即β尺度的MCC和β尺度的PECS)4种类型,对华南前汛期MCS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生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天气学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ECS是华南地区MCS的主要发展形式。4—6月MCS的发生个数逐月增多。MCS的日变化呈单峰型,主要集中于下午到上半夜形成,傍晚到半夜之间发展成熟。但具体到不同的4种类型,其日变化特征有一定差异。MCS活动分布特征与地形没有明显对应关系,全区都可有PECS发生。MCS主要以东移为主,其次的移动方向4种不同类型分别略有不同。MCS的发生发展有3种主要天气形势:500 hPa槽前西南风场型、850 hPa切变线南侧的西南风场型和地面低槽配合的Ⅰ型;500 hPa西北风场型、850 hPa切变线型和地面低槽配合的Ⅱ型;500 hPa西风槽过境型、850 hPa切变线南侧的西南风场型和地面低槽配合的Ⅲ型。孤立发展和合并增长是华南MCS的主要组织发展形式。
梁巧倩项颂翔林良根蒙伟光
关键词:华南前汛期环流特征
华南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统计特征及环流分型研究
利用1961-2013年华南区域内305个国家台站的日降水资料以及1980-2013年5-6月NCEP/CFSR逐日四次、分辨率为0.5°×0.5°的再分析资料等,定义了华南前汛期持续性暴雨和暴雨持续日数;分析了近53年...
徐明赵玉春王晓芳汪小康
关键词:华南前汛期持续性暴雨统计特征环流分型
文献传递
湖北一次梅雨大暴雨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应用加密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与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分析2009年6月29日湖北梅雨大暴雨。结果表明:暴雨期间700hPa江淮较长切变线维持准纬向特性,850hPa低空急流北上到江南北部。700hPa鄂西北等地准东西走向θse锋区有所加强并南移,湖北暴雨区位于θse锋区南侧且θse数值有所增加的地区。垂直积分水汽辐合大值区与强降雨带位置对应比较好,且整层水汽辐合比强降雨发生要早6h以上。恩施、武汉两站暴雨发生除了受低层切变线等较大尺度系统影响外,局地气象要素配合也很重要,尤其是低层较为充足的水汽是降雨维持的条件。当高层低槽移过,高、中层之间出现水平风垂直切变后恩施降雨明显加强。武汉站前期高层或中层干空气向下伸展,中、低层不稳定层结加强后降雨发展,其最强降雨和低层冷式切变线过境同时发生。
张端禹徐明李武阶闵爱荣赵玉春
关键词:垂直切变
华南暴雨及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对土壤湿度的敏感性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WRF及其耦合的Noah LSM陆面过程模式,通过对发生在2009年3月28日(个例1)和2010年5月6日(个例2)两次暴雨过程的24 h模拟,研究了华南暴雨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展对初始土壤湿度(SM)的敏感性问题。首先采用源自NCEP-FNL和NASA-GLDAS的两种不同SM资料驱动模式进行对比试验,在此基础上,以NASA-GLDAS资料模拟结果为控制试验,通过不同程度(20%、60%)增减初始SM开展多个敏感性试验。对比试验分析表明,两种资料应用对24 h累积降水分布的模拟结果影响不大,但某种程度上可影响降水量的大小。预报技巧评分结果表明,采用NASA-GLDAS SM资料进行模拟得到的结果比采用NCEP-FNL SM资料的模拟结果有所改进,尤其是50 mm以上的暴雨预报,TS评分最大可提高5%。敏感性试验分析发现,两次暴雨过程降水与SM之间主要呈正反馈作用,但其表现出的特征不完全相同。暴雨过程中MCS的组织发展形式对SM与降水之间的反馈作用有影响,具有午后局地降水性质、对流组织性发展较弱的个例1,SM增大仅引起微弱的降水增多,SM减少则明显导致降水强度减弱,降水对SM的减少更为敏感;而具有持续降水性质、对流组织性发展较强的个例2,降水对SM的增大更为敏感,SM增大可带来更明显的降水增多。此外还发现,对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这种反馈作用也存在差异,MCS组织性发展较弱的个例,强的反馈作用主要出现在对流发展初期阶段,而MCS组织性发展较好的个例,强的反馈作用则主要出现在对流系统发展后期。
蒙伟光张艳霞李江南戴光丰李昊睿黄燕燕
关键词:华南暴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