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0901)

作品数:15 被引量:278H指数:11
相关作者:徐新良吴世新杨洋何春阳刘志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土地利用
  • 4篇遥感监测
  • 4篇土壤
  • 3篇土壤侵蚀
  • 3篇NDVI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环境
  • 2篇敏感性
  • 2篇SLEUTH...
  • 2篇GIS
  • 2篇城市
  • 1篇氮含量
  • 1篇电力
  • 1篇电力消费
  • 1篇电力消费量
  • 1篇冬闲
  • 1篇冬闲田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圈
  • 1篇遥感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1篇徐新良
  • 3篇郑凯迪
  • 3篇吴世新
  • 3篇刘洛
  • 2篇刘志锋
  • 2篇张学霞
  • 2篇庄大方
  • 2篇乔治
  • 2篇何春阳
  • 2篇翟孟源
  • 2篇杨洋
  • 2篇江东
  • 2篇姜小三
  • 2篇张娟
  • 2篇刘美
  • 1篇刘纪远
  • 1篇穆桂金
  • 1篇黄耀欢
  • 1篇刘磊
  • 1篇通拉嘎

传媒

  • 3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草地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城市与区域规...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9篇2012
  • 5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全氮含量与碳氮比的高光谱反射估测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基于土壤高光谱反射特征可以实现土壤全氮(TN)含量与碳氮比(C∶N)等土壤属性的快速、无损测定,但其估测模型受土壤颗粒粒径水平与光谱指数(预处理)等因素影响。通过研磨准备2、0.25和0.15mm共3个水平颗粒粒径的土样,分析了原始(RAW)及多次散射校正MSC(MultipleScattering Correction)、一阶微分FD(First Derivative)、连续统去除CR(Continuum Removal)等预处理的土壤反射光谱与TN含量、碳氮比变化之间的关系,发现土壤研磨可以提高反射光谱对TN含量变化的响应,而FD、CR与MSC等光谱预处理能够明显缩小不同颗粒粒径水平土样的光谱反射—TN含量、碳氮比相关性差异。结果表明:0.25mm颗粒粒径土样的FD预处理光谱在2 250nm和2 280nm处分别与TN含量、碳氮比变化存在最大相关,但最大相关单波段线性回归模型的TN含量、碳氮比估测精度不如全波段光谱PLSR模型。其中,0.25mm土样RAW光谱全波段PLSR模型估测TN含量的表现最佳(RPD=3.49,R2=0.92,RMSEP=0.1g/kg);而碳氮比的估测结果并不十分理想,其最优估测模型(0.25mm土样FD预处理的全波段PLSR模型)的RPD仅为1.21,可能与土样的碳氮比变化范围较小有关,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采集更多的样本数量或土壤类型,使训练样本具有较大的变量范围,以取得较好的估测效果。
任红艳史学正庄大方江东徐新良黄耀欢刘磊施润和
关键词:土壤全氮碳氮比光谱预处理
基于多重时空数据的新疆绿洲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绿洲是在特定的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等因素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而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即是在干旱区或荒漠背景下,由自然及人类共同作用,有利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且生产力明显高于周边的地域。利用近期新疆地区地形、降水、植被、草地、土壤等空间数据,以及2010年度新疆地区土地利用数据,应用GIS软件进行综合空间分析,获取了新疆地区干旱荒漠及绿洲区域的界线。2010年度新疆绿洲面积约占全疆总面积的9.54%,包括了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两部分面积几乎各占一半。新疆地区绿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了各类林地、中高覆盖度草地、除冰川和永久积雪地的各类水域,沼泽地、城镇工矿居民点建设用地,以及各类灌溉耕地。
吴莹吴世新张娟刘美
关键词:干旱荒漠区绿洲GIS
三江源高寒草甸典型坡面草地退化特征综合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以三江源地区高寒草甸退化坡面为研究对象,揭示坡面草甸退化梯度所处不同位置下土壤侵蚀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对明晰坡面草地因人为载畜破坏发生退化后,自然侵蚀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坡面上与137 Cs比活度呈现基本一致的分布规律,表现为轻度退化与中度退化差异较小,中度退化显著高于重度退化,极度退化高于重度退化的分布特征(P<0.05);随退化程度加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呈现下降的基本规律,并且高寒草甸坡面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不同草地退化程度下具有不同的坡面运移特征;高寒草甸坡面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因退化梯度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高寒草甸退化坡面土壤侵蚀模数随退化梯度增加而递增,相应的土壤田间持水量表现为随退化梯度增加而降低。
肖桐邵全琴孙文义齐永青
关键词:高寒草甸草地退化土壤侵蚀
我国长江中下游农业区冬闲田的遥感监测分析被引量:29
2012年
近2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部分地区冬闲田的面积呈明显增长态势。为了科学、合理及高效地利用冬闲田资源,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农业区为实验区,利用长时间序列NDVI数据,结合研究区耕地空间分布和农作物在出苗期和成熟期NDVI变化特征,构建了NDVI动态阈值法的冬闲田遥感监测方法,进而对研究区2007至2008年冬闲田的空间分布和闲置时间进行了提取分析。研究发现,2007至200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农业区冬闲田总面积为20.55万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5.49%。冬闲田集中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和西北部的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江西的西北部地区,其中,湖北、湖南和江苏是冬闲田分布面积最多的省份,3省冬闲田面积占了研究区冬闲田总面积的53.41%。
翟孟源徐新良姜小三
关键词:冬闲田NDVI遥感监测
1995-2008年中国大陆电力消费量时空动态被引量:46
2011年
电力消费量是定量衡量电力消费状况的一个基本指标。及时、准确地获取电力消费量的时空动态信息,对于合理配置中国电力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DMSP/OLS稳定夜间灯光时间序列数据,在县级尺度上模拟重建了中国大陆1995-2008年电力消费的空间格能够局比,较揭可示靠了地中反国映大中陆国同大期陆电力19消95费-20量08的年时电空力动消态费过量程的。时结空果动表态明,:精①度利达用到D70M%S左P/O右L,S数具据有显一定,的占可全行国性总。面②积1中0.国69大%陆的京19津95唐-20、08沪年宁电杭力、消珠费三量角以、中山低东消半费岛级、别辽为中主南,地但区空、间四分川布盆差地异等明大六陆大城19市95群-20地08区年是电中力国消电费力量消表费现最出为比集较中明的显区的域增,长共趋消势耗,了电中力国消3费9.2量3%呈的明电显力增资长源趋。势③的中区国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00%。
李通何春阳杨洋刘志锋
关键词:电力消费量
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时空特征与预测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本文以1990、1995、2000、2005年的上海市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为基本数据源,分析了1990-2005年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特征。同时利用SLEUTH模型对城市空间扩展进行了模拟和精度验证,并对未来30年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1990-2005年,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明显,城市面积净增加81 278hm2,净增长10.14%;在扩展的时间过程上呈现先减缓后加剧的趋势,2000-2005年城市用地扩展最为剧烈,城市面积净增加40668hm2,净增长5.08%,填海造陆是该时期城市扩展的典型特征。SLEUTH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预测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过程,不同时期模拟与遥感监测结果的Kappa系数最高达到了0.8476;未来30年,上海市城市用地将以年平均增长率1.63%的速度扩展,2040年城市用地面积将达到152 685hm2。城市扩展将占用耕地41 824hm2,年平均占用耕地1200hm2。城市扩展的方式主要是边缘增长,东部的浦东新区沿五洲大道向海方向、南部的徐汇区沿沪闵高架路向南,以及西部的嘉定区和青浦区沿京沪高速两侧向西的地区均是未来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向。
郑凯迪徐新良张学霞刘洛
关键词:土地利用SLEUTH模型
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研究
东北林草交错区作为生态脆弱区这一概念于2008年首次提出,土壤侵蚀是造成其生态脆弱性的重要原因。从敏感性角度出发,以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为核心,通过降水、土壤可蚀性、地形、植被覆盖因子,运用GIS技术,分析和评价1990—2...
乔治徐新良
关键词:土壤侵蚀敏感性
文献传递
京津冀都市圈城镇扩展时空过程及其未来情景预测被引量:11
2012年
近年来,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化发展迅速,快速城市化过程导致了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城市问题。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1990-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城镇扩展的时空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SLEUTH模型,模拟了不同发展场景下京津冀都市圈城镇扩展的未来情景。研究发现:1990-2008年京津冀都市圈城镇扩展明显,城镇面积净增加4022.37km2,年平均扩展速率为1.91%,1990年以后城镇扩展速率呈逐步减缓的趋势。城镇扩展在空间格局上呈现显著的"双核、一带和两轴、多中心"的特征。城镇扩展对耕地资源的占用特别明显,18年间,耕地面积净减少3507.62km2,年减少速率为0.23%。2008-2020年京津冀都市圈城镇扩展速率较历史时期将有一定减缓,2020年以后城镇扩展速率将进一步下降。京津冀都市圈未来城镇扩展仍然将侵占一定的耕地资源,2020年以后耕地萎缩的态势将减缓。
徐新良通拉嘎郑凯迪张学霞
关键词:京津冀都市圈
国家尺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监测方法被引量:28
2012年
以中国科学院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平台土地利用/覆被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为背景,总结了国家尺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涉及的主要遥感监测技术和方法,包括基于遥感监测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遥感信息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提取方法、土地利用分类1 km栅格成分数据构建技术以及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家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专题空间数据库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
徐新良刘纪远庄大方
关键词:遥感监测
基于GIS与Sleuth模型的上海市城市扩展模拟与预测
本文以1990、1995、2000、2005年上海市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为基本数据源,利用Sleuth模型对1990-2005年上海市城市空间扩展及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模型模拟和精度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35年上海市城市...
郑凯迪徐新良刘洛
关键词:土地利用SLEUTH模型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