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

作品数:782 被引量:7,088H指数:35
相关作者:潘晓滨王让会史军王莺王文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4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0篇经济管理
  • 166篇天文地球
  • 100篇农业科学
  • 40篇政治法律
  • 24篇水利工程
  • 17篇建筑科学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2篇生物学
  • 10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自然科学总论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社会学
  • 5篇文化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1篇气候
  • 113篇气候变化
  • 96篇碳排放
  • 79篇低碳
  • 77篇温室气体
  • 60篇能源
  • 43篇城市
  • 40篇
  • 39篇减排
  • 33篇气体排放
  • 32篇温室气体排放
  • 29篇降水
  • 28篇生态
  • 28篇交易
  • 26篇应对气候变化
  • 25篇影响因素
  • 24篇农业
  • 24篇干旱
  • 22篇能源消费
  • 20篇灾害

机构

  • 43篇中国科学院
  • 34篇中国气象局
  • 3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7篇南京信息工程...
  • 2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3篇中国21世纪...
  • 2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0篇西北农林科技...
  • 19篇清华大学
  • 19篇贵州省气候中...
  • 18篇中国气象局兰...
  • 16篇长江科学院
  • 16篇南京大学
  • 16篇南开大学
  • 16篇四川大学
  • 16篇西安交通大学
  • 16篇上海市气候中...
  • 14篇中国农业大学
  • 14篇上海国际问题...
  • 14篇贵州省山地气...

作者

  • 18篇潘晓滨
  • 16篇史军
  • 15篇王莺
  • 15篇王让会
  • 14篇黄炜斌
  • 14篇于宏源
  • 14篇马光文
  • 14篇王文涛
  • 13篇黄贤金
  • 12篇姚玉璧
  • 10篇何霄嘉
  • 10篇张娇艳
  • 10篇谢光辉
  • 9篇胡荣桂
  • 9篇吴战平
  • 8篇姜志德
  • 8篇李成
  • 8篇王育宝
  • 8篇陈儒
  • 7篇严小冬

传媒

  • 37篇中国人口·资...
  • 29篇生态经济
  • 26篇气候变化研究...
  • 12篇资源科学
  • 1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0篇水土保持研究
  • 9篇生态学报
  • 9篇黑龙江农业科...
  • 9篇长江科学院院...
  • 9篇生态环境学报
  • 8篇环境保护
  • 8篇科技管理研究
  • 7篇环境工程
  • 7篇水力发电
  • 7篇中国经贸导刊
  • 7篇长江流域资源...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资源节约与环...
  • 7篇环境科学与管...
  • 7篇气象与减灾研...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0篇2021
  • 32篇2020
  • 65篇2019
  • 142篇2018
  • 149篇2017
  • 126篇2016
  • 88篇2015
  • 123篇2014
  • 68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7
7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碳排放交易法律诉讼问题被引量:5
2016年
碳排放交易中的法律诉讼是应对气候变化诉讼的重要方面,在类型划分上,碳交易诉讼案件涵盖了行政、民事和刑事诉讼全部领域。行政诉讼主要针对配额分配、配额回收补偿以及管理体制等,刑事诉讼则包括了侵权损害与渎职两大类,民事诉讼定位于合同纠纷。碳排放交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型制度工具,相关诉讼案件的增加暴露了规则制定的漏洞以及决策者立法经验的不足,同时对于推动碳排放交易立法进程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在未来我国碳排放交易的法律诉讼应对实践中,推动立法体系的完善、加快司法解释的出台、加强法官队伍建设、便利专家参与是重要的路径选择。
潘晓滨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司法保障
环境外交: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角色被引量:6
2018年
全球环境治理在国际事务的紧迫性日益上升,环境外交在各国外交布局中重要性日益上升。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发挥了大国性、变革性和引领性作用,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角色日益走向全球环境治理舞台的中央,特别是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推进,中国将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动全球环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环境外交和全球环境治理将会展现更加广阔的前景。
汪万发于宏源
关键词:全球环境治理环境外交中国角色
排水对三江平原和若尔盖沼泽生态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6
2015年
沼泽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和泥炭资源,排干后可开垦耕地、育林或辟为牧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农、林、畜牧业发展对土地需求急剧扩大,排水疏干成为自然沼泽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比较了中国最大的两处沼泽湿地——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排水前后景观格局、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变化。排水后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出现不同程度沼泽破碎化;植物群落呈现从沼生到中生的演替;土壤表层有机质分解加速,使土壤碳、氮及其他营养元素含量下降。排水后水位下降是使沼泽湿地生态特征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排水后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两处沼泽湿地在景观破碎化模式、土壤营养元素变化等方面具有差异。
张骁栋康晓明李春义崔丽娟王小文
关键词:生态特征植物群落土壤特征湿地
中国碳市场建设问题探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我国环境保护部门排污权交易正在试点当中,刚刚结束第一个履约期的中国碳市场试点经验和教训可资借鉴。通过对碳市场运行和履约中的基础数据、配额属性、奖惩机制、能力建设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归纳了碳市场建设难点,并从强化法规、完善数据、市场主导、能力建设4个方面提出具体解决途径。
孙振清陈亚男汪国军
关键词:碳交易试点碳市场节能减排气候变化
生猪养殖全生产周期氮排泄参数及全国生猪粪尿氮排泄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为完善生猪养殖氮排泄参数体系,准确计算生猪养殖粪尿氮排泄量,本研究通过对生猪养殖全生产周期(繁殖-断奶-生长-育肥)持续开展285d的全收粪尿法代谢试验,每天记录采食量、粪尿产生量,采集样品测定水分和氮含量,系统性获取了能繁母猪空怀期、妊娠前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和哺乳期,以及生长肉猪保育期、生长前期、生长后期和育肥期氮的摄入与排泄参数,并结合生猪生产性能参数计算生猪氮年排泄系数。并基于中国各省生猪养殖统计数据和耕地面积,核算2000-2018年生猪养殖粪尿氮产生量变化及区域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生猪不同生长生理阶段氮摄入量和排泄量差异显著,其中空怀期母猪为72.32 g·d–1和49.42 g·d–1,妊娠前期为55.79 g·d–1和45.36 g·d–1,妊娠中期为56.25 g·d–1和22.27 g·d–1,妊娠后期为72.41 g·d–1和26.36g·d–1,泌乳期为114.28g·d–1和38.84g·d–1,商品猪保育期为22.86g·d–1和10.96g·d–1,生长前期为34.87 g·d–1和18.34g·d–1,生长后期为54.67 g·d–1和34.50 g·d–1,肥育期为55.15g·d–1和35.79 g·d–1。而且各阶段尿氮排泄量都比粪氮高。商品肉猪和能繁母猪年排泄系数分别为9.00kg·头–1·a–1和11.75kg·头–1·a–1。2000-2018年,我国生猪养殖粪尿氮排泄总量呈先增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而单位猪肉产品氮排泄量逐年下降,商品肉猪氮排泄量占生猪养殖粪尿氮排泄总量比重达84.03%。四川、河南、湖南、山东是我国生猪养殖氮排泄总量最大的4个省,占全国生猪养殖氮排泄总量的33.67%;而单位耕地面积生猪养殖氮承载负荷最大的省份是福建、广东、湖南、北京、上海。因此,在生猪生产中应根据群体结构和相应的氮排泄系数科学核算其氮排放量,在产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
付敏蒋小松何志平何志平陈天宝
关键词:生猪养殖氮排泄量
中国城镇化对低能见度日数时空变化的可能影响
<正>1引言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汽车数量的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较为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雾霾天气频发,导致能见度降低。雾霾围城致多地'失守',严重影响日常交通活动,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
孔锋; 吕丽莉; 王一飞;
关键词:低能见度归因分析
文献传递
低碳社区建设模式探讨——以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康翠社区为例
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大的背景之下,各国都已意识到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正逐渐转向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低碳城市建设,必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新趋势,而低碳社区建设即为低碳城市建设的落脚点...
何延昆孙振清张晓玉
关键词: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低碳社区
文献传递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是欧盟气候政策的中心组成部分,它是世界上首个多国家、多行业参与的排放交易体系。本文在借鉴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提出我国应积极构建我国碳排放交易法律体系,建立碳定价机制以及科学...
李妍孙振清
关键词:碳排放京都议定书欧盟
文献传递
节能减排与产业结构演进的良性互动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能源与资源供给不足、利用效率低下及生态环境恶化诸多问题的困扰,严重影响着发展的可持续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基于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产业结构演进与节能减排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牛晓耕王海兰穆书涛
关键词:节能减排产业结构演进产业共生网络互动机制经济杠杆
安徽省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及减排路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任务,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是实现国家减排目标的基本保障。通过建立安徽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指标体系,计算安徽省2001—2010年十年间各领域产生的温室气体,并利用回归分析预测安徽省2015年和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全省各地市温室气体排放类型进行划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软件分析碳排放空间格局。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安徽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至2010年达到3.96x108 t。单位GDP碳排放量自2007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表明碳减排的经济效益已有所提高。在各排放源类别中,原煤消耗产生碳排放量最多,且增势明显。区域格局分析表明,马鞍山市为省内工业发达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为能源及工业领域,排放量也较多,温室气体排放地域差异显著。根据安徽省经济发展特点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有针对性提出的减排对策对于健全全省碳减排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张冬梅杨玲李博周立志张黎黎
关键词:温室气体碳减排指标体系
共8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