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6-06)

作品数:16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博明李亮赵晓东乔海波王时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冀东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南堡凹陷
  • 12篇凹陷
  • 10篇储层
  • 3篇盐岩
  • 3篇油藏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3篇主控因素
  • 3篇火成岩
  • 3篇馆陶组
  • 2篇低幅度构造
  • 2篇地层
  • 2篇识别方法
  • 2篇凸起
  • 2篇物性
  • 2篇构造带
  • 2篇发育
  • 2篇AL
  • 2篇变速成图

机构

  • 15篇中国石油冀东...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6篇赵晓东
  • 5篇李亮
  • 5篇张博明
  • 4篇乔海波
  • 4篇王时林
  • 3篇刘晓
  • 2篇张永旺
  • 2篇曲正阳
  • 2篇石文武
  • 2篇王方鲁
  • 2篇刘得芳
  • 2篇曹中宏
  • 2篇李君
  • 2篇郭颖
  • 2篇杨国涛
  • 2篇林发武
  • 1篇付兴深
  • 1篇卿颖
  • 1篇刘翠琴
  • 1篇夏景生

传媒

  • 6篇特种油气藏
  • 3篇第八届中国含...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非常规油气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柳赞地区古近系沙三~3亚段物源体系综合研究
柳赞地区构造上隶属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南堡凹陷东北部,是在中生代隆起基础上逐渐发育起来的同沉积断背斜构造,由柳中断背斜、柳北断鼻、柳东断鼻和柳西斜坡构成。目前柳赞断背斜构造主体已经开发,柳东断鼻、柳西斜坡等地区展示了较好...
王时林刘晓张博明李亮乔海波郭颖
文献传递
南堡3号构造中深层中低渗储层微观孔喉特征被引量:12
2015年
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全岩矿物等测试分析表明,南堡3号构造中深层中低渗储层岩石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在碎屑组分中长石含量较高,存在钾长石、斜长石、微斜长石等多种类型,进一步观察发现储层碎屑组分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偏低,为近物源快速堆积。利用铸体薄片及分析化验资料进一步分析了储层微观孔喉特征,结果表明:南堡3号构造中深层储层孔隙以次生孔隙为主,主要为粒间溶蚀孔隙、粒内溶蚀孔隙,喉道主要为片状或弯片状喉道,共发育6种孔喉结构,并以中孔细喉型和小孔细喉型为主,储层类型为中等—差储层,对该储层喉道加以改造,可有效改善储层物性。
赵晓东刘晓张博明李亮刘翠琴
南堡凹陷3号构造带中深层层序地层特征与油气关系
2017年
地层划分问题一直制约了南堡凹陷3号构造带中深层(沙三段—东一段)的后续油藏评价研究。本文基于层序界面在地震反射结构特征、岩性突变以及电测曲线等方面的特征变化,共识别出该带4个二级层序界面,8个三级层序界面,并将该带沙三段—东一段划分出3个二级层序和7个三级层序。研究表明,南堡凹陷3号构造带中深层层序发育样式受湖盆结构及构造坡折带影响,三级层序厚度由南西至北东方向总体呈增厚趋势,由北西至南东方向总体呈厚—薄—厚的发育特征。在对层序地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层序地层与油气的关系,认为研究区沙一段中层序存在构造与地层控制的油气藏,而在东营组层序存在构造与岩性共同控制的油气藏,并且在南堡凹陷3号构造带中深层存在有利的构造与岩性、构造与地层共同控制的复杂油气藏发育带。
乔海波宋璠夏景生赵子骏赵晓东兰志勤
关键词:南堡凹陷层序地层油气藏
南堡凹陷老爷庙地区古近系东营组沉积体系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3
2013年
老爷庙地区古近系东营组发育扇三角洲、水下重力流、近岸水下扇和湖泊等沉积体系。综合研究表明,构造演化、背斜形态以及同沉积断裂对老爷庙地区东营组沉积体系的发育和分布起到主要的控制作用。其中,构造演化控制扇三角洲的发育与演化,滚动背斜决定扇三角洲平面分布,同沉积断裂主导沉积物分散体系和砂体的分布样式。老爷庙地区东营组沉积体系的主控因素的研究对该区沉积模式的建立和砂体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曹中宏贺锋郑治宇王开忠
关键词:主控因素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3号构造中深层两期断裂对油藏的控制作用
一般认为断裂是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油气会顺着断裂运移到适合于其聚集的圈闭中形成油气藏,断裂对油气的聚集成藏起着至关重要的重用。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3号构造自2007年中浅层勘探获得发现以来,在古近系沙河街组、寒武系潜山相继...
赵晓东刘晓张博明杨少春李亮
关键词:南堡凹陷渤海湾盆地
文献传递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综合判别方法被引量:4
2015年
以电性物性特征、声波参数或气测参数等单项信息为依据,针对判别碳酸盐岩储层含油气性存在多解性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数学算法,融合测井、气测录井等多项信息的流体性质综合判别方法。分析了多项资料对油气的相对敏感信息,利用开源数据挖掘软件WEKA,将决策树、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聚类分析4种数学算法应用于流体性质综合评判,并通过模型精度的对比分析,优选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冀东探区测试资料证实,该方法较单一信息的判别方法准确性更高,应用效果显著。
刘得芳林发武梁忠奎田超国李颖
关键词:碳酸盐岩流体性质数据挖掘技术
南堡凹陷精细速度场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南堡凹陷构造复杂,砂地比含量差异明显,火成岩发育,常速成图或传统变速成图技术难以准确地建立高精度的速度场,影响低幅度构造及岩性圈闭的勘探,必须建立适合南堡凹陷含火成岩地层的高精度速度恢复方法。在模型层析法求取层速度的基础上,利用声波测井资料对火成岩速度进行恢复,建立初始速度场。应用VSP、钻井、声波测井数据,采取层控反距离加权相对误差校正方法对初始速度场进行校正,获得高精度的速度场。校正后速度场中的井点速度与实际井点速度的平均绝对误差较小,校正前后地层平均速度整体变化趋势一致。变速成图技术在南堡凹陷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消除了火成岩、砂地比含量差异等所造成的速度异常的影响,提高了速度分析的精度,落实了断块构造形态,探索出了一种适合特殊地质体发育的复杂断块的变速成图方法。
翟瑞国段天昊王方鲁张建坤张硕
关键词:火成岩变速成图南堡凹陷
东营凹限长石溶蚀、Al迁移富集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正>作为砂岩骨架颗粒的长石,在成岩作用过程中其溶蚀普遍,在储层砂岩次生孔隙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次生孔隙产生的主要原因。次生孔隙的形成并不一定意味着储层物性的必然提高。储层物性的提高,一方面需要有形成次生孔...
张永旺曲正阳曾溅辉
南堡1号构造东营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演化序列被引量:3
2017年
南堡凹陷1号构造东营组储层埋藏深,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改造,导致储层物性平面上和纵向上分布不均匀。以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为基本手段,结合黏土矿物X-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阴极发光分析,研究了南堡1号构造东营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划分了成岩演化阶段、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体系。结果表明,南堡1号构造东营组储层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主要处于中成岩A1亚期。研究结果为预测优质储层的分布提供了依据。
乔海波王时林张博明李亮郭颖
关键词:南堡凹陷成岩作用成岩序列
南堡凹陷地层压力演化及成因被引量:2
2016年
压力场分布决定了油气运移的指向和分布状态,地层压力演化成果可为研究区有利成藏区带评价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基于钻井测试资料和地震资料,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对南堡凹陷地层压力演化史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南堡凹陷地层压力演化经历了沙河街组-东营组沉积期(45.5~24.3Ma)及馆陶组沉积期-现今(24.3~0Ma)的一幕半"增压-泄压"旋回,压力演化表现为"积累-停滞-再积累"的总体特征,超压主体位于生烃凹陷,盆地中-东部剩余压力极大值高于西部,且主要赋存于沙河街组及东营组三段。南堡凹陷东营组末构造抬升剥蚀导致在24.8~14.8 Ma超压表现为停滞增长,且不同"增压"旋回沙河街组及东营组超压成因机制各异,第一个"增压"旋回(45.5~24.8 Ma)沙河街组增压幅度远高于东营组,沙河街组超压主要为欠压实及生烃增压双重贡献,东营组超压主要为欠压实成因;第二个"增压"旋回(14.3~0 Ma)沙河街组与东营组增压幅度相近,沙河街组和东营组超压皆为生烃增压成因。
孟令箭吴建楠汤建荣曹强夏秋君刘海青吴琳娜龚发雄李雪芹
关键词:南堡凹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