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60061)

作品数:21 被引量:288H指数:12
相关作者:郑毅汤利张福锁朱有勇李勇杰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间作
  • 10篇小麦
  • 9篇蚕豆
  • 5篇间作条件
  • 5篇根系
  • 4篇单作
  • 4篇稻瘟
  • 4篇稻瘟病
  • 4篇水稻
  • 4篇瘟病
  • 4篇小麦蚕豆间作
  • 3篇氮水平
  • 3篇养分
  • 3篇施氮
  • 3篇根系分隔
  • 3篇白粉
  • 3篇白粉病
  • 3篇
  • 2篇氮素
  • 2篇氮营养

机构

  • 2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玉溪市农业科...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21篇郑毅
  • 17篇汤利
  • 8篇张福锁
  • 6篇朱有勇
  • 5篇李勇杰
  • 4篇陈远学
  • 4篇张朝春
  • 4篇李少明
  • 4篇李永梅
  • 3篇刘自红
  • 3篇苏海鹏
  • 3篇卢国理
  • 3篇周文利
  • 3篇李隆
  • 3篇楚轶欧
  • 2篇周敏
  • 2篇周绍松
  • 2篇唐旭
  • 2篇肖靖秀
  • 2篇赵平

传媒

  • 9篇云南农业大学...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广西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中国土壤学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间作条件下氮肥水平对水稻总酚和类黄酮的影响被引量:20
2008年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主栽杂交稻合系-41和优质糯稻黄壳糯间作条件下,高氮供应(N_(300))对易感病品种黄壳糯叶片中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生物量、产量和稻瘟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供应(N_(300))显著降低了单作黄壳糯的生物量、产量及体内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增加了稻瘟病发生的严重程度;而对间作黄壳糯产量和总酚含量无显著影响.对类黄酮含量的降低及稻瘟病发生的增加不及单作显著。在低氮供应(N_(180))下,合系-41与黄壳糯间作中黄亮糯较其单作明显提高了生物量和产量,提高了间作黄壳糯叶片中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降低了稻瘟病发生。黄壳糯叶片中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与稻瘟病的发生呈负相关趋势。
卢国理汤利楚轶欧周文利苏海鹏刘自红郑毅
关键词:氮肥水平单作间作总酚类黄酮
不同品种间作条件下的氮硅营养对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影响被引量:48
2006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黄壳糯在间作条件下氮硅营养对稻瘟病发生的影响。在常规施氮条件下(225kg/hm^2N),与单作相比,间作提高水稻地上部生物量约15.8%,籽粒产量提高20.8%;降低植株茎、叶氮含量35.5%和14.1%,茎、叶硅含量降低13.9%和8.8%;对叶瘟和穗瘟防效为10.0%和27.7%。增加氮肥施用量(450kg/hm^2N),植株中氮含量显著提高,叶瘟和穗瘟病情指数明显上升。茎叶氮含量与叶瘟和穗瘟发生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0^**~0.968^**。施硅能促进水稻对硅的吸收,降低穗瘟发病的严重程度,茎中硅含量与穗瘟的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69^**~0.772^*。间作水稻植株中氮含量降低是生物多样性控制稻瘟病发病的原因之一.
唐旭郑毅汤利张朝春朱有勇张福锁
关键词:水稻间作氮营养硅营养稻瘟病
水稻间作系统高氮投入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及稻瘟病发生的影响
采用田间试验,主要研究了主栽杂交稻合系-41和优质糯稻黄壳糯间作条件下,高氮投入对易感病水稻品种黄壳糯产量、氮素利用和稻瘟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投入显著降低了单作黄壳糯的产量,显著增加了单作稻瘟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汤利卢国理楚轶欧张朝春张福锁郑毅
关键词:水稻氮素利用稻瘟病
文献传递
高等植物硅素营养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05年
硅在地壳中含量为27.6%,大部分以二氧化硅(SiO2)的形态存在,能被植物吸收的有效硅只有50~250mg/kg,植物吸收硅后土壤溶液中硅的浓度仍能保持在一恒定水平.硅在植物内主要以二氧化硅胶(SiO2*nH2O)的形态存在于表皮细胞和细胞壁上,含量随物种不同而差异很大,同时还受植株部位、栽培方式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植物吸收硅主要以单硅酸形式,不同植物吸收硅的能力不同,水稻具有主动吸收硅的能力,大多数植物被动吸收硅.硅素对植物的形态结构和体内其它元素产生影响,能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能增强植物抗倒性和抗旱性,高浓度的硅对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硅素能够提高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唐旭郑毅汤利
关键词:硅素营养高等植物
不同分根条件下氮对间作小麦生长和白粉病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6
2006年
以小麦蚕豆间作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根系分隔技术,主要研究了在小麦蚕豆根系不分隔(I)、尼龙网分隔(M)和塑料膜分隔(P)3种根系分隔条件下,供氮水平(N0,N0.05,N0.1和N0.2)对小麦生长和白粉病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了间作小麦的生物量。在3种不同的根系分隔方式下(I,P和M),N0.05水平小麦地上部的生物量分别比N0水平增加了59.9%,62.6%和58.6%。随着供氮水平的提高,小麦自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明显增加,在3种根系分隔方式下,分别增加337.1%~1213.6%,766.3%~1750.1%和130.7%~1061.0%。但根系不分隔处理(I)的间作小麦对白粉病的抗病能力较强,在高氮水平下(N0.2)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均低于根系完全分隔处理(P)。
李勇杰陈远学汤利郑毅张福锁
关键词:小麦氮水平白粉病根系分隔
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对间作蚕豆养分吸收和斑潜蝇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通过根系分隔的盆栽试验,研究了地下部分隔对小麦//蚕豆间作系统中蚕豆的养分吸收和斑潜蝇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完全分隔处理蚕豆的生物量和N、P、K吸收量均高于其余2种分隔方式,在各个生育期,根系完全分隔处理与不分隔处理间差异均显著。根系分隔方式还影响了蚕豆斑潜蝇的发生,蚕豆斑潜蝇的发生均表现为根系不分隔(I)<尼龙网分隔(M)<完全分隔(P)。说明根系的相互作用,对蚕豆斑潜蝇的发生有一定的减轻作用。
李勇杰陈远学汤利李少明郑毅
关键词:根系分隔间作蚕豆斑潜蝇
小麦、大麦与蚕豆间作对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小麦/蚕豆间作和大麦/蚕豆间作盆栽试验,研究了间作与单作相比在耗水量及水分利用率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蚕豆间作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小麦单作和蚕豆单作低,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小麦/蚕豆间作在蚕豆分枝期耗水量比蚕豆单作低,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麦/蚕豆间作全生育期耗水量比大麦单作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大麦/蚕豆间作在大麦分蘖期耗水量比大麦单作高,且存在显著差异。大麦/蚕豆间作各生育期及全生育期耗水量与蚕豆单作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间作小麦、间作大麦的WUE(水分利用率)比单作小麦、单作大麦高,但间作蚕豆的WUE比单作蚕豆低。
周绍松李永梅周敏郑毅
关键词:小麦大麦蚕豆间作单作水分利用率
小麦蚕豆间作系统中的氮钾营养对小麦锈病发生的影响被引量:63
2005年
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小麦/蚕豆间作系统中,间作有提高小麦氮吸收量的趋势.在低氮水平条件下间作优势和边行优势突出,间作平均提高小麦氮的吸收量2.33%~44.88%,边行优势平均为3.49%~66.66%;高肥料投入水平条件下,间作优势和边行优势减弱.随着氮肥投入水平的提高,小麦氮的吸收量也随之提高,而增施钾肥不能明显提高小麦氮的吸收量.间作和不同的施氮水平均不能明显提高小麦钾的吸收量,但增施钾肥有提高小麦钾吸收量的趋势.小麦/蚕豆间作可以明显降低小麦锈病的发生,间作相对防效达22.2%~100%,增施钾肥平均降低小麦锈病46.15%~59.1%.锈病的发生与小麦体内的氮素营养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747** ~0.782 2**,与钾素营养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肖靖秀郑毅汤利李隆朱有勇杨进成
关键词:小麦间作小麦锈病
小麦根分泌物对磷的吸收和大豆生长的影响(英文)
我国是粮食产量受磷钾资源限制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因之一是土壤中大部分的磷以难溶性的形态存在,导致旱地红壤中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含量较低。缺铁胁迫下小麦根系分泌物包含一类非蛋白类氨基酸,它能与Fe络合促进磷酸铁溶解,从...
聂艳丽汤利郑毅
关键词:间作大豆根分泌物红壤
文献传递
烤烟间作草木樨对烟草病害的影响被引量:28
2005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与草木樨间作对烟草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 烤烟间作草木樨处理对烟草病毒病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普通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极显著下降,防治效果为22.58%~80%.间作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烟草真菌类病害的危害,防治效果为44.50%~52.91%.在本试验条件下间作对细菌类病害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刘丽芳唐世凯熊俊芬郑毅李永梅
关键词:烤烟草木樨间作烟草病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