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2114)

作品数:6 被引量:86H指数:5
相关作者:于博吴娜刘树海唐婧清张俊民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融资
  • 2篇营运
  • 2篇营运资本
  • 2篇融资约束
  • 2篇资本
  • 1篇贷款
  • 1篇信贷
  • 1篇信贷融资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递
  • 1篇信号效应
  • 1篇信用
  • 1篇信用融资
  • 1篇银行
  • 1篇银行贷款
  • 1篇银行信贷
  • 1篇银行信贷融资
  • 1篇营运资本管理
  • 1篇商业信用
  • 1篇商业信用融资

机构

  • 5篇天津财经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商业大学

作者

  • 4篇于博
  • 3篇吴娜
  • 1篇张俊民
  • 1篇齐鲁光
  • 1篇唐婧清
  • 1篇刘树海

传媒

  • 2篇会计研究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经济问题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广东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管变更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高管变更信号效应改变着企业的财务环境及经营决策。文章选用2007-2014年上市公司组成的样本验证高管变更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变更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较高;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高管变更、董事长与总经理同时变更以及新任高管为外部聘任的会导致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表明,高管变更使企业面临更强的融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投资水平。研究为企业防范高管变更产生的融资与投资风险和完善人力资源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齐鲁光
关键词:高管变更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信号传递
融资约束、存货持有行为与企业投资效率——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被引量:7
2017年
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检验了企业存货调整量对内部现金流的敏感性,以及存货持有量对投资效率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企业表现出更高的存货—现金流敏感性。并且,在融资约束企业中,存货持有量与投资效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结论为:存货是企业中重要的内部融资来源之一,通过存货持有量的调整能够实现流动性资源的跨期配置,据以推动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效率。
唐婧清刘树海张俊民
关键词:融资约束内部融资
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信贷融资的多重结构突变——基于面板门限的非线性关系分析被引量:27
2017年
以2004-2015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建立面板门限模型。首先,基于信号理论探讨了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信贷融资之间为什么存在从替代到互补的转换特征,并对转换条件(门槛变量)进行逻辑构建与分析;其次,以信号效应边际递减与信号扭曲为逻辑,分析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信贷融资之间为什么会进一步呈现出从"强互补"到"弱互补"的二次突变特征;最后,结合所有制差异与产能差异,证明信号效应在我国信贷市场环境中不仅存在,而且还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即非SOE企业信贷融资与SOE企业相比更容易受信号效应激励,产能过剩企业的信贷融资与非过剩企业相比更容易受信号效应激励,说明信息不对称水平越高,商业信用作为一种信号机制越能缓解企业的信贷约束。创新之处在于以信号效应为核心对两种信用之间的多重结构突变进行逻辑阐述,并从体制和产能差异两个方面探索了信号效应在新兴市场下的异质性特征。
吴娜于博孙利军
关键词:商业信用银行贷款信号效应
逆周期并购的经济后果及其异质性特征被引量:11
2018年
自2013年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以来,并购交易逐渐成为企业寻找新动能、实现"弯道超车"的主战场。但是,在全球经济增长停滞的背景下,逆周期并购的真实经济后果仍然是一个谜。通过使用BootstrapDEA方法对2013年发生的534起上市企业并购案例进行并购前3年和并购后3年的绩效差异比较发现:1.逆周期并购(弯道超车)对企业绩效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且该负面效应对国有企业更强; 2.与现金支付相比,国有企业应优先选择股票支付类并购交易,因现金支付会显著冲击其绩效水平,而股票支付的冲击效果不显著; 3.民营企业应优先选择现金并购,因现金并购有助于强化其对国有企业的绩效优势,而股票并购则相反; 4.民营企业逆周期并购风险总体低于国有企业的原因是其现金并购的绩效风险更低。创新之处是在偏误修正基础上跟踪逆周期并购效率,并从组织经济学视角对逆周期并购的经济后果及其异质性特征进行了分析。
吴娜于博吴家伦
关键词:并购绩效
货币政策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吗?——基于营运资本动态协同视角的修正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以2002年~2011年中国房地产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构建附加营运资本的静态与动态投资效率分析模型,考察营运资本管理与货币政策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微观机理及静态与动态协同效应。实证表明:融资约束条件下,企业会自发调节营运资本来“平滑”固定投资波动、提升投资效率,且这一“内生平滑”行为会强化“外生货币政策”对投资效率的“调节”作用(正向协同);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对内生平滑具有逆向协同效应,即货币政策越宽松,营运资本平滑水平越低。传统模型由于忽视了内生与外生协同效应,故低估了货币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水平。本研究有助于改善货币政策评价机制,拓展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关系研究的分析视角与实证逻辑。
于博
关键词: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营运资本管理
市场化进程、创新投资与营运资本的动态调整被引量:30
2017年
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2013平衡面板数据,证明了市场化进程与创新投资均能显著提高营运资本向最优水平的调整速度,从而优化了营运资本管理、提高了存量资本的运行效率,但市场化进程与创新投资对营运资本调整速度的协同影响为负,低市场化进程下创新投资对营运资本调整速度的推动作用更强。研究意义在于以固定资产投资为媒介,从调整成本视角探索了市场化进程与创新投资对营运资本动态调整速度影响的逻辑路径,拓展了营运资本动态调整理论的实证边界以及不同调整因素之间互动关系的逻辑内涵,为理解存量资本治理路径、反思与改善市场化进程提供了政策参考。
吴娜于博王博梓
关键词:市场化进程产能过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