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224806)

作品数:25 被引量:104H指数:6
相关作者:杨超宗保宁侯栓弟毛在砂雍玉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然科学总论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化学工程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反应器
  • 4篇传质
  • 3篇动力学模型
  • 3篇英文
  • 3篇力学模型
  • 3篇加氢
  • 3篇分子
  • 2篇汽油
  • 2篇汽油馏分
  • 2篇裂解
  • 2篇馏分
  • 2篇蜡油
  • 2篇集总动力学
  • 2篇集总动力学模...
  • 2篇减压蜡油
  • 2篇工业化
  • 2篇CFD
  • 2篇丙烯
  • 2篇催化裂解
  • 1篇代谢规律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过...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2篇曼彻斯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南京九章化工...

作者

  • 8篇杨超
  • 4篇侯栓弟
  • 4篇宗保宁
  • 3篇毛在砂
  • 3篇雍玉梅
  • 2篇李博
  • 2篇龙军
  • 2篇黄青山
  • 2篇慕旭宏
  • 2篇王智慧
  • 2篇何金龙
  • 2篇张楠
  • 1篇王子军
  • 1篇孙德宇
  • 1篇徐俊波
  • 1篇李荣贵
  • 1篇温浩
  • 1篇王启宝
  • 1篇侯拴弟
  • 1篇唐晓津

传媒

  • 5篇石油学报(石...
  • 5篇Chines...
  • 4篇化工学报
  • 2篇Chines...
  • 2篇中国科学:化...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化工进展
  • 1篇Journa...
  • 1篇Engine...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汽油催化裂解制丙烯集总动力学模型 Ⅰ.动力学模型确立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C5~C8+汽油窄馏分的催化裂解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汽油中的烯烃是生成丙烯的最佳前驱体,其反应活性和丙烯选择性均高于烷烃,丙烯产率主要由生成丙烯的裂解反应和丙烯二次转化反应之间的相对关系决定。在此基础上,按照原料和产物的馏程和化学组成进行集总划分,同时兼顾氢转移、环化、芳构化和缩合等重要的二次反应,建立了一种汽油催化裂解制丙烯反应动力学模型。该动力学模型可以对产物的产率以及化学组成进行预测和模拟。
何金龙李博李正侯栓弟
关键词:催化裂解丙烯汽油馏分反应动力学模型
汽油催化裂解制丙烯集总动力学模型Ⅱ.动力学模型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剂/油质量比和质量空速对FCC汽油催化裂解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并以实验数据对汽油催化裂解制丙烯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转化率和产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汽油裂解和丙烯生成;增大剂/油质量比、降低质量空速均有利于提高转化率,反应温度大于600℃时,剂/油质量比和质量空速对转化率和产物分布的影响减弱。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丙烯的产物分布预测计算误差绝对值小于5%。
吕庐峰李博何金龙侯栓弟
关键词:催化裂解丙烯汽油馏分动力学模型
受限空间分子自扩散性质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强排斥壁面作用下圆管状受限空间内单粒子及柔性链分子自扩散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对空间受限作用下分子扩散性质的各向异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圆管管径的增大,单粒子及柔性链分子的自扩散系数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且出现自扩散系数最小值对应的管径随链长的增加逐渐减小;柔性链分子因其在圆管中异于体相的伸展状况,自扩散系数的变化幅度随链长的增加而变大;圆管中分子径向自扩散系数随管径的增大逐渐增大,并与管径近似为指数关系,分子轴向自扩散系数则随管径的增大先减小后逐渐收敛于体相自扩散系数.
徐俊波温浩杨超
关键词:自扩散系数耗散粒子动力学各向异性
静止非牛顿流体中气泡生成过程的传质被引量:4
2015年
气泡生成过程中气液传质是气液接触设备的设计、优化的重要参考指标。以二氧化碳气泡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溶液中生成过程中的传质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气速、CMC溶液浓度、针头直径对气泡生成过程气液传质的影响,采用具有CCD显微相机的动态接触角分析仪测量了气泡形状、表面积和体积的变化,进而获得气泡生成过程气液传质系数lk。实验结果表明,CMC浓度从0.2%增加到0.8%,黏度逐渐增大,传质系数随CMC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针头直径从2.5 mm增加到4 mm,传质系数也随之增大;气速从1 ml·min-1增加到9 ml·min-1,传质系数也逐渐增大。
易妍妍王智慧杨超毛在砂王启宝
关键词:非牛顿流体传质二氧化碳
上流式反应器中流体流动及返混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上流式反应器作为一种典型的三相反应器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在渣油加氢领域表现出很大的优势,但在工业应用中仍存在催化剂失活快、热点出现及局部结焦等问题。文中搭建了二维结构的上流式反应器,以空气和自来水作为气液介质,分别选用了3种粒径的玻璃珠、单粒径的氧化铝球载体作为填充颗粒。采用了一维轴向扩散模型,利用示踪-响应技术对反应器床层的压降、平均停留时间和轴向扩散系数进行了系统研究。液体对压降、平均停留时间和轴向扩散系数的决定性作用比气体重要,但当表观液速较低时则需要同时考虑气液两相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的操作范围内大颗粒床层的平均停留时间较长。
吉敏杨钊娄晓军雍玉梅杨超
关键词:上流式反应器压降轴向扩散系数
Comput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Towards thorough understanding and precise application被引量:1
2016年
The paradigm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are discussed. The first paradigm of Unit Operations and the second paradigm of Transport Phenomena are well recognized among the chemical engineer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what the next paradigm is remains still an open question. Several proposals such as Chemical product engineering, Sustainable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ulti-scale methodology are considered as candidates for next paradigm. Might Comput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be the next one, which is advancing the disciplin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oward ultimate mechanism-based understanding of chemical processes? This possibility is comparatively expounded with other proposals, and the scope and depth of comput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are shortly listed.
Zaisha MaoChao Yang
关键词:PARADIGMCHEMICALENGINEERINGCHEMICALENGINEERINGCOMPUTATIONALCHEMICALENGINEERING
小球藻生长及关键营养元素代谢规律的研究
2016年
[目的]探索小球藻生长过程中关键营养元素代谢的基本规律,优化小球藻大规模培养工艺。[方法]以新型、高效的平板气升环流式光生物反应器为模式反应器培养小球藻,定时检测均匀鼓泡流下小球藻的生长状况和培养液中氮、磷、钾、钙、镁、铁等关键营养元素的浓度。[结果]小球藻在264 h内的干重浓度接近线性增加趋势;铁元素在48 h后几乎消耗殆尽;氮和磷元素在168 h后降至较低水平;镁和钙元素在96 h降至较低水平后不再明显下降;钾元素虽然是小球藻生长的重要组成元素,但其浓度始终处于波动状态,变化并不显著。[结论]小球藻的元素代谢主要发生在168 h前,各种元素的代谢速率有显著差异;生长后期虽然大多数营养元素比较缺乏,但在持续光照和通入足够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小球藻仍然可以继续生长一段时间。
纪旭艳李荣贵郭欣黄青山
关键词:小球藻
REV尺度多孔介质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数学模型及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综述了多孔介质表征体元尺度(REV)格子Boltzmann模型的研究进展,根据对多孔介质处理方式主要分为部分反弹模型和阻力模型两类,分析归纳了各类模型的优缺点。由于阻力模型中渗流的广义格子Boltzmann方程(GLBE)的作用力是基于GUO等的作用力模型,可以准确得到宏观方程,不存在离散误差,且模型的平衡分布函数和作用力项中都包含反应介质特性的孔隙率,因而应用最为广泛。本文还重点介绍了REV尺度多孔介质LBE模型在流动、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及相变等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认为REV尺度多孔介质内的三传一反数学模型中需要加入孔隙尺度因素,在更大工程尺度上应该考虑过程参数的各向异性,展望了REV尺度多孔介质LBE模型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张潇丹雍玉梅李文军赵元生李媛媛杨巧文杨超
关键词:多孔介质格子BOLTZMANN方法传热传质
减压蜡油分子重构模型Ⅰ模型建立被引量:6
2012年
基于减压蜡油化学结构组成特点,考虑到不同化学结构官能团对蜡油烃类宏观物性的影响,针对环烷烃、芳烃结构协同关联关系,提出了27个化学结构虚拟官能团的减压蜡油同分异构分子重构模型(MTHS)。通过合理的简化,将MTHS扩展应用于蜡油馏分。以烃类沸点和化学结构确立的MTHS方法,通过常见的宏观物性即可对蜡油馏分进行分子重组。
侯栓弟龙军张楠
关键词:减压蜡油
浆态床渣油临氢热裂化反应器流体力学性能数值模拟比较
2016年
针对50kt/a渣油临氢热裂化中型反应器,应用欧拉-欧拉模型,运用CFD模拟方法,对比了浆态床的普通鼓泡反应器、强制外循环反应器、内环流反应器和外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性能,得到了这4种反应器内气浆两相流体的流体力学规律。通过对比4种反应器内气浆两相流体的表观速度、流动方向和体积分数分布等流场信息,初步确定强制外循环反应器和外环流反应器更适合渣油临氢热裂化反应的反应器形式。
朱振兴唐晓津侯拴弟王子军
关键词:渣油浆态床外环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