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282)

作品数:4 被引量:69H指数:3
相关作者:刘鸣陈艳超雷春艳雷春燕谭戈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出血
  • 2篇出血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周围
  • 1篇血管周围间隙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抑...
  • 1篇血小板聚集抑...
  • 1篇循证
  • 1篇循证医学
  • 1篇抑制剂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技术
  • 1篇制剂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学
  • 1篇神经疾病
  • 1篇实效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4篇刘鸣
  • 2篇陈艳超
  • 1篇郝子龙
  • 1篇吴波
  • 1篇王德任
  • 1篇谭鑫
  • 1篇雷春艳
  • 1篇谭戈
  • 1篇雷春燕

传媒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年份

  • 4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卒中关系的研究现状及趋势被引量:14
2015年
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s,PVS)是由德国病理学家R.Virchow和法国生物学、组织学家C.P.Robin在一个多世纪前提出的,后来被命名为Virchow.Robin间隙。PVS可见于任何年龄,且随年龄增加其大小及数量会增加。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在常规磁共振序列上可发现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
谭鑫吴波刘鸣
关键词:血管周围间隙卒中影像学技术病理学家组织学PVS
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成都卒中登记库,前瞻性连续纳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急性脑梗死后1周内入住华西医院神经内科的患者。将患者依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与非出血转化组,对出血转化患者,依据是否伴有症状、体征加重分为症状性出血转化组(SHT组)和无症状性出血转化组(ASHT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入院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将单因素分析结果P〈0.1的变量纳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出血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2598例,249例(9.6%)患者发生出血转化,其中28例(1.1%)为SHT。出血转化组与非出血转化组比较,男性、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饮酒及吸烟比例、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急性卒中治疗Orgl0172试验(TOAST)分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HT组与ASHT组比较,所有影响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转化独立影响因素为高脂血症(OR:0.588,95%CI:0.374~0.924,P=0.021)、心房颤动(OR=3.188,95%CI:2.159~4.707,P〈0.001)、血糖(OR=1.081,95%C1:1.044~1.119,P〈0.001)、NIHSS评分(OR=1.305,95%CI:1.170~1.455,P〈0.001),高脂血症与出血转化呈负相关,心房颤动、血糖、NIHSS评分与出血转化呈正相关;TOAST分型中,相对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与出血转化呈负相关(OR=0.315,95%CI:0.167—0.59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去除自变量心房颤动,则TOAST分型中,对比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心源性栓塞型卒中与出血转化呈独立正相关(OR=2.
谭戈刘鸣雷春燕陈艳超郝子龙
关键词:脑梗死出血转化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与病前抗栓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发病前使用抗栓药物(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在成都卒中登记库基础上连续性纳入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既往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CT/ MRI等影像学资料。按照入院后72 h复查CT/ MRI等结果,将出血转化患者纳入到出血转化组,非出血转化患者按照1∶1比例入选与出血转化组性别、年龄匹配的患者为非出血转化组。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用药情况等进行比较。对两组间有差异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出血转化与病前使用抗栓药物的关系。结果共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6916例,其中伴有出血转化433例(6.3%,出血转化组),未出血转化组患者433例。(1)两组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心房颤动、既往脑梗死病史、入院时血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出血转化组使用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比例均高于非出血转化组[抗凝药物:14.1%(61例)比3.9%(17例),P <0.01,OR =4.01,95% CI:2.303~6.993;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4.3%(62例)比8.3%(36例),P =0.005,OR =1.84,95% CI:1.194~2.846]。(3)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凝药物的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入院NIHSS评分、入院随机血糖为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3.302(1.860~5.862)、2.081(1.281~3.382)、1.047(1.026~1.069)、1.055(1.011~1.100),均P <0.05]。结论入院NIHSS评分、入院随机血糖为脑梗死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前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独立相关,其与急性�
陈艳超雷春艳刘鸣
关键词:抗凝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出血转化
实效性研究及在神经疾病领域应用动向被引量:3
2015年
实效性研究的核心理念是"真实世界中的研究",可视为循证医学的延伸,目前已得到广泛关注。实效性研究方法可采用系统评价/Meta分析、实效性随机对照试验、登记研究等多种试验性和观察性研究方法,数据库是其重要研究平台。实效性研究可行性好,可为真实世界决策提供有用证据,但混杂因素控制困难等是其局限性;其方法学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实效性研究已在神经疾病领域有所应用,国际上提出了一些优先研究领域。
王德任刘鸣
关键词:实效性研究循证医学神经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