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135)

作品数:25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永山汪大洋蔡长青唐承志魏陆顺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建筑科学
  • 5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时程
  • 5篇时程分析
  • 5篇荷载
  • 4篇减震
  • 3篇弹塑性
  • 3篇弹塑性时程
  • 3篇弹塑性时程分...
  • 3篇多塔
  • 3篇阻尼
  • 3篇阻尼器
  • 3篇连廊
  • 3篇抗震
  • 3篇减震控制
  • 3篇隔震
  • 3篇风振
  • 2篇地震
  • 2篇动力响应
  • 2篇多塔结构
  • 2篇人行桥
  • 2篇塔结构

机构

  • 21篇广州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广东省建筑设...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省建筑科...
  • 1篇华通设计顾问...
  • 1篇广州华商职业...
  • 1篇广东省建筑设...
  • 1篇佛山市百安居...

作者

  • 13篇张永山
  • 12篇汪大洋
  • 6篇蔡长青
  • 2篇唐承志
  • 2篇魏陆顺
  • 1篇燕乐纬
  • 1篇张雷
  • 1篇魏德敏
  • 1篇区彤
  • 1篇张春梅
  • 1篇许伟
  • 1篇黄啟明
  • 1篇张夏萍
  • 1篇孔德睿
  • 1篇袁玲
  • 1篇李锦林

传媒

  • 5篇低温建筑技术
  • 3篇华南地震
  • 3篇结构工程师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建筑技术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建设教育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 1篇科学技术创新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5
  • 9篇201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忽略梁板轴线相对偏移对人行荷载下大跨楼盖TMD减振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为研究忽略梁板轴线相对偏移对大跨楼盖在人行荷载下TMD(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的影响,以某酒店会议中心大跨楼盖为研究对象,将大跨楼盖分为梁板轴线对齐模型和梁顶与板顶齐平模型,分别进行动力特性分析,针对各自主要竖向振型加设人行荷载,依据各人行荷载下楼盖的振动响应,对两种楼盖模型分别设计了不同的TMD减振方案。对比发现:相比于梁板轴线对齐的楼盖结构,考虑梁板轴线相对偏移时,楼盖结构的梁板刚度和竖向自振频率均偏大,各人致激励工况下的振动响应和TMD减振设计方案完全不同。最后,将梁板轴线对齐模型的TMD减振方案以同样位置布置于梁顶与板顶对齐模型时,发现TMD无明显的减振效果,说明了在对大跨楼盖做人行荷载下的舒适度分析时,应充分考虑梁板轴线相对偏移的影响。
汪天雷谢杰文刘轩陈海森
关键词:振动舒适度TMD减振
纸质模型在力学课堂实验教学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在力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纸质模型实验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掌握复杂的力学概念。基于此,列举了拉伸实验、应力集中现象展示、裂纹扩展和复合型裂纹等的应用。这些简单的模型制作方法和理念可以应用到力学的其他领域。因为只需要简单的材料,学生就能够在家里或其他地方重复上述实验。因此,这项创新技术对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有很大的影响。
蔡长青张永山汪大洋燕乐纬
关键词:力学课程实验教学
大震下四塔柔性连体超高层连廊减震控制
2021年
多塔连体结构体系中,其连廊和连廊与塔楼间连接形式一直是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难点。以珠海横琴铁建广场大底盘四塔连体结构工程为背景,基于SAUSAGE软件平台,探究了在水平双向罕遇地震作用下,高度和动力特性相差较大的四个塔楼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并存的钢连廊结构的地震响应及阻尼器限位耗能减震效果。对整体模型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在对采用滑动支座和速度型粘滞阻尼器连接的连廊阻尼器布置方案优化时发现,由于连廊的连接作用,体型和高度不一致且布置不对称的四个塔楼地震动力响应存在耦合作用,阻尼器的布置形式对连廊的减震效果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对同类工程中如何找到最优阻尼器布置方案有着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聂竹林孙磊杨强张永山
关键词:多塔结构连体结构连廊弹塑性时程分析
典型矩形高层建筑风荷载与风振响应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对典型矩形高层建筑进行风洞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各风向角下的等效静风荷载和风振响应,同时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计算方法对该建筑正交角度下的风荷载进行计算,结合风洞试验风荷载与规范计算结果,研究典型矩形高层建筑等效静风荷载和加速度响应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结构基底风致响应最不利角度并非完全出现在正交角度,风洞试验楼层风荷载整体趋势与规范计算结果相同,数值上存在差异,宜以风洞试验结果为准,该结构的顶层加速度响应小于高规限值,舒适度满足要求。
袁玲张春梅张夏萍许伟黄啟明
关键词:矩形高层建筑风洞试验风荷载风振响应
新型剪切散斑干涉系统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剪切散斑干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中进行静态和动态离面位移导数测量的光测力学方法。鉴于基于马赫-曾德尔干涉的剪切散斑干涉系统的光能利用率较低,提出了一种新型剪切散斑干涉系统。该系统由五块平面反射镜、一块半反半透分光棱镜、一块表面有涂层的棱镜、一个双孔掩膜、成像透镜和电荷耦合器件(CCD)相机组成,具有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优点。并可以通过双孔掩膜产生空间载波,通过旋转其中一块反射镜可以产生剪切;通过平移另外一块反射镜可以对空间载波进行调节,相位由改进的sinusoidal-fitting方法进行提取,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系统的有效性,用该系统对周边固定中心加载圆盘模型进行实验,并将该系统应用于轮胎的无损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蔡长青张永山汪大洋韩启浩唐承志
保利国际广场大跨悬挑桁架转换层施工安装与卸载方案优选被引量:3
2020年
针对大跨悬挑桁架层施工过程复杂的问题,以横琴保利广场大悬挑桁架转换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施工模拟技术对其安装和卸载过程展开方案优选研究,悬挑桁架转换层安装采用分区整榀安装和散拼安装2种方式,支撑胎架卸载采用同时一次卸载、分区一次卸载、同时多次卸载、分区多次卸载4种方式,基于Midas软件分别对不同加载和卸载方案进行施工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悬挑桁架转换层安装采用散拼安装方式有利于降低构件内力和控制竖向位移变形,支撑胎架分步多次卸载方案对结构构件内力和位移的控制优于一次卸载方案,卸载方案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与卸载分步与否有关、与分区与否关系不大,悬臂桁架竖向累积位移主要集中在四个角部和跨中部位。
刘轩张永山区彤
关键词:桁架转换层卸载
极罕遇地震下框剪结构的混合减震控制被引量:4
2019年
为进一步研究极罕遇地震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以框剪结构工程为例,选取7条地震动作为激励,在MIDAS软件中建立三维模型,在考虑性能的抗震设防下,采用粘滞阻尼器和防屈曲耗能支撑(BRB),对非减震结构和减震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对比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下的计算结果,并且研究极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分析表明: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剪力均有明显降低,减震效果明显,构件性能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满足预期的性能要求。混合消能减震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下有着很好的减震效果,能有效的提高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改善结构构件的损坏状态,提高结构安全性能。
包嗣海汪大洋汪天雷张永山
关键词:框剪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性能设计
混沌遗传算法在高层结构风振控制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2014年
将混沌遗传算法(Chaos Genetic Algorithm,简称CGA)引入高层结构的风振控制优化中,对采用黏弹性阻尼器来控制风振响应的高层结构进行参数优化;用Matlab语言编制了均布法、迭代法、简单遗传算法(Simple Genetic Algorithm,简称SGA)和混沌遗传算法的风振控制优化分析程序;对9个高层结构进行风振控制优化,对比了算法程序的计算效率以及无控、均布、迭代、SGA和CGA工况下的结构风振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混沌遗传算法可以应用于高层结构风振控制优化之中;混沌遗传算法的计算效率比简单遗传算法最高提升了29%;经混沌遗传算法优化后,黏弹性阻尼器附加给结构的附加阻尼比与均布和迭代相比最高分别提高了61%和22%,CGA工况的顶层加速度响应与均布和迭代法相比最高分别减小了14%和12%。为高层结构风振控制优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张雷张永山莊初立汪大洋蔡长青
关键词:高层结构风振控制混沌遗传算法黏弹性阻尼器
核电站结构隔震研究进展
2014年
基底隔震已经大量应用于一般民用建筑中,被认为是在剧烈地震中保护建筑物最具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但对于核电站这类特殊的建筑物应用较少,且研究比较薄弱。介绍了核电站水平及三维隔震装置的研发及性能测试,概述了核电站隔震系统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和核电站隔震设计规范,指出了在核电站中应用隔震技术还有待解决的问题,对今后核电站隔震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莊初立张永山汪大洋魏陆顺韩启浩
关键词:基底隔震核电站隔震装置抗震性能
风振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全寿命总费用的模糊综合评估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风振作用下高层结构的全周期总费用展开研究,首先引入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结构失效损失费用的模糊评估模型,然后基于贝叶斯分布对结构风灾年发生概率和某一等级风灾年发生概率进行预测评估,并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结构在不同风灾作用下的性能水准进行预测研究,最后针对10层和20层共10个高层结构采用已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50个工况下的全寿命总费用预测评估。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能够考虑各种因素对结构全周期总费用的影响,评估结果与失效概率分析法具有很好的吻合性;基于贝叶斯分布的结构风灾危险性概率预测能够反映实际情况,预测结果随信息量的增多而更加准确;合理有效的结构设计应综合考虑初始结构造价和后期失效损失,以达到在结构设计寿命内总费用最小的目标。
汪大洋魏德敏
关键词:风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