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CWZ007)

作品数:15 被引量:717H指数:13
相关作者:龙迪勇杨莉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叙事
  • 5篇空间叙事
  • 4篇叙事学
  • 4篇图像叙事
  • 3篇叙事学研究
  • 3篇空间叙事学
  • 2篇叙事作品
  • 2篇图像
  • 2篇空间性
  • 1篇虚构
  • 1篇虚构叙事
  • 1篇叙事结构
  • 1篇叙事理论
  • 1篇要式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史
  • 1篇因果性
  • 1篇时间维度
  • 1篇时间性
  • 1篇时空体

机构

  • 10篇江西省社会科...
  • 9篇南京大学
  • 1篇南加州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作者

  • 14篇龙迪勇
  • 1篇杨莉

传媒

  • 7篇江西社会科学
  • 3篇思想战线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艺术百家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历史叙事的空间基础被引量:42
2009年
空间不是历史的可有可无的要素,而是构成整个历史叙事的必不可少的基础:那些于特定历史时代残存下来的器物、废墟及其图像之类的空间性存在物,不仅可以成为历史的证据,还给史学家的历史叙事行为提供了动机;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必然发生在具体的空间里,因此,那些承载着各类历史事件、集体记忆、民族认同的空间或地点便成了历史的场所;要使历史更贴近事件的原始存在状态,史学家便应该在空间维度上进行编排和创造,赋予历史事件一种空间性的结构。
龙迪勇
关键词:历史叙事
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被引量:119
2008年
无论是"经典叙事学"还是"后经典叙事学",偏重的都是时间维度,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空间维度上的研究。可事实上,像一切完整的研究一样,叙事学研究既存在一个时间维度,也存在一个空间维度。现在,随着各种问题的凸显和各种研究条件的成熟,叙事学已经到了该重视空间维度研究的时候了。因此,应该对叙事与空间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力求建立一门空间叙事学。空间叙事学是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其涉及的问题域非常宽广。
龙迪勇
关键词: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空间叙事学问题域
叙事作品中的空间书写与人物塑造被引量:39
2011年
无论是在古典小说还是在现代小说里,也无论是在中国叙事传统还是在西方叙事传统中,我们都可以找到通过书写一个特定空间来塑造某个人物形象的典型文本。可以说,对空间与人物性格关系的洞悉与否,是衡量一个作家是否具有创造性的标志之一。基于这种认识,在传统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之外,叙事作品塑造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的又一种方法———空间表征法可望给叙事学的人物研究开辟一条新路。空间表征法既可以出色地表征"扁平人物",也可以很好地表征"圆形人物";而通过书写"空间中的空间",空间表征法不仅可以出色地表征一个群体的"共性"或"集体性格",而且可以很好地表征单个人物的"个性"或"独特性"。
龙迪勇
安置过去:历史空间理论的基础被引量:18
2008年
过去是人类活动所有地点的总和。人类的所有活动都需要地点以使之富于意义。过去无法存在于时间里,只能存在于空间中。呈现过去的历史也呈现了人类活动的地方(场所)。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对过去的认识与地图相关:是一幅与时空坐标相对应的历史地点的图示。文章把"安置过去"作为历史空间理论的基础,认为"安置过去"把"过去"从时间中提取出来,把它安置在物质化的场所中,并且断言:任何符号体系中的历史都是有关这些场所的图示。
菲利普.J.埃辛顿杨莉
关键词:时空体
试论作为空间叙事的主题-并置叙事被引量:66
2010年
本文考察一种因共同"主题"而把几条叙事线索联系在一起的叙事模式——"主题-并置叙事"。主题-并置叙事有四个特征:(1)主题是此类叙事作品的灵魂或联系纽带;(2)在文本的形式或结构上,往往是多个故事或多条情节线索的并置;(3)构成文本的故事或情节线索之间既没有特定的因果关联,也没有明确的时间顺序;(4)构成文本的各条情节线索或各个"子叙事"之间的顺序可以互换,互换后的文本与原文本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异。由于"主题"(topic)概念是由"场所"(topos)概念发展而来的,而"场所"是一种"空间",因此,主题-并置叙事本质上是一种空间叙事。
龙迪勇
关键词:空间叙事
复杂性与分形叙事——建构一种新的叙事理论被引量:11
2012年
抽象总是在某种框架之下进行的,框架不同,所抽象出的对象的面貌也就不一样,时间、空间、因果等范畴就是这样的框架。在以往的经典叙事学研究中,"时间"、"因果"范畴占据着支配性地位,且往往把因果关系简化成一对一的线性关系,由此形成根深蒂固的因果—线性叙事模式。事实上,一对一的线性序列不过是因果关系的理想状态或特殊范例,其更为一般的状态是"多对一"与"一对多",可将建立在此种因果关系基础上的非线性叙事模式命名为"分形叙事"。"分形叙事"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多对一",强调的是多因一果,是一种面向"过去"的分形;"一对多"强调的则是一因多果,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分形。
龙迪勇
关键词:非线性叙事时间性因果性
图像与文字的符号特性及其在叙事活动中的相互模仿被引量:28
2010年
图像与文字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叙事媒介,它们具有不同的符号特性。由于相比图像而言,文字是强势符号,所以就出现了语词("诗歌")与图像("绘画")互仿时的"顺势"和"逆势"现象。而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其实是与图像与文字的符号特性息息相关的:图像是处于纯粹符号与表意符号之间的一种特殊符号,它具有"再现"和"造型"的双重性质;而文字则是一种抽象度更高的表意符号,它在叙述或再现外在事件时可以不受"造型"因素的干扰。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间相互模仿的情况,既发生在内容层面,也发生在形式层面:图像叙事模仿文字叙事的情况,多发生在内容层面;而文字叙事模仿图像叙事的情况,多发生在形式层面。
龙迪勇
关键词:图像文字叙事
空间问题的凸显与空间叙事学的兴起被引量:55
2008年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空间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既表现在理论层面,也表现在实践层面。如果说,理论家的概括宣布了"空间转向"时代真正到来的话,那么,小说家的探索则昭示着这一"转向"其实早就开始。事实上,在空间思想方面,理论家们正是从作家们对"空间性"的探索中,获得了无穷的启示。伴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作为一门学科的空间叙事学正在目前叙事学研究热潮中悄然兴起。
龙迪勇
关键词:空间性空间叙事学
图像叙事:空间的时间化被引量:208
2007年
如今,有关各类图像研究或者宣称"图像转向"、"图像时代"到来的文章越来越多,但很少有涉及图像叙事的理论文章,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缺陷。本文首先论述了图像的空间性与时间性,接下来对图像叙事的本质做出了探讨,认为图像叙事的本质是空间的时间化,即把空间化、去语境化的图像重新纳入到时间的进程之中,以恢复或重建其语境。最后,本文概括出了单幅图像叙事的三种模式:单一场景叙述、纲要式叙述与循环式叙述,并对每种模式的特点及其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龙迪勇
关键词:图像叙事
空间在叙事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被引量:57
2011年
空间在叙事学研究中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首先,记忆和想象这两种最重要的创作心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特性,这种空间特性会使作家们创造出来的叙事作品从心理来源上就具有某种空间性。其次,很多富有创意的作家在其小说文本中打破了因果、线性的常规结构,而创造出了特殊的空间性的叙事结构。再次,在不少优秀的叙事作品中,作家们通过书写一个特殊的空间并使之成为人物形象的具体表征,从而形成了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新方法——"空间表征法"。除了文字叙事和小说叙事,空间在跨媒介、跨学科叙事学研究中,也有着相当的重要性。
龙迪勇
关键词:叙事学研究创作心理叙事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